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VC來敲門:看“一級狗”如何買股票

當VC來敲門:看“一級狗”如何買股票
用一級市場的理論和熱點去抓二級市場的標的,會是一個有效的投資方式嗎?

01 當張一鳴成為財神爺?

當VC來敲門:看“一級狗”如何買股票
從凱撒文化(002425.SZ)到中文在線(300364.SZ),我們突然在二級市場裏看到了很多“頭條概念股”,也開始在二級市場的討論中看到越來越多關於張一鳴的存在。

這其實和當下一二級市場的穿越,或者説融合,異曲同工。

在一級市場裏,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板塊輪動,熱點賽道和方向幾乎一個月一變,這其實已經和二級市場很像,在這種情況下,用一級市場的理論和熱點去抓二級市場的標的可能反而是一個更有效的投資方式。

比如去年火了一陣的人造肉概念,雙塔食品(002481.SZ)靠着這個概念股價翻了快八倍。

比如今年初的小家電賽道那麼熱,新寶股份(002705.SZ)今年已經漲了五倍。

比如健康食品和代餐去年火到今年,最大的代工股票仙樂健康年後漲了三倍。

這些漲幅當然和今年的牛市有關,但哪怕在去年,類似這樣的例子也還有很多,比如當我們看隱形正畸賽道的時候,發現了通策醫療(600763.SH),當我們順着研究眼耳口鼻賽道機會的時候,又總是繞不過愛爾眼科(300015.SZ)。

基於這個判斷,我們也和很多一級市場的從業者聊了下,大家紛紛表示:

“身邊的 VC 一多半都在炒股”。

“我買的股票的數量遠多於今年投的項目的數量。”

所以,我們開始好奇一個問題:看早期市場的投資人,能夠依靠自己的經驗在二級市場的操作裏獲利嗎?

有一小撮朋友表示,二級市場波動太大,自己的經驗不足以應對這樣的衝擊,還是把市場“留給老司機”。

也有一些朋友在這一波行情裏收穫不錯,比如某一線機構的早期投資人説:

我確實從一級市場的經驗裏受益不少。做早期的一級市場我一般不太看數,只看大方向和團隊。

之前我在一級市場看好的很多公司,雖然已經上市了,但從業務增長的情況來看,也還是一個早期公司。所以,在這樣的階段,看大方向和團隊就可以了。

比如拼多多、美團,都是從一級市場成長起來的,我甚至見過創始人,是百分之百能肯定這個團隊很牛逼的。像這樣的公司,基本剛上市我就買了。

特斯拉也一樣,雖然我沒有見過創始人,但我知道這個方向是對的,而且創始人很強。在價格不貴的前提下,合適的我就買了。

所以,其實簡單來説:

1)一級市場從業者炒股是不務正業、或者説改變了視角麼?在某些情況下不是的,是當年的一級市場裏的公司慢慢都變成了二級市場的公司。

2)在認知上,一級市場從業者更擅長做定性的判斷,而二級市場從業者更多要做的是定量的分析。所以一級市場的人炒股比較適合走極端,要麼就是炒概念,要麼就是做長線。

02 Zoom 的成功會持續嗎?

説完國內的一二級市場,再來看下 A16Z 前合夥人對 Zoom (ZOOM.US)這家公司的分析:

作為在家辦公的首選工具,Zoom 在疫情爆發後,成為美股市場上最受追捧的投資標的之一。它的股價從年初的 70 多美元漲到了現在的 240 多美元。

Zoom 到底是如何成功的呢?

我們可以先來分析另外兩個突破性的產品,Dropbox 和 Skype,在這兩個產品出現之前,已經有不少相關產品(或者技術)出現。

Drew Houston 最早告訴別人他要做 Dropbox 的時候,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市場上已經有很多同類型的產品了,還有必要再做一個嗎?

他回答:“是,但有任何一個是你在用的嗎?” Zoom 也是一樣的,雖然視頻通話不是什麼新技術,但 Zoom 能讓用户的通話體驗更加流暢,降低了很多產品使用中的摩擦。

和 Dropbox 一樣,Skype 也改善了用户體驗,讓網絡語音通話技術成為了可商用的產品。所以,哪怕之前已經有很多類似概念的產品,是用户體驗的顯著提升讓這些產品成功了。

不過,在這以後,Skype 出現了兩個問題。一個是公司內部的問題,他們的產品不但沒變好用,還更難用了。更重要的問題是,在這之後,幾乎所有社交產品都可以語音通話,當技術實現了普及以後,Skype 的優勢就比較小了。

所以,技術普及以後,提供單一的功能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你怎麼包裝它。人們想要的是在場景裏的解決方案,而不是一個單純的功能應用。

比起語音通話技術本身,Clubhouse 這樣的音頻社交應用才是建立在心理學和行為學基礎上的產品。

以此類推,視頻領域也會發生同樣的事情。視頻通話也會實現普及,成為一種默認設置。所以,以視頻通話為主打(哪怕是流暢的視頻通話)的產品,最終也註定會喪失自己的優勢。

而且視頻通話還有一個缺點,就是它很難擁有真正的網絡效應,Zoom 之所以受到歡迎,是因為它主動移除了用户的使用障礙,用户不用申請賬户就可以加入會議。但在移除了使用障礙的同時,Zoom 也移除了網絡效應,自然也就移除了自己的護城河。

在對比了 Dropbox 和 Skype 之後,我們再來看下照片分享領域。在這個領域,好公司一直層出不窮,我們可以看到這些公司基於用户體驗和用户心理,不斷推出新功能,從而實現遠超出“拍照”功能本身所能帶來的成功。最早是 Flickr,後來是 Facebook 和 Instagram,然後是 Snap。

當 Snap 發佈的時候,人們已經有無數種分享照片的辦法了,但 Snap 沒有把用户分享照片的行為看成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反而選擇對這個行為提出了更加深入的問題:“為什麼你要在應用裏按下相機按鈕,而不是打開應用就是相機?為什麼你要保存發出的信息呢,難道你會保留每一個通話的錄音嗎?”

從根本上來説,Snap 問的是:“你究竟為什麼要給別人發一張照片?這個社會行為背後的目的是什麼?”到最後,我們不是在傳送一堆像素,而是在傳遞信息、在交流。

而這樣的“終極問題”,Zoom 還沒有提出來。它也許讓視頻會議變得更簡單了,但還是沒有解答,你參與通話的這個行為,背後的目的是什麼?

在這個問題下,可以衍生出來很多新問題。比如:

為什麼你在向別人直播自己的同時,還要看到別人的直播?

為什麼你只能同時看這麼多張指甲蓋大小的臉?

靜音按鈕的目的是什麼,去除雜音?還是讓人通過關閉靜音來表達發言意願?

屏幕共享的目的是什麼?

我們當下在做的事情是不是就是我們的最終目的?

也就是説,Ben Evans 提出的是,在一個需求的解決方案不夠健全的時候,能提出最好的解決方案的公司就能脱穎而出,但當這個需求的解決方案已經非常成熟的時候,這個市場會更多的被有場景的公司侵蝕。

所以,沿着這個邏輯開個腦洞,我們可不可以説聲網是 Zoom 最大的競爭對手?因為聲網在做的是賦能其他場景的事情,當其他場景都有健全的語音視頻生態的時候,Zoom 的存在價值和場景是不是就被蠶食了呢?

03 看臉投資

我們曾經做過一個實驗,我們找了 12 張不太知名的創始人的照片,然後讓大家只通過看臉來選擇自己最想投資的公司,這個實驗我們在不同的場合做過多次,最終每次實驗的前三名都是一致的(真事)。

這讓我們不得不更加重視看臉投資的準確性和科學性的問題,所以我們採訪了很多個需要看臉判斷人的行業的從業者,他們有記者、HR、獵頭、投資人、德撲選手等(感謝 Sofia 同學輔助採訪)。

我們最終總結了一些他們對於看人和創業這件事的看法分享給大家:

1. 上班和創業是不同的。前者還是把原來的經驗本事複製到下一個工作裏,但是後者需要把不會的東西做出來。所以“大廠高管範”在創業裏往往是貶義詞而非褒義詞。

2. 投資看人時要警惕過於突出的優勢,a blessing is also a curse。過於醜、過於美、過於不會表達,和過於會表達都可能是問題。

3. 表達欲和 sales 極強的人也需要警惕,因為越講越順是一個很危險的事情,思想上就不存在迭代。

一旦自己越來越信,就閉環了。所以大部分的“大忽悠”也會被自己忽悠,因為只有真的信,才能表達好。極少數的人才能做到只忽悠別人、不忽悠自己,而這樣的角色常見於神棍和大政治家。

4. 非信息傳遞的信號(如表情、神色等)本身不一定能構成判斷來源,但是可以和信息形成對照,出現的矛盾之處會成為判斷的重要切入點。

5. 創業投資和德撲是兩種遊戲,打牌是一賠 3、一賠 4 的賠率,但是投資中的賠率要大得多,錯過一個項目的 opportunity cost 是巨大的,投錯的 sunk cost 也是巨大的。

6. 投資人每看一個項目就像是出一手牌,但是創業者從頭到尾只打一手牌。

7. 德撲是零和遊戲,運氣的成分在很多手牌後會被概率的公平抵消,運氣在長久維度不重要,長久的輸贏靠的是 70% 的牌局技巧,和 30% 的對對手的判斷。

而創業本身是非零和博弈,過程中過於關注對手的意義沒有那麼大。

8. 投資看人不是一個可以被量化的東西,因為投資結果的反饋不能區分究竟是因為人還是因為事情而導致成功和失敗,所以新的數據點也不一定能帶來模型的改進。

9. 幾乎每個投資人都會特別關注的問題:人生經歷中,每一次重要選擇背後的原因是什麼?這主要是為了看創業者的決策模型。對方的選擇透露了自己的“底層算法”,而這個背後的東西是不變的。

10. 投資人經常開完會以後會給每個人身上打標籤,有的人銷售能力極強,有的人技術能力強,有的人聚集人的能力強,每一類的人其實都有可能成功。

而我們最終總結的關於如何識別優秀創業者的結論是:

小概率事件拼長板,看人事匹配。

大概率事件拼短板,看綜合素質。

而創業和投資當然是個很小概率的事件。所以當尋找優秀創始人的時候,最核心的指標還是看創始人的 edge。

在創始人其他的短板不至於太拖後腿的前提下,看他們究竟能把能力天花板撐高到什麼程度,而這個長板又是否是和他們所做的事情所匹配。

説到底,我們每個人其實也都如此。都要努力在補足短板的前提下,尋找自己的 edge。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939 字。

轉載請註明: 當VC來敲門:看“一級狗”如何買股票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