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A股的結構化特徵顯著,市場呈現出完全不同於前兩年的風格快速輪動現象。在延續震盪和相對浮躁的投資環境下,一些長期深耕市場、體悟市場的基金經理往往會顯得更為遊刃有餘。比如興業基金新任副總經理錢睿南,擁有近20年從業經驗和13年一線投研實戰經歷的他,可謂一名不折不扣的“長跑驍將”。
在錢睿南看來,結構性行情推動的指數緩慢上漲將會是未來市場的常態,後續需要錨定並挖掘藴藏於經濟結構轉型升級中的投資機會,包括“雙碳”領域新興產業、先進製造業、醫藥和新興消費等。
市場或無傳統牛熊之分
結構性行情將成常態
“當前A股總市值超過90萬億元、上市公司超過4500家,在如此大的體量之下,疊加公募、外資等市場參與者日趨多元化,A股可能很難再有傳統意義上的牛熊之分,結構性行情推動的指數緩慢上漲將會是未來市場的常態。”錢睿南説。
站在當下展望後市,錢睿南認為,A股市場不存在系統性風險,中長期向好趨勢不變。儘管經濟短期仍有一定壓力,企業利潤增速進入下行週期,但好在市場對經濟下行的預期和反饋都已經比較充分,市場整體估值處於相對合理水平。
他分析判斷,PPI大概率已經處於頂部,通脹壓力短期有所緩解,流動性總體依舊寬鬆,預計政策將會發揮託底作用,股票市場結構性機會仍將較為豐富。後續將重點關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明年宏觀經濟發展方向的定調和對市場情緒的影響。
據悉,由錢睿南擬任基金經理的興業興睿兩年持有期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代碼:A類013910;C類013911)將於12月6日進入發售期。
對於新產品的建倉策略和建倉節奏,錢睿南表示,預計明年一季度在經濟壓力較大背景下,政策有望逐步轉向積極。在結構性機會豐富的情況下,自己的建倉相對也會比較從容,總體將遵循控制節奏、爭取保持穩健、提高成功率的建倉原則。三季度限電對於生產的擾動以及原材料成本的大幅上漲給不少公司造成了階段性的衝擊,股票下跌的同時也為新基金提供了較好的配置機會,不過倘若市場出現一波非常快的脈衝式上漲,則需要謹慎對待。另外,針對結構性行情,錢睿南直言,將更多分析研究重要行業指數以及風格指數的未來演變,做出時機判斷並進行適度調整。
“具體而言,我們會主要聚焦於中長線能夠勝出的行業,選擇其中的優勢企業構建核心組合,根據中短期行業景氣以及估值的變化調整行業配置的比重,追求更佳的風險收益比,倉位上也會保留一定的加減幅度,以便適時捕捉市場上動態調整的新興產業投資機遇。”錢睿南補充道。
經濟轉型升級效果初顯
錨定中長期投資機會
具體行業和板塊方面,投資經驗豐富的錢睿南把目光聚焦在具備中長期發展邏輯的領域,而不侷限於熱門賽道。在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大背景下,他堅定地認為,需要錨定並挖掘藴藏於經濟結構轉型升級中的投資機會。
“市場中大的投資機會多數來自於產業結構變遷,因此受益於中國經濟結構調整的領域是我們投資佈局的重要方向,比如‘雙碳’領域新興產業、先進製造業、醫藥和新興消費等。”他説。
“‘雙碳’領域產業眾多、潛力巨大,能夠較好對沖傳統領域的減速。過去十餘年,中國已經培育出了風電、光伏以及電動汽車這樣體量龐大,且依然處於快速發展期的產業。未來,中國有決心和信心將其打造成一張全球名片。”錢睿南説道。
不僅如此,錢睿南補充道,工業節能、電網升級、循環利用、生物基材料、碳捕捉技術、碳交易服務等相關產業也在逐步成長,未來空間同樣廣闊。而部分週期品行業比如化工,在“碳中和”以及節能環保的大背景下,供給受到約束,行業內不少企業的盈利能力中樞可能會有系統性的抬升。總體看,“雙碳”領域所涉及的行業寬度和廣度都在打開,投資機會豐富,需重點關注技術迭代和變化較快的領域。
從競爭優勢和產業政策導向來看,錢睿南同樣看好先進製造業。在他看來,國家鼓勵和支持創新,憑藉人才、成本控制和產業鏈協同等優勢,以及不斷躍進的創新能力,中國優秀製造企業將持續提升核心競爭力。
“這一領域機會多元,除了新能源和半導體等熱門賽道之外,我們還重點跟蹤研究自動化、智能化,以及其他一些重要領域的‘專精特新’企業,相信未來它們中會成長出一大批在特定市場具備獨特競爭力的特色企業。”錢睿南説,除此之外,一些相對傳統領域的製造企業通過持續的創新和強大的成本控制能力,一樣能夠成長為行業龍頭或者隱形冠軍。
對於一些傳統優質賽道的機會,錢睿南同樣予以了關注。比如醫藥產業,他認為,在人口老齡化趨勢下,醫藥依然是直接受益的產業。這個板塊受宏觀經濟波動影響較小,擁有較為明確的長期增長空間。經過前期的調整,板塊估值有所回落,集採等壓制板塊估值的政策影響也被逐漸消化,新的機會正在湧現。
“近期我們聚焦的領域集中在偏製造業屬性、承接全球產業轉移的原料藥和CDMO企業,以及具備產業優勢、技術進步明顯且在醫療支出中佔比依然偏低的醫療器械等細分行業。消費屬性較強的醫美和OTC產品也值得關注和跟蹤。”他説。
另外,錢睿南認為,大消費領域特別是新興消費中的投資機會,也依然不可忽視。他坦言,儘管消費行業總體增速在放緩,但隨着科技進步和年輕人思潮變化加快,已經看到新的消費場景、模式和產品的持續湧現,比如創新的智能家電產品、適合快生活節奏的方便食品等。同時網絡直播的出現創新了商業傳播方式和營銷模式,也在不停重塑商業格局。
(文章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