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瑞作為國內醫藥企業的龍頭,被喻為“藥界茅台”,其過去五年的股價變動也頗有茅台的氣勢,一路高歌猛進,5年內給投資者帶來了近10倍的回報。然而,自去年年初開始,恆瑞醫藥的股價開始呈現出後勁不足的現象,從近百元高位持續下跌至27元/股,直至近兩個月,恆瑞醫藥的股價才有所反彈,逐漸企穩,但顯然距離投資者所期待的股價表現還有較大差距。
業績下滑無疑是導致股價下跌的重要因素之一,2022年一季度,恆瑞醫藥實現營收54.8億元,同比下滑20.93%;對應歸母淨利潤為12.4億元,同比下滑17.35%。收入的下滑與疫情影響密不可分,根據恆瑞醫藥2021年年度報告顯示,恆瑞的營收分為抗腫瘤、麻醉、造影、其他四大板塊,其中麻醉和造影2022年上半年顯著受到疫情帶來的手術量下滑影響。
此外,在藥物集採、供應鏈循環不暢、行業內卷加劇的背景下,整個生物醫藥行業除與疫情防控強相關的個股之外,近兩年的日子都不好過,整體估值下滑、投資熱度不高,作為業內龍頭的恆瑞醫藥也不可避免的受到整個大環境影響。
作為投資者,更關心的可能是公司未來發展,那麼跌落神壇的恆瑞還能否重現往日榮光,重新撐起“藥界茅台”的大旗呢?
先來看看茅台與恆瑞醫藥投資邏輯的區別,首先從業績角度來看,貴州茅台是一家確定性非常強的公司,其未來的收益基本是可預見的。由於茅台酒的市場認可度極高,基本不存在滯銷的情況,因而其淨利潤是否可以持續增長往往不取決於銷量,而取決於產量。
反觀恆瑞醫藥,生物醫藥企業的價值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在研管線能否成功上市,而藥物研發研發成本端面臨“雙十困境”,即一款新藥從研發到上市,平均需要10年時間和10億美元。銷售端面臨集採、同質化產品競爭激烈等問題,同時藥物研發的成功率也難以確定。
高投入、高風險、長週期的特點決定了恆瑞醫藥不可能像貴州茅台那樣,為投資者提供確定性。事實上,將恆瑞醫藥比作“藥界茅台”或不恰當,而恆瑞醫藥更應有屬於自己的發展道路。隨着人們健康意識、收入水平的提升,以及產品出海的發展趨勢,生物醫藥行業未來的市場空間將是巨大,這也對企業的創新研發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也恰恰是恆瑞醫藥的優勢所在。
截止目前恆瑞醫藥共有11款創新藥獲批上市、5款創新藥在NDA階段、12款不同領域創新藥在Ⅲ期臨牀階段。恆瑞醫藥已成為當前國內獲批創新藥最多、且後期儲備管線最豐富的醫藥企業。
恆瑞醫藥獲批上市創新藥名單
恆瑞醫藥NDA階段創新藥
結合恆瑞醫藥最近兩年的研發情況來看,即使在股價承壓,業績下滑的情況下,研發費用依然保持高位。結合以往的獲批情況可以大致預測,未來恆瑞醫藥每年將有至少一款創新藥物獲批,這也是未來恆瑞發展的支柱力量。
在國家戰略發展指引以及行業競爭加劇等因素的影響下,未來生物醫藥企業的發展重心將逐步向創新藥轉移。儘管目前恆瑞醫藥也在採用Fast follow、Me too策略,但其創新能力以及經驗技術的積累沉澱依然是行業頂尖。
包括研發藥物已呈現出多靶點覆蓋,而非集中於市場比較火熱的PD-1/PD-L1靶點,這種差異化佈局從根本上規避了同質化競爭帶來的多種不利影響,將是未來恆瑞發展的一大底牌。
對於恆瑞以及眾多醫藥生物企業而言,也許現在該做的就是枕戈以待,持續加大創新研發投入,進行戰略轉型,為迎接醫藥產業新格局做好準備。當新的產業格局形成時,勢必會湧現出一批足以引領行業發展的龍頭企業,甚至會出現諸如輝瑞、禮來此類的國際巨頭企業。
除創新研發之外,資本運作、商業模式也是生物醫藥企業需要關注的重點。要想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級生物醫藥企業,勢必要進行一輪併購與重組,而這一切的前提又是企業擁有充足的資本存量。
因此,目前擺在行業面前的並非是否選擇轉型這一單一問題,而是綜合營收、渠道、研發等多個因素的綜合性問題,對企業多線程、多目標發展提出了極高要求,在此背景下,哪家公司能夠給出契合自身發展需要、順應發展趨勢的解決方案,或許才能成為真正的“藥中茅台”。
本文源自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