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經濟發展,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新動能

本文轉自【中國網】;

盤和林 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

4月3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副主任曹淑敏在國務院新聞發佈會上表示,中國數字經濟規模穩居世界第二,數字產業規模穩步增長,已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之一。2022年,電子信息製造業營業收入達到15.4萬億元,軟件業務收入首次超過10萬億元,達到10.8萬億元。行業數字化轉型向縱深推進,農業生產信息化率超過25%。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已達27.2%,創歷史新高。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數字經濟的發展,從國家層面對數字中國戰略統一佈局。數字經濟發展戰略已成為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經濟戰略。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水平顯著提高,移動通信技術從3G突破,到4G同步,再到5G引領,目前中國4G基站佔全球一半以上,5G基站達到185.4萬個,5G用户超4.5億户。數字基建覆蓋面的提升,不僅變革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提高了生活質量,更賦能產業發展,為傳統產業的變革提供了可能和動力,同時衍生出數字產業,為中國經濟發展方式的變革和轉型提供新動能。

數字經濟在實現中國式現代化過程中,體現出顯著的高效性和高質量性。一方面,數字技術的發展為中國經濟現代化實踐提供了科技支撐,促進了經濟領域的科技創新,通過融入實體經濟的生產實踐,提升了生產效率。另一方面,數據要素的特殊性,表現出了要素的範圍經濟和規模經濟,降低了生產成本,從而提高了生產效益。

具體而言,數字經濟通過優化生產要素配置,與傳統產業深度融合,在提高企業供給能力的同時,最大程度挖掘消費市場潛力,提高了對市場的反應能力,緩解了市場發展中的供需平衡難題。同時,數字與產業的協同,促進了電信業、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為代表的數字產業的發展,數字產業智能化、協同化、服務化的發展,推動了工業、服務業的數字化轉型升級。

不僅如此,數字經濟使中國產業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不斷攀升,尋找到了全球價值鏈新的突破點,“數字絲綢之路”作為經濟全球化的重要實踐方案,由數字技術創新驅動的人工智能、納米技術、量子計算、大數據建設等方面的合作,為國家經貿往來的公開透明作了重要示範,對於減少貿易壁壘,增加合作和普惠性具有重要意義。

需要看到的是,當前中國數字經濟發展仍面臨諸多短板,打造中國式現代化的持久動力源泉,需要多方式、多舉措促進數字經濟發展,形成數字經濟發展合力。具體而言,首先,應當加強偏遠地區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縮小城鄉、東中西部之間數字基建的差距,發揮數字基礎設施在區域協調發展中的作用。打通鄉村互聯網基建,提高數字基建覆蓋面,推動傳統基礎的數字化改造和升級,通過財政、產業政策傾斜,加大對中西部數字基建的支持力度,精準靶向促進數字基建,為數字經濟發展提供基礎保障。

其次,加快提高數字人才供給水平,為高水平數字經濟的發展提供重要保障。具體而言,加大農民數字技能培育,構建數字技能培育體系,破解城鄉人才失衡問題,同時培育數字人才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依託大中專院校、企業、培訓機構培養數字人才,通過數字技能大賽等方式打造數字創新氛圍,加快創新政策體制和機制建設,形成數字人才創新政策支持體系。

最後,加快推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讓數字真正賦能實體經濟。一方面,加快數據在行業、地區之間的共享,建立全國統一數據市場、數據平台,為數字經濟發展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加快產業的數字化轉型,用數字技術助推產業的發展,同時,加強數字核心技術攻關,加快數字產業集羣化和國際化,推動數字領域商業模式,產業建設力度,提高數字產業對外開放程度,促進數字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21 字。

轉載請註明: 數字經濟發展,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新動能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