雙匯:一邊深挖護城河,一邊謀求轉變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 徐兵)“2021年,國內外宏觀形勢錯綜複雜,中國經濟承壓較大,國內豬價波動較大,中外豬肉價差大幅收窄,肉類行業競爭加劇。”雙匯發展在最新年報裏如此形容過去一年的經營環境。

3月29日,雙匯發展披露2021年財報,受豬價、肉價下降較大的影響,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668億元,同比下降9.7%;實現歸母淨利潤48.7億元,同比下降22.2%。雖然營收、淨利均有所下降,但雙匯發展依舊豪氣分紅近45億元,分紅率達92%,相當於拿九成利潤分紅。

事實上,除一連串的業績指標外,在雙匯這份財報裏,更多看到國內肉製品頭部,或者説是食品企業龍頭在面臨複雜多變的行業環境,一邊深挖護城河,一邊謀求轉變的一面。

雙匯:一邊深挖護城河,一邊謀求轉變

豬價“惹的禍”

2021年年報顯示,去年,雙匯發展肉類產品(含禽產品)總外銷量330萬噸,同比上升8.3%;受豬價、肉價下降較大的影響,本期實現營業總收入668億元,同比下降9.7%;本期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8.7億元,同比下降22.2%。

對於業績下滑的具體原因,雙匯發展稱,報告期內,因生豬產能恢復,生豬供應量增加,生豬價格大幅下降,集團生鮮產品銷價同比下降超過30%,影響集團營業收入同比下降165億元,佔同期收入的22%。此外,由於2021年生豬行情超預期波動,集團對凍品節奏把握出現偏差,造成國產凍品和進口肉豬肉出現虧損,導致生鮮凍品業務經營利潤同比大幅下降。

通俗的解釋即是:豬價降了,影響了生鮮產品銷價,從而影響公司整體營收;生豬行情寬幅波動,未能做好預判,凍品以及進口豬肉出現虧損。

與此同時,在其非主營業務分析中,報告期內,雙匯發展資產減值12.98億元。對此,雙匯解釋稱,主要是報告期內凍品庫存計提資產減值損失,本期發生額較大的原因是報告期內豬價波動幅度較大,公司每月計提存貨跌價準備,豬價低點時計提金額較大。

“後期隨着產品銷售將存貨跌價準備轉銷至營業成本,由於報告期內二三季度豬價下降、四季度回升,導致全年資產減值損失累積計提數較大,但對全年損益影響金額遠小於資產減值損失計提數。”雙匯稱。

説白了,都是豬價“惹的禍”。事實上,也不只雙匯一家,整個行業都在面臨同樣的境遇。以養殖業為例,包括温氏股份、新希望、天邦股份、正邦科技、牧原股份等在內的多家主營生豬養殖業務的上市公司,2021年業績均受到豬價波動的影響。

具體來看,其中温氏股份預計虧損130億元~138億元;新希望預計虧損86億元~96億元;天邦股份預計虧損35億元~40億元; 正邦科技預計虧損182億元~197億元,牧原股份雖然預計盈利65億元~80億元,但是同比下降70.86%~76.32%。

對比發現,雙匯的全產業鏈佈局以及上下游的協同性,在一定程度緩解了行業帶來的影響,提高抗風險能力,推動企業穩健發展。

事實也是如此,從雙匯的第四季度業績情況看,其淨利潤已有明顯的扭轉跡象。2021年雙匯第四季淨利潤為14.14億元,明顯高於前兩個季度,並且同比增長超過7%。

“ 四季度,公司抓住豬價反彈行情,擇機加快凍品出庫,企業整體經營情況大幅改善,利潤同比由降轉增,環比大幅提升,扭轉了二、三季度連續下降的局面。”雙匯發展常務副總裁兼財務總監劉松濤在3月29日業績説明會上解釋稱。

然而對於接下來的豬價行情,雙匯發展亦作了最新預測,“2021年,國內生豬產能恢復,生豬價格呈下降趨勢,預計2022年生豬價格將會低位運行。”不過,在雙匯看來,這有利於公司屠宰業擴大規模、肉製品業降低成本。

雙匯:一邊深挖護城河,一邊謀求轉變

穿越週期三大秘訣:一邊深挖護城河,一邊謀求轉變

面對複雜多變的行業環境,如何保持競爭力是企業思考的重要課題。那麼,作為國內肉類行業頭部,雙匯又是如何應對的?

秘訣一:拓展銷售渠道。

對於消費類企業來講,渠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以經銷商渠道為例,截至2021年末,雙匯共有經銷商18947家,對比年初淨增加1592家,增幅9.17%,其中:長江以南6196家,對比年初增幅4.38%,長江以北12751家,對比年初增幅11.66%。

“公司高度重視渠道開拓和網絡建設,擁有遍佈全國的100多萬個銷售網點,產品在絕大部分省份基本可以實現朝發夕至。”雙匯稱,同時公司與控股股東羅特克斯形成強大的國際採購優勢,具有良好的國際採購協同效應,能有效利用全球資源,提高企業競爭力。

秘訣二:加大產品研發和人才儲備

2021年,雙匯發展研發費用1.43億元,較上年增加49.78%,仍保持着上升之勢。記者注意到,去年雙匯研發費用主要用於產品研究與開發,比如“板燒雞腿王”、手撕蛋白肉、素牛肉等差異化素食產品。

從過往的產品看,其也取得不錯的成效。“辣嗎?辣、火炫風、無澱粉王中王、雙匯筷廚、智趣多鱈魚腸、Smithfield品牌產品等為公司近年推出的新產品,極大地迎合了消費升級的需求,表現出良好的增長潛力。”雙匯發展稱。

同時,雙匯在2022年經營計劃也提出,加快新產業發展,新賽道實現新增量,圍繞生鮮調理、中式菜餚、醬滷熟食、火鍋食材等品類,加強研發豐富產品羣,做大餐飲食材產品規模。

人才方面,截至2021年底,雙匯研發人員為246人,較上年增長了35%。並且值得注意的是,人才引進與培養也被雙匯列為2022年重點工作的第一位。“公司將繼續加強高學歷、高素質專業人才的引進,進一步優化企業人才結構,加強人才梯隊建設。”雙匯發展稱。

秘訣三:現金流

充沛的現金流是企業抵抗風險的關鍵因子。截至2021年末,雙匯發展貨幣資金為78.39億元,佔總資產29.1%,比重較上年提高了4.6個百分點。與此同時,該公司的經營活動現金流量為60.3億元,一直處於較高水平。

總結看,如果將拓展銷售渠道看作築牢護城河的重要舉措,那麼加大產品研發和人才儲備則意味着雙匯正在謀求轉變。而充沛的現金流則是保證上述兩大動作的關鍵。

雙匯:一邊深挖護城河,一邊謀求轉變

寒冬之下,強強聯合也是生存之道

身處這個時代,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尤其行業競爭加劇時,強強聯合也是生存之道。

2022年1月3日,雙匯發展、牧原股份雙雙發佈公告稱,雙方於2022年1月1日在漯河市簽訂《雙匯牧原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開展生豬點對點直供,雙匯發展開闢綠色通道,實行全天24小時、優先收購牧原股份直供生豬。 緊接着1月14日,雙匯又與國內生豬養殖正邦科技簽署類似的協議。

對此,雙匯發展副總裁兼董事會秘書張立文在業績説明上稱:“牧原、正邦等養殖企業在養殖端具有規模優勢,通過戰略合作,可推動雙方產業優勢互補和高質量發展。”

事實上,下游的屠企與上游的豬企合作背後,既有中國養豬業調運政策的調整,也有行業競爭格局加劇的因素。“龍頭企業的合作更多是在當前生豬行業寒冬中抱團取暖,熬過其他競爭對手。”河南某中型養殖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

除與外部行業龍頭企業合作外,雙匯發展自身亦在不斷向上遊發力,通過加大布局,試圖掌握國內養殖市場的議價權。“2022年,將適度發展養豬業和雞產業,積極推進新建項目、續建項目、技術改造項目、單台設備投資等,計劃全年完成投資並支出項目建設資金42億元。”雙匯發展稱。

事實上,無論是合作還是自身發展,面臨行業競爭,只有不斷嘗試和出招,才有勝算的可能,這也是每一個巨頭的必修課。

責編:陳玉堯 | 審核:李震 | 總監:萬軍偉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947 字。

轉載請註明: 雙匯:一邊深挖護城河,一邊謀求轉變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