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鬱亮的反思

由 鹹春葉 發佈於 財經

不同於往年董秘開場的業績會,31日當天,萬科董事會主席鬱亮率先以“檢討”開場。

“昨晚特別忐忑,就像一個學生沒考好試,拿成績單要給父母看一樣。我完全能夠理解股東各種各樣的情緒,不滿也好、失望也好、困惑也好、關切也好,我感同身受。”

鬱亮的歉意主要來自萬科上市31年來的第三次淨利下滑,前兩次分別在1995年和2008年。

“每次下滑背後都暴露出我們在過去發展中累積的短板問題,當外部環境出現挑戰時,短板問題就會以淨利潤下滑的方式給我們敲響警鐘,這都是對我們的警醒。”鬱亮在業績會上坦言,“警鐘”敲響提醒我們必須始終對市場保持敬畏之心,正視問題、對症下藥、快速行動,期待明年給大家交上合格的答卷。

“未能堅決擺脱高增長慣性”

從財務層面看,2021年萬科淨利潤下降源於三方面,包括毛利率下降、投資收益減少和市場下行帶來的計提減值。

其中,毛利率下降是財務層面的主要影響因子,2021年萬科整體毛利率21.8%,同比下降7.4個百分點,扣除營業税金及附加後的整體毛利率,從2020年的22.8%下降至17.2%。從結構上看,開發業務依然對萬科淨利潤具有決定性作用。

同時,受按權益法確認的投資收益及股權轉讓相關收益減少影響,2021年萬科投資收益下降69億元。此外,去年下半年尤其進入四季度以來,市場出現明顯下行,萬科對部分項目、個別股權投資等進行減值,合計減少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26億元。

鬱亮也在財報中坦言,儘管公司在行業中較早意識到高速增長終將結束,慚愧的是,我們的行為未能堅決擺脱高增長慣性。當追逐規模仍然流行、土地爭奪愈演愈烈的時候,部分城市的投資追高冒進,對市場判斷過於樂觀,一些項目的投資預期沒有實現,導致毛利率下滑。

離散度大+探索成本高是主因

“不管如何反思,考試就是沒考好,向52萬名股東誠摯致歉。”

鬱亮承認,利潤的下滑主要集中在兩方面:管理上,萬科過去一直是充分授權、分佈式的特點,造成了離散度大的問題。“萬科過去一直是充分授權、分佈式的特點,這在行業快速增長時期,有利於迅速抓住市場機會。但隨着競爭越來越激烈,大型複雜項目越來越多,單一城市公司和單一區域,不具備完整能力,這就會表現出參差不齊和離散度大的問題,部分項目不及預期,拉低了整體表現。例如項目操盤能力分化,少數項目出現投資失誤等。”

同時,在業務層面,鬱亮承認,多賽道同時探索所付出的成本,比預想更大,對過往業績產生影響。“2014年萬科開始進行轉型探索時,嘗試的賽道比較多,因為以萬科的規模體量,只有一兩條賽道,可能不足以支持可持續發展。但多賽道同時探索所面臨的難度和付出的成本,遠遠超出了最初的預估。過去開發業務增長速度快,承擔了有關成本,但市場環境變化之後,這些學費對業績的影響就顯露了出來。”

既沒必要也更不可能“業績洗澡”

在萬科38年的發展史上,並不總是一帆風順的,但作為上市房企,萬科公司治理的規範性,一直有目共睹。

但面對大幅下滑的淨利,在31日召開的業績會上,依然有機構人士提出:“萬科四季度淨利潤同比大降73.05%,是否存在‘業績洗澡’的可能?”

萬科總裁祝九勝直言,去年萬科業績的最大缺口是淨利潤,四季度大降有三個因素:第一是結算時間分佈,在四季度佔到40%,結算當中的權益比例下降了5個多點;第二個,萬科的投資收益基本會在四季度進行盤賬,部分投資業務出現收益下滑;第三個是計提方面的影響,四季度市場明顯下行,公司對一些項目進行了計提。

“萬科既沒必要也更不可能‘業績洗澡’”。祝九勝直言,業績下降之後,包括鬱亮在內的管理層個人收入也是大幅下降的,以全體萬科人為代價,可能是兩個數量級以上,這個票價也未免太貴了。以這麼貴的代價進行業績洗澡,既沒必要也更不可能。萬科是在公開市場披露的業績,所做的每一步都能經得起檢驗。

“一定要説和洗澡有關係,我們更願意用涼水這個詞,用涼水衝自己的身子,清醒自己的頭腦。我們不做業績洗澡,但要經常保持清醒的頭腦。這樣有助於讓自己看到與同行的差距,更好地去創造價值。”祝九勝表示。

毛利率可以維持在20%

祝九勝判斷,未來兩年萬科開發業務的毛利率可以維持在20%的水準,這裏有三個方面的保障。首先萬科還有7100億的已售未結資源;其次,萬科從去年下半年以來,投資機制發生變化,我們會特別好地做投資標準;第三個,萬科的開發經營本部成立後,產品能力找到原點,操盤能力得到提升,不斷推行項目管理,對銷售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

地產分析師嚴躍進表示,市場風向已有所轉變,大家可以對地產企業的毛利率產生期許,這部分在今年下半年會更為明顯。同時,成本管控、精細化管理,也正在推動房企向管理要利潤,符合“黑鐵時代”運營模式。

事實上,在行業前所未有的震盪和調整的2021年,翻看萬科的年報,依然可以看到“模範生”的自律:實現合同銷售金額6277.8億元,營業收入4528.0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25.2億元,持有現金1493.5億元,淨負債率29.7%,保持了“綠檔”和業內領先的信用評級,經營性現金流淨額連續13年為正,年末存量融資的綜合融資成本降至4.1%……行業的暴風驟雨過去,勇者依然站在光裏。

北京商報記者 王寅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