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 / 王曉玲
被稱為“中國版孫正義”的龔虹嘉再次將自己在海康威視36.33億元的“紙面富貴”落袋為安了。
9月3日晚間,海康威視發佈公告稱,股東龔虹嘉於2020年8月7日至9月3日,通過競價交易方式,共計減持公司股份9344.85萬股,約佔公司總股本的1%。
具體來看,本輪共計減持20次,減持均價在37.279元/股至39.99元/股之間,累計套現36.33億元。
至此,龔虹嘉此前於5月23日披露的“減持不超過公司總股本2%股份”的減持計劃已經實施完畢,“本次減持計劃剩餘的股份不再通過競價交易減持”。龔虹嘉仍然還是海康威視的第二大股東,剩餘持股數為11.62億股,約佔海康威視總股本的12.43%。
受此消息影響,9月4日,海康威視股價開盤即驟跌,後緩慢回升,截至當日收盤,股價報收37.85元/股,跌1.48%,總市值3537.09億元。
據當下市值估算,龔虹嘉的持股市值約為439.67億元。回到19年前,一筆245萬元的投資,已經為龔虹嘉帶來了上萬倍的投資回報。
收音機裏的第一桶金
38年前的龔虹嘉,曾是個夢想成為記者、律師的文科愛好者。
1982年,17歲的龔虹嘉在與一位中學老師懇談後,改變了此前走文科方向的想法,決定改投華中工學院計算機系。但文科成績優異的龔虹嘉,在理科成績上的表現並不理想,最終還是憑藉着國家標槍三級運動員和優秀學生幹部等加分才得以進入華科。
不過,這卻成了龔虹嘉人生的重要轉折點,在以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他的創業和投資幾乎都是圍繞着華科的校友、同學以及朋友等展開,並最終獲得鉅額回報。
用他自己的話來説,“我的大學讀書、工作、創業、做天使投資人,甚至包括娶妻,都是在一個非常窄的圈子裏面進行的……人生這麼多的大事都在一個專業班上完成,而且還從與班上同學合作賺得了自己第一、二、三桶金”。
不過,在他真正開始憑藉校友圈在投資界大放異彩前,還需要度過一段原始資本的積累期。
據報道,1986年大學畢業後,龔虹嘉就南下深圳闖蕩,並在當地一家國企落了腳,從事電子產品貿易。因為人緣好,龔虹嘉的業務很快就上了正軌,到1994年時,他就已經通過產品代理積累起了不少的原始資金。
恰巧這一年,他的兩位領導劉俊峯和梁偉決定下海創業,看中了他的能力和人品,便約定三人各自出資100萬,成立了東莞市德生通用電器製造有限公司,主要生產收音機。
不過,在當時,因着電視崛起,收音機已經逐漸步入夕陽行業,很多國產收音機只能靠價格戰苟延殘喘,最便宜的甚至只賣七八元,而高端品牌又長期被索尼、松下等國外品牌壟斷,一台就要數百元。
在當時的大多數人眼中,收音機顯然已經不是一個好的創業方向。龔虹嘉卻認為,收音機仍然有固定的客户羣,而且夕陽行業裏大資金進不來,反而容易成功。
經過仔細研究,他決定將產品定位對準高端市場,並把定價選在50元左右,在國產收音機與洋品牌之間找到一個舒適區間——較之其他國產收音機質量和外形更好,較洋品牌則更便宜。
由於找準了定位,再加上恰當的廣告和品牌策略,德生收音機很快就在市場站穩了腳跟。據龔虹嘉後來回憶,沒過多久,德生在中高端產品市場的佔有率就已經超過70%,做到了全國第一,龔虹嘉也賺到了人生第一個1000萬。
隨後幾年間,龔虹嘉開始以更快速度在投資領域大步前行。僅1994年至2005年間,他就先後創立和投資了握奇數據、德康通信、海康威視、富年科技、富瀚微、聯合光電等多家公司。
雖然大部分項目為龔虹嘉帶來的收益暫不可考,但這些項目在相關細分領域內均取得了一定成就。
其中,1994年投資成立的握奇數據,目前已經是全球排名前10位的智能卡應用開發商。2002年創辦的從事流媒體開發的富年科技,則在2004年被《福布斯》評為了全球7家“2004電子先鋒”,併入選《財富》2005酷公司;而富瀚微、聯合光電目前也都已經成功上市,且為海康威視的重要供應商。
245萬變664億的海康威視投資神話
但在龔虹嘉的投資生涯中,真正讓其“一戰封神”的還屬對海康威視的投資,這也是他迄今為止最成功、投資回報率最高的一筆投資。
2001年,恰逢我國國有經濟改革,國企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五十二研究所脱編了28位工程師,成立海康威視,試圖抓住911事件引起的國際安防浪潮,大力發展數字音頻視頻監控產業。
龔虹嘉的同校校友胡揚忠和陳宗年就是這28人創業團隊中的負責人。
但在尋求投資的人選上,龔虹嘉並非海康威視的首選,他們最先將橄欖枝遞給了龔虹嘉的好友兼老鄉李竹,不過,李竹考慮再三,最終沒有投資。胡揚忠、陳宗年二人這才找到自己在華科的校友龔虹嘉。
抱着“幫幫老同學”的目的,龔虹嘉出資245萬,拿下了海康威視49%的股權,成為僅比第一大股東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少2%股權的第二大股東,“海康三劍客”——陳宗年、胡揚忠、龔虹嘉就此聚攏。
與此同時,龔虹嘉還為海康威視帶來了急缺的視頻編解碼技術——當時最時新的H.264編碼技術。
據龔虹嘉後來回憶,彼時,為了延攬編解碼技術天才王剛,他還冒着風險答應了王剛提出的三個條件:第一,不坐班,只在家幹活;第二,先給一筆錢,保證下半輩子後顧無憂;第三,只籤一年合同。
王剛果然不負眾望,埋頭家中卧室半年,幾乎一個人將H.264編碼技術扛了下來,並將其做到了世界前沿。
憑藉着龔虹嘉帶來的資金和H.264編碼技術,海康威視在成立第二年就發佈了板卡和DVR產品,2003年又率先推出基於H.264算法標準的自主知識產權軟件,並取得了相應的軟件著作權。
此舉奠定了海康威視在國內板卡市場的領先地位,到2004年,海康威視僅板卡業務就已經達到了2.5億營收,市場佔有率高達80%。
之後十餘年間,隨着國內安防行業的爆發式增長,海康威視開始以更快速度發展起來,迅速成長為業內翹楚,業績更是連續十多年保持高增長。
數據顯示,2006年,海康威視營收和歸母淨利潤尚為7.03億元、2.07億元,到2010年海康威視上市當年就已經增長到了36.05億元、10.52億元,2019年更是達到了576.58億元營收、124.15億元歸母淨利潤,已經連續8年蟬聯HIS全球視頻監控市場份額第一位。
龔虹嘉的身家也緊隨海康威視在資本市場的優異表現節節攀高。
據資料顯示,海康威視2010年5月28日上市後,龔虹嘉的持股比例稀釋至了24.8%,加上其妻子陳春梅間接持有的3.42%股份,二人合計持股28.22%。若按上市當天81.93元/股的收盤價計算,龔虹嘉夫婦在上市當天的身家就已經達到了115.6億元。
這也使得龔虹嘉夫婦得以在2010年成功以120億元身家,首次闖入胡潤百富榜榜單,位列第64名,並在隨後十年間,頻繁造訪各大富豪榜單。
據《2020胡潤全球富豪榜》顯示,到2020年1月31日,龔虹嘉、陳春梅夫婦的身家已經達到690億元,排在榜單第180位,高於藍思科技周羣飛夫婦以及中公教育的魯忠芳、李永新母子。
在對財富的管理上,龔虹嘉早在海康威視上市第二年,就已經開始將“紙面富貴”落袋為安。
據AI財經社統計,2011年至今,龔虹嘉已經累計減持海康威視股票41次,減持股票達4.95億股,套現金額高達182.52億元,是A股市場當之無愧的“套現王”。
與此同時,上市以來,龔虹嘉每年都能從海康威視分得豐厚的紅利。
據AI財經社不完全統計,2010年海康威視上市至今,龔虹嘉已經累計從海康威視獲得分紅41.36億元,並獲得大手筆送股,使其不僅填平了減持的“窟窿”,反而“越減越多”,從上市初期的1.24億股,增長至了最近一輪大幅減持前的12.55億股,累計獲得送股約15.93億股。
據此估算,截至2020年9月4日,龔虹嘉獲得的41.36億元分紅,加上已經套現的182.52億元,以及剩餘股票439.67億元的對應市值,合計達663.55億元,較之245萬元的初始投資,龔虹嘉持股海康威視的投資回報已經高達2.71萬倍。
押注生命科技,要尋找下一個“海康威視”?
龔虹嘉套現的錢都流向了哪裏?
“我現在投得比較多的是早期跟生物醫療、生命科技相關的項目”,龔虹嘉在2018年與英諾天使基金創始合夥人李竹的一場對話或許可以回答這一問題。
梳理其近年來的投資可以發現,在有了上半場的成功投資經驗後,龔虹嘉已經逐漸將下半場的賭注壓在生命科技上,開始尋找下一個“海康威視”。
據天眼查APP顯示,早在2015年,龔虹嘉創辦的嘉道谷投資就已經成為了腫瘤精準醫療企業泛生子的早期投資人,開啓了在生物科技投資的新篇章。
據悉,泛生子已於2020年6月19日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股票代號為“GTH”,目前市值約10.42億美元,較剛上市時有所下滑,但也為他帶來了超百倍的投資回報。
隨後幾年間,龔虹嘉又相繼投資了嘉博文、上海傲源、生納科技、博雅輯因、中源協和等多家生物醫學領域企業。其中,又以對中源協和的投資最引人注目。
中源協和是A股為數不多的以幹細胞為主業的公司,早在1993年就在A股上市,號稱是中國較早開展“生命資源”存儲的企業。
而龔虹嘉與中源協和之間的交集,從2018年的一項併購開始發展,到目前為止,由其妻子100%控制的深圳嘉道成功投資企業已經成為了中源協和持股4494萬股的第二大股東,總股本的9.6%。
2018年12月7日,龔虹嘉甚至還一反此前低調作風,破天荒地走到前台,出任中源協和董事長一職。
另據天眼查APP顯示,龔虹嘉目前是嘉道谷投資、富年科技兩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在海康威視、富瀚微、中源協和等25家公司擔任高管,其中,出任董事長一職的公司就有7家。此外,其還擁有79家公司的實際控制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