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二師兄”為主體的期貨上市一週,並未表現出人們常期待的“開門紅”。
新京報記者梳理看到,生豬期貨上市一週以來幾乎是“跌跌不休”,1月15日,生豬期貨延續了下跌走勢。而截至這一日,三個期貨合約一週內都出現6千-7千點左右的跌幅。
不過,專家表示,這一表現符合市場對新年度生豬產能恢復的預期,並認為經歷這波連續下跌後已經達到較低點。
生豬期貨上市一週暴跌,到底了?
1月8日,生豬期貨在大商所上市,刷新了我國農產品活體期貨品種的“零突破”。
上市當天,三個期貨合約均呈現下跌,其中,LH2111合約一度觸及跌停價位,報價24935元/噸。隨後價格持續低迷,一週來主力合約2109盤面暴跌近6000點,跌幅超19%,最新價為24725元/噸,上市基準價即最高價格。
此外,其他兩個合約同樣是直線下滑,截至1月15日最新價,一週內分別跌超7000點和6000點左右。總成交量2.29萬手,持倉2.30萬手 。
從現貨價格來看,豬肉現貨價格依然強勢,全國豬肉平均價格保持在36.5元/斤,而三個生豬期貨產品則分別對應着2021年9月、11月和2022年1月的生豬價格。
光大期貨分析師孔海蘭向貝殼財經記者表示,生豬期貨的價格反映了市場對於未來現貨價格的預期,因為之前的掛盤基準價較高,從當前來看,期貨盤面的價格基本上和市場對未來的豬肉價格的預期是一致的。
孔海蘭指出,當前產能還沒有完全恢復,同時國外進口數量受疫情影響減少,整個市場豬肉供給減少了,所以豬肉價格堅挺。但是伴隨着產能的恢復,中長期市場生豬供應將逐漸增加,而且通常春節後,需求進入淡季,豬價也會呈現季節性下跌。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生豬期貨上市之初,業內人士就預計到了這一情形。多位業內人士表示,儘管大商所在推出掛牌價時就考慮了市場預期,但由於基準價格高於市場普遍預期,所以生豬期貨價格呈現下跌狀態。
中原期貨農產品分析師劉四奎也向貝殼財經記者表示,上市一週表現符合市場對新年度生豬產能恢復的預期。從傳統來看,這三個合約都可以看作是今年下半年的合約,市場看好三、四季度生豬的產能恢復。
與此同時,A股豬肉板塊也不斷調整,豬肉概念板塊表現低迷。1月6日-11日,豬肉概念板塊價格持續翻綠,下跌近200個點。隨後震盪下跌,1月15日價格出現微調整,每股報價1590.57元,換手率1.75%,成交額115.9億元。
生豬期貨已經暴跌6000點左右,下跌到底了嗎?劉四奎認為,連續下跌後生豬期貨已達到較低點。“隨着後期供需由偏緊向平衡甚至寬鬆的逐步轉換,後續可能還有回落空間,預計1000-2000點的下跌空間還是有的,但繼續大幅下跌的可能性不大。”
頭部企業大多觀望,9月或是參與高峯
浙江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副所長張小茜此前告訴貝殼財經記者,生豬期貨的推出將給規模企業,尤其是已經有套保經驗的企業提供新的風險管理工具。我國生豬產業鏈上市公司牧原股份、新希望、天邦股份、天康生物、海大集團、通威股份、大北農等都有參與套保的經驗。
生豬期貨上市一週時間,貝殼財經記者發現,大多企業仍保持觀望態度。其中,1月11日,牧原股份在互動易平台上回復表示,暫未參與期貨交易;1月13日,新希望也在該平台表示,還未參與實際的生豬期貨交易,今後會在合適的時機入場。
此外,正邦科技近日也公開表示,目前已籌建了期貨團隊,制定了交易模型,並進行了內部系統測試及模擬交易,做好了參與生豬期貨的團隊準備和系統準備。
而豬肉加工企業金字火腿1月12日發佈公告稱,為有效規避生產經營活動中因原材料和庫存產品價格波動帶來的風險,公司計劃在 5000 萬元額度內以自有及自籌資金開展商品期貨套期保值業務。
“企業參與交易的情況與企業自身發展和對期貨的瞭解程度相關,當前上市公司參與生豬期貨主要以嘗試性交易、觀望兩種態度為主。”孔海蘭表示,“雖然他們也設立了專門的部門,但現在對期貨的定價和實際運行等情況還不太瞭解,所以參與較少或還在觀望沒有下場,等熟悉之後再進行操作。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生豬主產國和消費國,而此前市場生豬養殖缺乏風險管理的工具。多位專家告訴貝殼財經記者,生豬期貨上市有助於平滑豬週期。至於當前企業在實際操作中熱度不高,劉四奎表示,儘管生豬期貨已經準備培育了多年,但真正上市仍較突然。據其瞭解,企業雖然有準備,很多頭部企業隊伍建設已經比較完善,但基於制度和內部流程的原因還在觀望。
“大集團不像小企業,它需要協調生產、銷售等多領域,現在需要期貨部門介入,甚至幫助做一些決策,它們需要對制度進行梳理。”劉四奎説,很多的企業也參與進去了,但產業的參與度可能沒有機構或第三方的參與多。
“我瞭解的本次做空的除了資本對未來的預期外,保險+期貨也發揮了作用。全國很多保險公司宣佈完成了首單生豬期貨保險單,實際上反映企業間接參與盤面的意願還是比較強的。”
對於整個行業的參與熱度會帶動起來,劉四奎認為是在三季度,9月份交割之前。很多企業前期的知識體系建設、隊伍建設、制度建設等流程完成後肯定要進行落地實踐。
“如果市場行情合適的話,他們應該會在靠近交割月來找到交易機會。彼時參與度可能會更高一些。”劉四奎表示,畢竟是一個新的交易品種,而且對散户投資者存在門檻,未來隨着市場的培育,政策的引導,制度的完善,還是會吸引更多機構、產業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