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據美媒援引國際金融研究所(IIF)報告稱,由於全球經濟衰退風險以及強勢美元,截至7月,新興市場國家投資組合已連續5個月資金淨流出,為17年來最長時段。
據IIF數據顯示,7月非居民投資者從新興市場國家投資組合中撤出98億美元,6月時撤出了38億美元。去年同期則是淨流入351億美元。過去5個月的淨流出總額為393億美元。
現金離開新興市場,部分原因是在全球通脹大潮下,發達經濟體收緊了貨幣政策,大幅提升利率。
儘管大宗商品出口國——其中大部分為新興市場國家,在這段供應鏈緊張期獲得較多利潤並且吸引了投資,對這些大宗商品的支付也部分抵消了美元走強的影響,但是這將是暫時的。
據IIF的經濟學家JonathanFortun的分析,近期大部分資金流動動態的原因可歸因於美元。不過他也指出,在美聯儲一連串激進加息後,美聯儲可能會接近“中性利率“,並停止加息的步伐,從而抑制資本外流的勢頭。
“中性利率”指能夠緩解通脹但是卻不會引發衰退的利率,但是這並非一個確定的數值,而是一個不斷嘗試後的結果,並且很難達到。
而美聯儲貌似並無此意,他們試圖製造一場“温和衰退”來抑制高通脹。昨日,三位美聯儲高官密集發聲,表明美聯儲將繼續提升利率至能夠有效抑制通脹的程度。受此消息影響,昨日美元指數21天移動均線收於2002年11月以來最高水平。
JonathanFortun也並未將希望完全寄託在美聯儲身上,他表示,中國經濟的前景將影響資金的流動動態。
文| 魏來 題 | 黃梓昕 審 | 李澤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