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稱,據世貿組織預測,今年全球商品貿易總量將同比增長8%。
據德國《商報》網站3月31日報道,造成嚴重經濟影響的新冠疫情尚未結束,不過世界貿易組織正謹慎地傳播希望。
世貿組織3月31日在日內瓦發佈年度展望報告,其中關鍵的一句是:“世界貿易快速復甦的可能性變大了。”這對德國來説應該是個好消息,因為其繁榮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汽車、機械、化工和其他商品的出口。
世貿組織總幹事恩戈齊·奧孔喬-伊維拉在遠程報告會上強調,2022年全球商品貿易總量預計將實現4%的增長,但仍將低於新冠危機爆發前的水平。
疫苗起到關鍵作用
報道稱,據世貿組織經濟學家計算,2020年全球商品貿易總量下滑了5.3%,主要原因是疫情暴發導致封城、邊境關閉和工廠停產。雖然這是近年來最猛烈的下滑,但下滑趨勢並不像世貿組織最初擔心的那樣嚴重。
並且,2020年下半年出口數據重新上揚。世貿組織經濟學家認為,促成這一令人鼓舞的勢頭的部分因素是,新冠疫苗研製成功,增強了企業和消費者的信心。
世貿組織專家也看好歐盟和美國等主要貿易集團推出的鉅額財政刺激計劃。
不過,世貿組織總幹事奧孔喬-伊維拉明確表示:“疫苗是最佳刺激方案。”她呼籲迅速、公平地在全球範圍內分配疫苗。
她説:“只要仍有很多人和國家得不到充足的疫苗供應,增長就會受到抑制。”
這位世貿組織總幹事還警告説,除疫苗供應不足外,新冠病毒新變種也對預期的全球貿易復甦構成短期威脅。
報道指出,從中長期看,為支撐國民經濟發展而累積的鉅額債務也可能成為風險。
奧孔喬-伊維拉稱讚世貿組織成員對保護主義措施持質疑態度。她説,即使有成員在疫情初期設置了貿易壁壘,後來也撤銷了。
奧孔喬-伊維拉特別指出,疫苗生產活動揭示了邊界開放在抗擊新冠疫情過程中的重要性:其中一款知名疫苗含有來自19個國家的280種成分。世貿組織將於4月與疫苗生產商就確保供應鏈暢通進行磋商。
債務負擔仍需警惕
另據俄羅斯《生意人報》4月1日報道,世貿組織在更新版貿易展望報告中説,全球貿易復甦速度高於預期,全球商品貿易總量在去年下滑5.3%後,今年或增長8%。世貿組織認為,妨礙這一目標實現的風險包括,各國疫苗接種速度較慢、債務增長帶來潛在問題和發展中國家財政赤字居高不下。世貿組織專家認為,2022年全球商品貿易總量增速將放緩至4%。
在去年10月發佈的展望報告中,世貿組織預計,2020年全球商品貿易總量將下滑9.2%,2021年則增長7.2%。現在,世貿組織指出,去年商品出口總額下降8%(其中能源貿易額因油價下跌減少35%)。商業服務出口萎縮幅度更嚴重,高達20%(其中旅遊業縮水63%)。
報道稱,出口最大降幅出現在去年二季度,高達21%,三季度降幅為6%,四季度小幅回升2%。
新展望報告指出,2020年全球經濟萎縮3.8%,2021年和2022年將分別增長5.1%和3.8%。展望未來,從短期看,對貿易構成主要風險的仍是服務貿易的持續疲軟、疫苗接種速度緩慢(各國限制醫療產品出口阻礙了疫苗生產規模擴大)和可能實施新一輪防疫管控措施;從中期看,債務負擔和預算赤字增加(尤其是高負債發展中國家)可能阻礙貿易增長。
亞洲出口增速最快
報道指出,去年亞洲成為商品出口量唯一維持正增長(0.3%)的地區。
報道稱,今年亞洲有望成為全球出口增速最快的地區之一(8.4%)。去年亞洲國家進口量減少1.3%,今年有望增長5.7%。
3月31日發佈的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和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顯示,中國經濟加速增長,3月兩項指標均實現增長。
2020年北美出口量減少8.5%,今年在大規模財政刺激的背景下或增長7.7%。去年北美進口量減少6.1%,今年或增長11.4%。
去年歐洲出口量下降8%,今年有可能增長8.3%。歐洲進口量去年下降7.6%,今年或增長8.4%。
報道指出,由於蘇伊士運河堵塞屬於短期因素,世貿組織在編寫新展望報告時未考慮這一點。
早前曾有專家預計,鑑於經蘇伊士運河運輸的貨物在全球貿易總額中的佔比約為13%,航運中斷造成的損失約為一週60億至100億美元(1美元約合6.6元人民幣——本網注)。
據英國《勞埃德船舶日報》估算,運河西行運輸量的價值約為每天51億美元,東行運輸量的價值約為每天45億美元。
3月24日,一艘裝滿集裝箱的貨船準備在中國連雲港市的港口靠岸。(法新社)
來源:參考消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