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長期資金持續入市創造良好條件

  資本市場尤其是股市的長期穩定,需要引進長期資金入市。但不能將引入“長錢”的希望完全寄託在外資上,要堅持立足自身、苦練內功,從轉化存量資金、引入增量資金、優化環境入手,逐步推動提升中長期資金入市比例

  國務院近日印發的《關於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指出,要探索建立對機構投資者的長週期考核機制,吸引更多中長期資金入市。這是繼中國銀保監會、中國證監會發聲之後,監管層再次表態吸引中長期資金入市。在資本市場地位不斷提升的形勢下,反覆強調中長期資金入市的意義非比尋常。

  儘管在十一假期前A股出現縮量,但今年以來A股成交額明顯高於去年,市場並未呈現流動性偏緊的“缺錢”效應。Wind資訊統計顯示,在1月1日至10月8日的184個交易日內,滬深兩市日均成交額為8627.45億元,其中成交額超過1萬億元的天數達48天,市場看起來並不“飢渴”。然而,與長期居高不下的換手率和增幅不明顯的機構資金相比,A股並未徹底擺脱以散户為主的交易和投資風格,買賣短期化、盲目化、投機化乃至追漲殺跌現象依然存在,甚至少數機構投資者也呈現交易“散户化”狀態。資金的快進快出、交易情緒的波動導致市場整體震盪波動加劇和“牛短熊長”,既不利於樹立穩健和中長期的投資風格,又不利於整個金融市場穩定。從長遠看,還影響了資本市場融資功能、金融開放進度和居民財富管理作用的順利發揮。

  資本市場尤其是股市的長期穩定,需要引進長期資金入市。這是促進資本市場持續穩定健康發展的重要內容,也是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的重要任務。為此,不能將引入“長錢”的希望完全寄託在外資上,要堅決立足自身、苦練內功,從轉化存量資金、引入增量資金、優化環境入手,逐步推動提升中長期資金入市比例。

  在轉化存量資金方面,應以提升國內資產管理機構專業能力為依託,提高權益類資產投資比重,壯大專業機構投資者力量,發展投資顧問服務,推動短期交易性資金向長期配置力量轉變。應鼓勵社保基金、保險機構繼續發揮專業優勢,堅持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理念,堅定信心,積極行動,為促進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在引入增量資金方面,應不斷完善資本市場基礎性制度,推動放寬中長期資金入市比例和範圍,研究完善引導資金長期投資的相關政策,吸引各類中長期資金積極投資資本市場。在優化程序方面,加快提升交易便利性和效率,降低交易成本,着力構建中長期資金“願意來、留得住”的市場環境。可考慮探索企業年金、職業年金個人投資選擇權試點,鼓勵個人通過公募基金參與資本市場投資,促進海外優質投資指數提升A股納入的權重,引導更多外國資金進入中國股市。

  在優化環境方面,要努力完善金融機構的考核機制,堅持長週期業績導向,優化對外部管理人及金融產品的業績考核和評價體系,着力提升金融機構的中長期收益水平。同時,強化投研能力建設,調整優化投研決策體系、投資制度安排,進一步加強股票市場研究和投資專業隊伍建設,充分運用各類風險管理工具,提升投資收益的長期穩定性。此外,要加快推動資產管理機構積極投資創新型企業,主動參與上市公司治理,推動提升上市公司質量,與實體企業一同創造和分享價值。(作者:周琳)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15 字。

轉載請註明: 為長期資金持續入市創造良好條件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