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在60歲退休前,任晉生想實現先聲藥業二次上市的夙願。
本月,公司公開港股上市計劃。這是2014年美股私有化後,先聲藥業重回資本市場的暌違之舉。
招股書顯示,公司2017-2019年營業收入分別為36.68億元、45.14億元、50.37億元;税後利潤實現3.5億元、7.3億元、10.04億元。兩項數據,增幅都穩中有升。
不錯的業績報表,是任晉生痛定思痛後,對公司破釜沉舟的改造。不過,流水的研發掌舵人變動,隱約埋下隱患。
更大的隱患是去年爆發的行賄舉報。為了整頓營銷體系,先聲藥業內部,採取了前所未有的調整。
曾禍起不重視研發
6月10日,公司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擬募集資金10億美元,摩根士丹利和中金公司擔任聯席保薦人。
自美股私有化後,公司董事長任晉生在微博已銷聲匿跡6年。此前,他經常在網絡點評時事,從特斯拉到喬布斯,馬航風波到雞湯語錄,大千世界無所不評。
2014年成了任晉生的轉折點,公司從美股退市,在公開場合裏,他吐露無奈但心有不甘:希望在退休前做些事情,讓先聲藥業重返資本市場。
若按照60歲退休的年紀,留給任晉生的時間只剩2年。為了卻夙願,覬覦資本市場6年之久的先聲藥業,再次站在聚光燈下。
上一次退市美股,公司把原因歸結為:信錯了企業。
2009年,先聲藥業收購延申藥業。延申藥業前老闆是杜偉民,現康泰生物實際控制人,當年其疫苗產品位居市場前列。此前企業曾闖關IPO失敗,致使去意已決的杜偉民,將其賣給公司。
後來,全身而退的杜偉民成功運作康泰生物上市,市值逼近千億,而延申藥業卻陷入生產違規、數據造假等風波,被相關部門予以處罰、停產。
本以為買來了蜜糖,但最後成了砒霜。喝下“毒藥”後,公司曾有意對其剝離,可幾番嘗試,均以失敗告終。
先聲藥業當時的困境,源於長久以來不重視研發。公司擅長收購各家藥廠,以為走資產運營的模式,省去前期研發的鉅額費用,就能快速、輕鬆地實現市值膨脹。
然而,時值境外絞殺中概股,公司股價一路下跌。原寄希望延申藥業帶來業績的增長,卻反倒成了壓垮公司的最後一根稻草。
流水的首席科學官
從哪裏跌倒,就從哪裏爬起。當年退市後,卧薪嚐膽的任晉生,對公司做出大刀闊斧的改革。
這把大刀,指向了研發部門。上次走捷徑栽了大跟頭,任晉生意識到自主研發的重要性。痛定思痛後,構建了“百家匯”的平台。
平台的意義,一方面優化核心資產的財務,另一方面徹底激發研究的積極性。每個研發團隊可設立企業,人員持有一定股份,最後納入到“百家匯”平台。
為了強化實力,公司請來前葛蘭素史克(GSK)中國區總裁臧敬五,出任首席科學官,專門負責新藥研發、評估、篩選。先聲藥業的所有藥品,首先從“百家匯”脱穎而出,之後公司協助走國家藥監局流程,一旦上市,藥品帶來的營收計入先聲藥業。
根據招股書,2017至2019年公司研發投入佔銷售收入的比重,依次為5.5%、9.9%、14.2%,逐年升高。加大投入的直接效果,就是上市藥品達到30款。
官方網站顯示,公司的主力產品有恩度、必存、艾得辛,分別對應腫瘤疾病、中樞神經、自身免疫等領域。公開資料裏,腫瘤產品貢獻最大,去年佔收入比例達32.7%。
新藥方面,招股書披露公司有將近50款在研創新藥,其中超過10款已到臨牀、新藥申報、獲批等階段。
然而,平台的軟肋非常明顯。由臧敬五開始,公司首席科學官已先後換過牟驊、王品。不到6年時間,換了三任研發掌舵人,成了鐵打的平台,流水的首席科學官。
對此,《投資者網》就研發團隊的穩定性向公司求證,但郵件發至公司官網披露的3個郵箱,均被退回。
動刀營銷體系
手起研發,刀落營銷。任晉生要在上市前,解決公司暗藏的灰色地帶。
去年8月,公司公開上市輔導公告,但更引人注目的,是當月北京一份羣眾投訴通知。通知由當地衞健委牽頭,清查醫藥賄賂行為。很快,先聲藥業桌底下的交易,漸漸浮出水面。
一份公開的舉報裏,公司營銷人員以賄賂醫生的方式,比如開會名義請大夫旅遊、吃喝玩樂等,增加藥品處方量,回扣比例25%到46%不等。涉事藥品,有恩度、艾得辛、必存、諾威、安信、捷佰立、捷佰舒。
舉報詳細到每款藥品對應不同回扣。公司主力產品恩度、艾得辛的比例最少,比例達25%;最高的諾威,預防化療不良症狀的藥品,比例達46%。
這是典型的中國式賣藥,即藥品上市後,不少藥代會勾兑醫院人脈,促銷藥品銷售量。醫生開單,會有多款納入醫保的處方藥;選哪一家,話語權很大。
就連外資藥廠,也逐漸融入氛圍。去年連帶通報的三家,除了先聲藥業,還有阿斯利康、默沙東。
而就在同月,公司宣佈張誠擔任首席運營官,分管營銷條線。此前,張誠是默沙東中國董事總經理、商業運營負責人。其先後任職的兩家公司同時被爆涉嫌行賄,足見市場的水之深。
暗藏的信譽危機倒逼任晉生動刀,公司決定徹底重塑營銷體系,改造幅度不亞於當年打造“百家匯”。
今年4月,公司宣佈對營銷系統的醫院線進行架構和人員大調整。原區域KA(重點客户)併入12個分公司,各分公司總經理任命後,向張誠彙報。
所謂KA,是指以事業部的形式,組織採購、生產、銷售等功能,自主性與話語權相當大。公司撤銷KA的做法,無異於把扁平化架構重新整理,塞入垂直架構體系。如此一來,由上而下的管控更加直接。
對此,《投資者網》就營銷體系的整改向公司求證,截至6月18日,公司未有置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