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中國網】;
“轉型”二字,並不陌生,卻是知易行難。於是每個企業都或多或少面臨這個問題:當時代浪潮撲向眼前,畏縮不前還是迎難而上?
數字化浪潮下,重新盤活資源
現在,數據已經成為一種生產資料。有觀點指出,企業要讓數據真正流動起來,應用到相關的業務流內部,發揮出數據的真正價值,構建起新的行業數據轉化範式。
但是,調查顯示,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往往容易出現兩個極端,一是寄希望通過轉型一站式解決所有矛盾,將前期的環節簡單化;二是將數字化轉型想得過於複雜,遲遲不願意行動。
不管是小企業還是大企業,面臨的困境也是相似的。以大型製造企業為例,儘管在過去他們積累了豐富的生產資源,有着一套完善的製造、生產和銷售流程,但數字化轉型意味着企業核心生產模式和流程的再造,也將帶來工作模式和管理模式的轉變。
一汽集團的轉型頗具代表性。作為一家大型製造業企業仍然能成功轉型,一汽的故事雖然不算動魄驚心,但卻是步步“精”心,猶如順水行舟。
傳統車企要想數字化轉型,真正需要雲化的設施主要有兩個方面:資源池與應用。
要知道,數據資源是企業的寶貴財產。大型企業對保密性和安全性要求較高,數據普遍要求作為核心資產存放在線下保護。但混合雲的出現為企業提供了新的選擇,實現推進數字化轉型和保證數據安全兩者兼顧,亦成為企業在科技時代提高效率的重要舉措。
得益於業務上雲,一汽的管理和運行效率大大提高。舉例而言,車輛模型的仿真計算需要用到高性能的計算方式,一汽將自建的資源池與雲上計算資源共同調度,即使是面對一萬多個CPU的核心處理量,仍然能進行高效的規劃和計算。在此基礎上,基於3D模型的協同設計和仿真平台的建設,使得開發效率提升40%,研發週期縮短6個月,節省研發成本過億元,真正實現“降本增效”。
和很多行業一樣,汽車行業的變革已經到來,消費者們追求的是舒適、個性和便捷,這改變了車企運作的方方面面,通過與“懂行人”合作,一汽將技術創新與業務實踐相結合,把創新的思維注入到一個個實際業務場景中,全方位盤活現有資源,變得更懂客户、更善用技術、更適應於時代的發展。
這樣,一汽才有餘裕實現業務的創新,真正面對電動化、市場化、智能化和共享化的機遇,龐大的巨人也能夠實現輕便地轉身。
這樣的成功案例還包括三一集團的數字化轉型,作為業內重要的裝備製造企業,實現製造智能升級一直是三一集團追逐的目標。但是三一在自身的數字化轉型過程中也面臨着一系列挑戰,從企業的核心業務和運行模式來看,仍存在“轉型鴻溝”,需要新的理念注入。
三一集團通過與“懂行人”的合作,在實現技術與應用全面落地的同時,助力核心業務快速實現轉型升級。通過桌面雲等解決方案的運用,實現高效的在線協同和遠程辦公,加速了傳統業務由線上搬至線上。
此外,服務器、網絡等硬件設備與軟件應用平台的深度融合,這樣做的好處是整體改進了三一的智能製造系統,提高了整體的運行水平,更能讓集團業務實現協同化的決策——產品的質量也會隨之提高。轉型後的三一集團,已經成功將智能化應用和物聯網技術深入到核心業務裏。
對於一汽和三一這樣的“巨人”來説,實現數字化轉型意味着資源的重整和打通,而關鍵在於如何利用技術創新實現核心業務的轉型。
只有“懂”了,數字化轉型之路方能更加暢通。
破解困局,迎來業務突破轉機
在如何定義“數字化轉型”的問題上,其實不同專家都有其理解和想法。但可以肯定的一點是,不同於信息化,數字化轉型是將數字技術與業務場景深度融合,重塑生產價值鏈,從而實現商業模式和商業生態的再造。
對重資產企業而言,數字化轉型是一次資源的騰挪轉移,釋放出被壓抑在傳統生產模式下的潛力和效率,邁過轉型的鴻溝。而面對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那些曾經囿於市場潛力和社會需求的企業,則在思考如何以數字化轉型迎來業務的轉機。
智慧社區的口號和概念,曾經很火,但隨着現實困境的浮現,慢慢進入了沉寂階段。歸根到底,和社區服務的基礎設施改造升級成本高、標準化建設跟不上、組織者角色缺乏等原因都有關係。要跑贏智慧社區這條賽道,做好物業管理是很重要的因素,“懂行人”華為聯合中海物業旗下的科創公司興海物聯所發佈的“吾瞰”智慧社區解決方案,是抓住了物業管理的根本性難題。
社區的智慧化改造精髓是“3-3-3運行管理模式”。傳統的模式裏,所有物業服務項目都得人到場,不在現場解決不了——所以人們通常覺得物管是個“保姆”一樣的工作,既繁瑣又沉重。
物業主題公益短片《總有東西會被時間留下》,講述了物管這一職業的艱辛
新的管理模式將工作分為3類:
§重複機械的工作,用人工智能、物聯網等先進技術替代。
§業主看不見的“幕後”工作,通過統一的操作平台,專人蔘與。
§現場服務工作,則通過技術輔助,實現更有温度、更可感知的服務。
創新的管理模式,抓住了物業管理領域的重點,將繁瑣、枯燥的工作簡化為有步驟、分階段的改造性措施,為企業帶來具有可複製性的造血能力。
更進一步看,華為-興海物聯的智慧社區解決方案,讓服務人員從繁瑣機械的工作中解放出來。作為一線服務人員,他們能從機械的工作以外獲得更多新的、柔軟的價值,是物業管理工作裏的閃光之處。
物業主題公益短片《總有東西會被時間留下》劇照
本來物業管理的工作是繁雜的,千頭萬緒的日常容易讓企業沉溺於眼前的繁重,而忘記了抽身而出、審視全局,“懂行人”的出現將企業所面臨的難點和痛點一一揪出,並重新進行梳理和智慧化的改造,展現出“化繁為簡,深入淺出”的生命力。
對於廣大企業來説,創新的需求往往是由外而內的,生存的考驗往往給企業帶來更大的變革驅動力。
唯有深入業務的創新,方能實現商業模式的轉變,真正跑出業務轉型的“加速度”。
賦能千行百業,2021開好局
事實上,不管是三一集團、一汽集團還是興海物聯,他們的業務領域和企業規模各有不同,但有一點是相同的——就是在數字化轉型的軌道上贏得了先機,釋放出想象力和爆發力。
在數字化轉型的道路上,三百六十行,每一行都有着自己的特性,有着獨特的場景,更需要“懂行”的人,才能實現化繁為簡,激發企業生命力。
“懂行人”的特別之處並不在於它的技術體系和理論邏輯有多深奧。恰恰相反,“懂行”將複雜、創新的技術與業務需求對接,給數字化轉型做“減法”。“懂行”不僅是目標,也是手段,華為希望與每個行業、每家企業共同踏上數字化轉型新徵程,進而創造數字化轉型的更大價值。
在“懂行”理念實現的過程中,華為攜手行業客户和夥伴,一起將數字化技術與行業場景相融合,找到業務的關鍵點,抽絲剝繭,化繁為簡;理解那些關鍵業務裏的場景需求,用富有創造力的場景化解決方案幫助企業衝出轉型的深水區,讓他們不用身處茫茫大海,經歷迷茫。
值得一提的是,華為幫助企業客户進行的創新是具有可複製性的,是能幫助整個行業進行提升的有價值之舉。像華為聯手興海物聯打造的場景化創新解決方案,是包括軟件、硬件、集成、運維等一系列服務在內的端到端全週期解決方案,具備着很強的可複製性,也讓過去很多因為數字化門檻高而難以享受技術紅利的物業企業,有機會迎來智慧技術普惠的數字新機遇。
而且,華為本身就是數字化轉型的鮮活案例,作為專注於ICT領域三十多年的企業,華為自身有着強烈的數字化轉型訴求,並持續在研發、銷售、供應、交付等業務領域進行了積極的數字化探索,積累了縱深的經驗。
多年來,華為深耕政企行業,在助力各行業數字化轉型的實踐中凝練出“懂行”理念,才因而更懂得企業的需求,更懂得怎樣進行價值的提升和創造。目前,數字化轉型已經是越來越多企業的共識。而選擇“懂行”,已成為行業數字化轉型的共識。
2021年,儘管還有諸多的風險挑戰和不確定性擺在面前,但客觀而言,中國經濟穩中向好的趨勢是可以預測的,改革持續深化,創新發展加速,時代的機會窗口已然打開。
“懂行”是一個動態的過程,相互切磋才會有新的火花。藉助“懂行”,實現數字化升級,將會為企業在2021年帶來全新的開局,帶來更具希望、更有作為的開始,持續為數字經濟前行創造新的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