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銀行業增長再提速:服務實體經濟,助力鄉村振興

由 習國防 發佈於 財經

本文來源:時代財經 作者:何銘亮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今年3月,交通銀行董事長任德奇把這一句話放在了2021年年報中董事長致辭的結尾。

用這句話來形容2022年的銀行業似乎也不為過。

自2014年後,我國銀行業利潤增速進入個位數時代,2017年以來,銀行利潤增速明顯放緩。在金融服務實體經濟不斷強化的背景下,銀行面臨市場利率回落、信貸資產配置增加及前瞻性應對未來不良貸款上升壓力等多重挑戰,在銀行動輒千億的資產規模下,2021年以來銀行業的業績增長來之不易。

淨利潤增速亮眼,淨息差仍承壓

近年來,銀行業不斷深化對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户等市場主體的金融服務,助力穩定宏觀經濟大盤。

2022年4月,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於2022年進一步強化金融支持小微企業發展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明確了全年工作目標:總量方面,銀行業繼續實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增速、户數“兩增”。結構方面,力爭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中信用貸款佔比持續提高。努力提升小微企業貸款户中首貸户的比重,大型銀行、股份制銀行實現全年新增小微企業法人“首貸户”數量高於上年。成本方面,在確保信貸投放增量擴面的前提下,力爭全年銀行業總體新發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利率較2021年有所下降。

今年7月,銀保監會新聞發言人綦相指出,2022年上半年,人民幣貸款同比多增9192億元,科學研究服務業貸款增速超過30%。推動金融服務製造業高質量發展,上半年製造業貸款增加3.3萬億元,同比多增1.6萬億元,其中高技術製造業同比增長28.9%。

小微企業貸款方面,2022年6月末,全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55.84萬億元,其中普惠型的小微企業貸款餘額21.77萬億元,同比增速22.64%,較各項貸款的平均增速高出11.69個百分點。有貸款餘額客户數達到了3681萬户,同比增加了710萬户,而且今年上半年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增量達到了2.69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多增2100億元。中小銀行的“三農”貸款和小微企業貸款則分別佔到銀行業的39%和46%,為服務民營、小微,服務社區,推進鄉村振興作出了積極貢獻。

具體到業績方面,銀保監會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商業銀行淨利潤錄得2.2萬億元,增長率也在2020年的低基數基礎上久違地突破個位數,同比增長12.6%。今年上半年,多家銀行的業績快報也顯示,其營業收入及歸母淨利潤有所上升,其中,多家銀行歸母淨利潤同比增幅超10%。

目前銀行業主要的利潤仍然來源於利息收入,大約佔銀行利潤來源的七成以上。

不過,自利率市場化改革完成後,銀行負債端吸收儲蓄需要競爭,資產端放出貸款同樣要競爭,導致銀行成本上揚以及資產收益率的下滑。

海通證券今年5月一份研報指出,在其統計的41家上市銀行的2021年年報中,股份行、城商行、農商行的淨利差水平均同比下降。

具體來看,2021年,六大行淨利差為1.89%,同比下降4.4bp;股份行(9家)淨利差為2.12%,同比下降8.4bp;城商行(16家)淨利差為1.96%,同比大幅下降16.3bp;農商行(10家)為2.14%,同比大幅下降13.2bp。

海通證券指出,淨利差普降原因各不相同,股份行和城商行主要源於生息資產收益率下降,大行和農商行主要源於計息負債成本率上升,其中存款成本普升。

平安證券4月的研報也稱,根據年報數據,主要上市銀行2021年全年淨息差2.16%,環比2021年上半年下行2bp,這主要與資產端尤其是貸款定價承壓有關。展望後續季度,經濟下行壓力加大,預計資產端定價仍存在進一步下行的壓力,負債端成本率的改善幅度比較有限,綜合來看,上市銀行的息差表現仍存在下行的壓力。

房地產受衝擊,銀行承受餘波

除了業績,銀行業的風險狀況也備受關注。

2020年末,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在《完善現代金融監管體系》一文中表示,當前,中國房地產相關貸款佔銀行業貸款的39%。

自2020年下半年“三道紅線”、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等政策出台後,房地產行業的高週轉模式放緩了步調。央行在《2021年中國金融穩定報告》中指出,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有利於引導金融資源從房地產轉向實體經濟,能從根本上校正銀行預期,引導銀行調整中長期經營策略和信貸結構。

7月29日,人民銀行某地方支行相關人士告訴時代財經,這兩年對銀行的政策中,印象最深的還是銀行貸款集中度政策,這促使銀行壓降房地產業務規模,“對銀行和房地產影響都挺大的”。

2022年6月克而瑞地產研究指出,2021年銀行對公涉房信貸不良率攀升明顯。2017-2020年20家樣本銀行對公涉房信貸的不良率穩定、維持1%左右,受2021下半年房企流動性緊張影響,當年年末對公涉房信貸不良率較年初大幅增加0.73pct至1.75%,增幅明顯。當前房企融資環境並未好轉,疊加下半年償債高峯期,資金壓力進一步凸顯,預期2022年對公貸款不良率進一步攀升。

今年7月,多地爛尾樓業主停貸風波引發對銀行風險的關注,不過,多家銀行均表示,相關問題貸款規模較小,不會對銀行本身業務構成重大影響。

時代財經注意到,央行在《2021年金融穩定報告》中曾對國內4015家參試銀行敏感性壓力測試。測試結果顯示,若房地產開發貸款不良率增加15%、購房貸款不良率增加10%,2020年末參試銀行整體資本充足率下降至12.32%,下降2.07pct。即使後續對公貸款不良率上升速度加快,但銀行整體風險承受邊界較高,相關不良資產對銀行資產質量影響較為可控。

除此以外,銀行的核心一級資本也為銀行提供了風險抵補能力。根據中國銀行業協會的數據,至2021年末,銀行業100強銀行核心一級資本淨額共計18.30萬億元,同比增速為9.57%,較2021年初上升1.55個百分點,呈現整體穩步上升的趨勢。分類型來看,2021年大型銀行、股份制銀行、城商行、農商行的核心一級資本淨額增速分別為9.24%、9.50%、8.98%、15.99%。

此外,中國銀行業協會還提到,為增強商業銀行資本補充能力,國務院和監管部門多次出台政策鼓勵商業銀行拓展多元化外源性資本補充渠道,如放寬永續債發行門檻,優化優先股發行的制度安排等。

而對抗風險能力稍弱的中小銀行則提供得更多,如允許地方政府專項債補充中小銀行資本、鼓勵通過合併重組、注資參股等。

8月1日,時代財經根據中國銀行業協會相關數據整理發佈了《2022年中國銀行業“成長力·領先力”榜單》,由2021年各銀行的核心一級資本淨額、資產規模、淨利潤、成本收入比、不良貸款率等指標權重進行計算,分別評選出領先力銀行50強、最具成長力上市銀行30強、最具成長力非上市銀行30強,請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