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年“出生”的新基金,業績已顯著分化,“冠軍基”竟是它

同年“出生”的新基金,業績已顯著分化,“冠軍基”竟是它
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24日,今年新成立的主動股票型基金和指數型股票基金業績分化較大,業績居前的主要是重倉了新能源有關的基金,業績靠後的則是生物醫藥、港股互聯網等主題基金。

結構性行情始終是今年繞不開的話題,同時也是檢驗新基金投研能力的“試金石”:一些新基金“生不逢時”,踩錯了賽道,跟隨賽道一起低迷;而有些新基金剛成立就踩中了行業風口。

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24日,今年新成立的主動股票型基金和指數型股票基金業績分化較大,業績居前的主要是重倉了新能源有關的基金,業績靠後的則是生物醫藥、港股互聯網等主題基金。

新基金業績分化

對於今年剛成立的新基金而言,要想做好業績並不是一件容易事,行業的分化以及精選個股的難度也在加大,導致新基金的業績分化較大,一些新基金的業績並不是很理想,在剛成立不久就成為基民的“吐槽”對象。

以今年新成立的主動股票型基金為例,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24日,創金合信數字經濟主題A、景順長城新能源產業A這兩隻新基金成立以來淨值增長率分別達到65.74%和63.86%,二者的業績不僅領跑今年新成立的主動股票型基金,還分別位居全市場主動股票型基金中的第二、三位。這兩隻基金的成立日期分別為1月20日和2月22日。除這兩隻基金外,今年成立以來業績第三好的基金中銀智能製造股票C淨值增長率為39.35%,與前兩名有明顯的差距。

整體來看,新成立的主動股票型基金年內平均淨值增長率為0.37%,年內成立以來淨值增長率超過10%的共有26只。而對比來看,還有32只主動股票型基金成立之後淨值虧損超過10%,也就是説,剛成立不到一年淨值就已虧到九毛以下。這些新基金的成立時間主要集中在上半年。

再以指數型股票基金為例,排在第一至第八位的新基金均是ETF(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第一名是鵬華中證光伏產業ETF,在今年成立以來淨值增長率為57.1%,第二名和第三名均是新能源主題ETF,分別是易方達中證新能源和華夏中證新能源,成立以來淨值增長率分別為55.74%和54.27%。這三隻基金的業績與其他同類型老基金年內收益率相比,能排進前五名的位置。不算上新成立的基金,年內指數型股票基金目前業績前三名分別是國泰中證煤炭ETF、中融中證煤炭ETF、國泰中證煤炭ETF聯接A。

整體來看,新成立的指數型股票基金年內平均淨值增長率為0.98%,成立以來淨值增長率超過10%的共有89只,同時也有77只淨值虧損超過10%。

雖然僅從平均業績來看,今年新成立的主動股基和指數型股基業績平平,但從上述具體業績來看,業績已經出現了較大分化,且賺錢或虧錢超過10%的基金數量幾乎持平。

高景氣賽道是新基首選

業績分化一直是基金每年老生常談的話題,但近兩年由於A股市場很難再有過往整體性行情,取而代之的是震盪的結構性行情,這導致不同風格、不同主題的新基金業績更加分化。

從主動股票型基金目前的業績排行榜來看,前十名基金中有九隻是2020年和2021年成立,另一隻是2019年成立。最“年輕”的一隻基金是成立於2021年2月22日的景順長城新能源產業。指數型股基也是近乎如此。

記者注意到,這些新基金或次新基金能夠在短時間內創造如此豐富的收益,共同點在於均配置了高景氣和高成長賽道,比如,在主動股票型基金中,年內業績靠前的新基金主要配置的是新能源產業鏈相關賽道,以及一些受需求端影響較大的行業。

建信中小盤在三季報中表示:“本基金繼續圍繞行業中競爭力突出、業績確定性增長的公司這條主線進行投資,重點投資了先進製造、新能源等創新類行業的企業;其次,投資了石油、天然氣、採掘等需求側出現明顯改善且供給相對缺乏資本開支的公司。”

中庚小盤價值在三季報中表示:“三季度A股市場窄幅波動,但內部結構分化激烈,結構性行情特徵顯著,中小盤風格顯著強於大盤風格,上游資源行業表現極為突出,尤其是煤炭一騎絕塵,而中下游行業則受損嚴重。”

在指數型股票基金中,年內業績靠前的新基金主要是跟蹤光伏、新能源、低碳、電動汽車等行業主題指數。一邊是新能源主題有關的新基金大放異彩,另一邊則是生物醫藥、港股互聯網等主題的新基金一直虧損。

高成長賽道的景氣度可能還會持續,銀華基金經理李曉星認為,“中國經濟體的比較優勢在於科技製造領域和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科技和消費賽道的景氣度依然會比較高。”新基金將持續圍繞大科技、大消費進行佈局。在李曉星看來,科技股和消費股需要遵循不同的投資邏輯,科技股投資是在壁壘形成的過程,選出在行業變革中最受益的公司,一旦出現新的變化,就需要切換投資標的。而消費股正好相反,是以終局思維去做投資,時間越長壁壘越深。

超50只基金明年待售

去年底和今年初,公募基金曾因為過去兩年製造的顯著“賺錢效應”,吸引了一大批資金湧入,公募基金也在延續着去年密集發新基金的趨勢。

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27日,年內新基金成立份額已經接近3萬億份,達到29489.13萬億份,新基金數量合計達到1961只。距離2021年行情收官還剩最後4個交易日,如果能突破3萬億份,公募基金也將會實現連續兩年新基金髮行份額破3萬億份的記錄。

公募基金佈局新產品的熱情有增無減,對於年初更多基金集中發行這種現象,某公募業內人士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公募基金申報產品是有工作週期的,時長可能長達一週或一個月甚至更長。在此之前,產品設計的週期相對更長,在行業剛起步時,一個基金產品的設計週期通常在半年,目前大概在一個月左右。在完成產品設計和申報之後,還要找銷售渠道排檔期,有的產品是重點銷售,有的則是非重點銷售,大部分基金公司會把一月份或者春節前作為搶檔期,但按照銀行的排擋,估計也要排到三個月之後。

記者注意到,目前已經是2021年的最後一週,越來越多的公募基金公司開始重視跨年行情,並提前佈局明年行情。據統計,截至明年2月14日,已經有56只基金排隊在明年等候發行。

記者:夏悦超

編輯:陳偲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436 字。

轉載請註明: 同年“出生”的新基金,業績已顯著分化,“冠軍基”竟是它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