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研究院 · 融資月報
監測時間:2022年9月1日至9月30日
通過微信公眾號“焦點研究院”,回覆關鍵詞“融資月報”,即可獲取完整版(PDF)
本月要點 :
· 融資規模:四大原因助力9月融資全面回暖,華潤獲80億居首
· 融資結構:民企迎窗口期融資佔比攀升超10%,國資房企仍為基石
· 股權市場:股權轉讓金額或超150億,三大原因加速併購談判
一、融資規模:四大原因助力9月融資全面回暖,華潤獲80億居首
房企各渠道融資規模降幅均收窄,單月融資大幅回升。2022年1-9月,房企通過境內債、境外債和資產證券化三種渠道共融資7202.8億元,同比下降36.4%,降幅較1-8月再度縮小1.9個百分點。其中,房企境內債融資3942.7億元,境外債融資1230.0億元,資產證券化融資2030.1億元。
深入各渠道來看,三大渠道同比降幅均再度收縮。境內債1-9月同比下降14.0%,降幅收窄2.6個百分點;境外債1-9月同比下降56.6%,降幅收窄0.5個百分點;資產證券化1-9月同比下降48.1%,降幅縮小2.4%。綜合來看,1-9月累計融資總額已經走出了此前“停貸”等風險事件的影響,同比來看各渠道降幅均有小幅提升。
9月單月房企融資回升明顯。從數據上看,9月共完成787.4億元融資,環比上漲超30%,同比也僅下降16.1%。除境外債因8月基數過低導致環比增長超3倍外,境內債和資產證券化融資規模均保持穩定增長,其中以境內債增長為主力。單月融資環比激增的原因在於:
(1)國企、央企及城投公司發行穩中有升。其中,華潤置地單月完成50億債券發行及30億資產證券化產品發行,總計融資80億成為房企首位。華潤置地下半年逆勢擴儲行為明顯,因此在資金需求上也比較大。此外,首開股份、招商蛇口及上海金茂單月債券發行規模均在30億以上。
(2)中債公司為民營房企增信的效果顯現。美的置業、新城控股、碧桂園及旭輝集團相繼發行中債全額擔保債券,也提振了民營房企在境內債市場融資的士氣。此外,卓越、中駿、綠地等公司也相繼申請發行這類債券,民企大有藉此機會完成境內債“突圍”的架勢。
(3)多家民企成功發行境外債,其中以合景泰富最為亮眼:9月合景泰富發行兩筆境外債,分別為7.95億美元債優先票據和6.36億美元交換要約,其中新票據是該公司的高級債務,由公司的某些現有子公司擔保。
(4)各地保交樓行動積極進行,樓市吃下一顆“定心丸”。從信心的傳導流程上看,保交樓為購房人帶來信心,刺激了商品房市場交易回暖,使得房企銷售及回款情況好轉,從而帶動房企在信用端得到改善。對於部分流動性緊張的企業有一定的利好。
二、融資結構:民企迎窗口期融資攀升佔比超10%,國資房企仍為基石
9月,房企境內債融資結構依舊呈現國央企、城投公司站台,民營及混合所有制房企尋求突破的狀態。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雖僅有4家民營房企在中債公司的擔保下成功發行中期票據,但其佔總體融資規模比重已經達到11.8%,相較此前佔比不足10%的月份提升明顯。此外,這4筆中票平均融資利率僅為3.26%,與國央企發行利率基本持平。此前中債公司多為城投公司提供擔保,本次惠及民營房企,預計更多民企希望抓住這輪政策紅利期,力求加入“融資白名單”中。
此外,國央企發行債券總量也有所上漲,佔比接近總規模50%,城投公司債券發行佔比相比其他類型企業則有所下降。從總體上看,融資發行人依舊以國資企業為主導,民營企業可在優質“領頭羊”的帶領下,趁着窗口期積極申請發行。
三、股權市場:股權轉讓金額或超150億,三大原因加速併購談判
據焦點研究院不完全統計,2022年9月典型房企及物管公司股權已轉讓及擬轉讓金額超過150億人民幣,併購案在沉寂了一段時間後,發生頻率有所上升,以項目公司股權收併購為主,買方則包括房企及資管公司等。
9月,多家典型房企通過出售項目或子公司股權的方式加快資金回籠。目前看來可將房企分為兩類,一種是曾經出現現金流危機的出險房企,為了達到填補資金空缺的目的;另一種是穩健房企尋求強強聯合,或為了維持自身流動性而進行資金騰挪。
物管公司方面,雖連續出現大型併購案,但併購對價相對較低。從定價上看,物管公司的估值迴歸理性。金科服務被收購價摺合市盈率遠遠低於其上市首日收盤估值,無法擺脱市場大環境影響。物管公司強調規模成長性的時代逐漸過去。提高“管理濃度”以提升服務效率,需求長期發展質量將成為物管公司下一階段的目標。
儘管出售項目會帶來損失,但對於目前的房企而言,能補充現金流,維持企業基本經營更為重要。其核心目的仍是為應對行業下行,回籠現金來保證正常經營。近期併購案頻發的原因可能在於:
(1)個別房企(以民企為主)通過債券渠道難以獲得同之前高槓杆經營時等量的資金,導致企業現金壓力過大,已經逼近企業臨界點,因此加速出售項目資產“回血”。但通過這種方式轉讓項目,賣方一般要接受較低的價格,甚至是一定虧損,因此除了情況緊急外,達成交易的難度很大。
(2)某些項目需要尋求合作方共同管理,通常為強強聯手。其中一方面是隨着項目深入,總體體量和難度有所上升,導致原操盤方希望引進其他開發商取長補短,做好資源整合;另一方面可能是兩家企業合作較多,在股權合作上進行一定的項目資源轉化,達到進入或退出某個城市或項目的目的。
(3)國家對國企央企開展收併購,紓困民企的呼籲已經有一段時間,這期間收購方在接觸了大量收併購標的後,進行了嚴謹慎重的研判,於近期開展實際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