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我國社會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讓利實體企業成效鞏固。中國人民銀行近日召開的工作會議要求,持續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促進實際貸款利率穩中有降。這不僅為金融系統下一步的工作指明瞭方向,也消除了市場上關於“融資成本能否再降”的疑慮。
為推動社會綜合融資成本持續下行,政策層不斷加碼,打出“組合拳”。比如,去年以來,我國持續推進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改革,帶動1年期LPR下行30個基點,從而推動整體市場利率和貸款利率下行,支持了合理的貸款需求增長。同時,促進銀行將LPR嵌入內部轉移定價(FTP)體系,切實打破貸款利率隱性下限,引導金融資源更多配置至小微、民營企業。再如,金融管理部門持續強化存款市場管理,整治和規範部分存款創新產品,以存款改革促貸款改革。主要措施包括規範結構性存款並壓降規模、叫停靠檔計息存款產品、限制地方法人銀行吸收異地存款等。一系列措施均有利於降低金融機構負債成本,進而引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下行。
當前,我國利率總體處於合理水平,為經濟平穩運行和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適宜的利率環境。今年前6個月,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5.07%,較上年同期下降0.07個百分點,較上年全年下降0.08個百分點。其中,企業貸款利率降幅更大,前6個月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4.63%,較上年同期下降0.16個百分點,較上年全年下降0.09個百分點,實體經濟融資成本實現穩中有降。
接下來,繼續推動融資成本降低面臨着不小的壓力。與國際上相比,目前我國利率水平雖比主要發達經濟體略高一些,但在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中相對較低。而且從向企業發放貸款的實際利率水平看,中美兩國主要商業銀行基本相當。加之當前全球疫情仍在持續演變,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嚴峻,種種跡象預示着要警惕美聯儲貨幣政策提前轉向的風險。這也是我國在調整利率水平時,需要考慮的現實問題。
在這樣的背景下,只有打出更多的“硬招”“實招”,才能啃下實際貸款利率進一步降低這塊“硬骨頭”。一方面,持續釋放LPR改革潛力,暢通貸款利率傳導渠道,優化金融資源配置結構,鞏固好前期貸款利率下行成果;另一方面,優化存款利率監管,保持銀行負債端成本基本穩定,並督促銀行將政策紅利傳導至實體經濟,確保小微企業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
值得一提的是,銀行業金融機構是小微企業融資的重要供給方。多年來銀行業積極採用多種方式來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積極讓利實體經濟。對於銀行而言,服務小微企業主要面臨銀企信息不對稱問題,從而不利於銀行有針對性地開展風險管理。為此,在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的過程中,銀行業可以通過創新並推廣信用貸款產品,減少小微企業融資時提供抵質押物方面的時間和機會成本,調整內部資金定價,進一步規範各類收費項目等,以直接減輕小微企業的融資成本。(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姚 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