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債券市場的國際化在過去幾年中快速發展並取得了顯著成果。越來越多的境外投資者佈局中國債市,而中資機構也迅速融入全球金融市場。中國債券被納入國際市場廣泛追蹤的幾大指數是中國債市發展的重要里程碑,反映出國際投資者對人民幣資產價值的認可,也標誌着中國債市的可投資性不斷提升。
彭博亞太區總裁李冰認為,中國債市的國際化離不開多種因素的共同推動。首先,中國開放金融市場的決心和政策支持。尤其是在2016年之後,監管機構幾乎相隔幾月都會有新舉措出台,包括推出了代理模式、債券通等創新機制,優化交易和結算流程等,便利境外投資者入市。其次,在全球低利率甚至負利率的環境下,中國債券因相對較高且穩定的收益率獲得了尋求多元化投資及超額收益的國際投資者的青睞。第三,中國金融機構的實力和能力快速提升,是中國債券市場國際化的重要內在驅動力。境內做市機構的“賣方”意識顯著增強,同時境內買方機構也在為迎接境外投資者的到來提高投研水平和投資管理能力。第四,主要的市場基礎設施不斷完善,通過與包括彭博在內的平台深化合作,實現連通,提高信息透明度,並且簡化交易流程。
“毋庸置疑,中國債券市場國際化的步伐不會停止,中國將會以更加自信的姿態加快債市國際化進程,實現高質量雙向開放。”李冰表示,市場正在翹首以盼債券南向通的開通。南向通將為中國內地、中國香港和全球金融界開啓新的機遇之門。它將為境內投資者提供新的資產全球化配置途徑,為境內機構提供真正的國際化舞台和發展機遇。它將進一步鞏固香港的世界金融中心地位,為在港機構提供新的增長機遇。對於國際金融機構而言,它將成為新的接觸和深入瞭解中國金融市場和客户的重要機遇。彭博高度重視債券南向通這一歷史性機遇,致力於為境內外市場參與者提供全方位的交易解決方案,助力中國債券市場國際化進程。
新的機遇之門即將開啓,如何把握機遇?李冰認為,科技將會成為債券市場國際化下一階段發展的核心推動力。市場和機構對於技術的投入,將會決定其把握機遇的能力。
中國債券市場的國際化,不僅體現在外資持有中國債券規模的不斷擴大,同時也體現在市場參與主體的多元化和交易活躍程度的提高。從交易量來看,今年1月和3月,境外投資者在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的單月交易金額均突破了1萬億元, 3月的狹義換手率達到30%。李冰表示,這比全市場國債加上政策性銀行債的換手率還要略高。而在南向通開通,債市實現雙向開放之後,市場交易活躍程度還將會上一個新的台階。活躍交易的背後將離不開技術的支持,包括境內外平台的互聯互通、一級市場信息平台的建設、電子化交易流程,以及交易數據和信息在工作流程中的貫通等等。彭博作為全球最重要的債券交易平台之一,長期與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債券通公司等基礎設施提供機構緊密合作,建立系統連接,提供電子化全方位的交易解決方案,便利境內外投資者開展交易。
李冰認為,債券交易在電子化之後,將向自動化發展,自動化數據貫穿交易全流程,提高交易效率和流動性,降低運營成本,同時提升風險管理和合規能力。以債券通為例,彭博已為參與北向通的中國境內做市商提供自動化的報價做市,以及自動化銷售管理的全流程方案。目前,彭博也正在與相關部門溝通合作,致力於在不久的未來為參與南向通的境外做市商和境內投資者提供全面的自動化交易解決方案。加大自動化投入,不僅將有助於化解流動性、數據透明度等挑戰,機構也將在風險對沖、合規等方面獲益。自動化對於中國債券市場的國際化將尤為重要,它將是中國金融市場與全球融合的關鍵一步,也可能是中國債券市場國際化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重要契機。
而在市場數字化階段,機構將通過廣泛應用大數據、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等技術挖掘數據價值,支持交易決策,獲得獨特的競爭優勢,因此對高質量數據的需求將變得尤為突出和迫切。 新的技術還將進一步支持完善金融基礎設施,市場透明度和效率將有望大幅提升。展望未來,我們預期中國金融市場將不斷加深與世界的融合,並勢必將經歷從自動化向數字化的發展,最終實現全面的數字化。(經濟日報記者 陳果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