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多地原油庫存下降、疫苗接種計劃改善原油需求前景、歐佩克與非歐佩克產油國維持產量不變等多重利好因素,為國際油價提供了較強的支撐。2月17日,WTI油價漲至61.14美元/桶,布倫特油價漲至64.34美元/桶,國際油價重回一年多以來的最高水平,各機構預測的年中油價目標被提前實現。在供需仍不平衡、多方面因素仍可能會衝擊原油市場的背景下,2021年油價何去何從,成為業界各方非常關心的問題。新的一年,國際油價是否走出了低谷?是否意味着開啓了新一輪週期?
急跌緩漲,油價走出對勾形
2020年,新冠疫情蔓延下,世界經濟受到巨大沖擊。
2020年1月,國際油價始於60美元/桶。2月,歐佩克與俄羅斯開始新一輪減產談判。3月6日,歐佩克+減產協議談判破裂,引發了市場悲觀情緒,油價快速暴跌逾10%。隨着俄羅斯拒絕進一步減產,歐佩克主要產油國沙特阿拉伯迅速以降價及增產打響了原油價格戰,以逼迫“盟友”回到談判桌上。此時,國際油價由月初的50美元/桶降至月底的25美元/桶,跌幅超過50%。
2020年3月9日開始,美國股市兩週內四次因暴跌熔斷,令人連連驚呼“此生未見”,油價斷崖式下跌。隨後,新冠疫情在全球範圍內全面爆發,原油需求鋭減,進而引發了原油市場上最為震驚的事件之一——國際油價史無前例地跌至負值。4月20日,即將到期的WTI 5月期貨收於-37.63美元/桶,跌幅超過300%,盤中更是一度跌至-40.32美元/桶。
這是原油期貨合約有史以來首次跌至負值,引起了軒然大波。隨着交割時間的臨近,賣家為了移倉,願意“倒貼”賣油,結算價成為原油投資者的“噩夢”。
急跌之後,隨着供給端的減產,油價迎來了緩漲。2020年5月,歐佩克+如期減產970萬桶/日,國際油價從25美元/桶反彈至38美元/桶。隨着疫情好轉、需求恢復、歐佩克+延長減產協議,國際油價開始緩慢拉昇。6月初到11月,原油價格一直在40美元附近震盪。
隨着新冠疫苗研發的重大突破,油價重拾上升勢頭,由11月初的38美元/桶漲至11月底的48美元/桶。隨着接連不斷的利好消息帶動市場樂觀情緒,加之歐佩克+達成減產協議向油市釋放了積極信號,2020年12月10日國際油價大幅上漲,布倫特原油期貨突破50美元關口。
2021年,沙特宣佈2月、3月自願減產100萬桶/日,隨着疫苗接種力度不斷加大,全球經濟復甦成為共識,油價進一步得到支撐,最終在今年2月初突破了60美元/桶,歷經13個多月走出了一個對勾形。
供需博弈,油價跌宕起伏
2020年國際油價劇變的背後,是供需的同時發力。具體而言,在新冠疫情的影響下,全球大多數發達經濟體經濟陷入停擺,居民停止流動,原油需求一落千丈。有機構預計,4月全球原油需求日均收縮2500萬~3000萬桶,相當於下降25%~30%。歐佩克+減產協議談判又面臨重重阻礙,導致供需嚴重失衡。去年3月份,一時間原油儲存能力接近滿負荷。據估計,全球包括超級油輪(VLCC)等浮式儲油量達到了紀錄高位1.6億桶。
而油價的恢復,也同樣得益於供需的再平衡、再調整。隨着世界經濟恢復性增長,全球生產、消費逐步迴歸正常,對原油需求將會增加。以美國為例,美國製造業開局強勁,產量和訂單量正在以6年來最快的速度增長。今年年初以來,美國出台1.9萬億美元財政刺激計劃,可能將使經濟提振和燃料需求增加。尤其是最近,美國嚴寒天氣衝擊原油生產,支撐了市場對油價的信心。
同時,新冠肺炎疫苗接種漸次推開,市場對於全球原油需求的預期在上升。國際能源署(IEA)此前預測,2021年下半年需求的復甦將超過正在增長的產量,從而導致此前積累的過剩原油庫存“快速下降”。
另一方面是主動減產疊加被動減產,讓供給過剩的問題有了巨大改善。主動減產,就是歐佩克+的主要產油國維持減產計劃不變,多數成員在2月、3月繼續遵守減產計劃。其中,沙特還自願額外減產100萬桶/日,並可能在4月繼續額外減產。自去年4月以來,歐佩克+一直在減產,原油供給得到了有效控制,極大助推了市場的再平衡。
被動減產就是此前疫情導致的需求低迷加上轟轟烈烈的價格戰,美國頁岩油氣企業成了最大的輸家,削減產量較大。貝克休斯數據顯示,北美活躍鑽機數量從去年1月3日的796台鋭減至8月14日最低點244台。今年來,美國頁岩油政策受到美國總統拜登支持新能源規劃影響,產量復甦較為困難,將使全球石油供應減少。
1月27日,美國總統拜登簽署一批行政令,要求聯邦機構取消化石燃料補貼等。推行更廣泛清潔能源計劃,將成為美國能源乃至國際能源供需的分水嶺。受到一系列不利政策的影響預期,據預測,2030年美國原油產量將收縮30%。以美國為首的石油供應減少,在未來需求不變或增加的情況下,必將提振國際油價。
60美元關鍵路口,油價走向何方
據2月15日能源世界網報道,油價已達到一個關鍵臨界點,歐佩克+必須決定是否增加產量,否則市場份額將再次被美國頁岩油生產商搶走。畢竟過去十年,每當布倫特原油均價超過57美元/桶時,美國石油生產商就會抓住全球石油消費的所有增長,以犧牲歐佩克以及盟國的利益為代價,增加其市場份額。
“歐佩克+和頁岩油會有較長時間的博弈。目前頁岩油有增產的跡象,但生產商還比較保守。在他們的管理下,油價的實質性回升需要等疫情顯著好轉,由經濟和需求恢復帶動,供應能力寬鬆還將持續,導致油價運行中軸也就是60美元/桶左右。” 中國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石油市場研究所研究員王婧表示。
國際石油市場未來走勢如何?60美元能穩住多久?
未來,國際石油市場供給側方面,依然是美國、俄羅斯及沙特阿拉伯發揮主要作用的局面。雖然拜登可能挑戰大產油國合作局面,但是以沙特為首的歐佩克和以俄羅斯為首的非歐佩克對歷史最大減產協議高度重視,歐佩克+的產量政策已經從之前的半年一調變成一月一調,並且隨時利用預期影響市場。可見,未來市場預期會受到更多產量調控的影響。
需求側復甦也令人振奮。中國率先走出疫情陰霾,在經濟發展上取得巨大成就,成為2020年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中國近年來新增的大煉化項目,是國際石油市場新增需求的核心來源,並愈發影響國際石油市場。目前全球疫情開始出現拐點,需求的恢復速度加快。從石油庫存的下降和中國採購的加快都可以從側面推動油價的繼續上漲。
綜合各種因素分析,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油品事業部總監張龍星表達了樂觀的態度:2021年國際油價運行區間將進一步上移,均價58美元/桶,運行區間在45~65美元/桶,市場不會大漲大跌,趨向温和上升態勢。
雖然全球疫情的反覆、不確定性與複雜性會繼續壓制油價,但是經歷了負油價洗禮的市場對新的封鎖措施有所預期,已有了相應心理準備,疫情帶來的衝擊在降低。
有專家指出,從更長週期的角度看,2014年以來低油價導致的低資本開支致使全球原油供應潛力不足,預計2022年初需求完全復甦後仍將在未來6~8年持續增長,基本面可能呈現供不應求的狀態,或會超預期推高油價。
中信證券分析師也指出,近期油價超預期上漲或會透支市場預期,並減緩了美國原油產能的持續收縮,油價繼續上漲的動力可能有所下降,增加了油價後續走勢的不確定性。
作者:記者 王馨悦
來源:中國石油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