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鰲亞論兩場分論壇聚焦碳中和 國內外嘉賓各抒己見

來源:人民網-海南頻道 原創稿

人民網博鰲4月21日電 (樊歡迪)什麼是碳中和?碳中和將帶來哪些機遇和挑戰?如何通過科學以及市場化手段實現碳中和?4月20日,博鰲亞洲論壇2021年年會“金融支持碳中和圓桌分論壇”和“邁向碳中和之路分論壇”陸續召開,參會嘉賓圍繞“碳中和”相關話題展開熱切討論。

論壇上,參會嘉賓多次提到“低碳投資”“綠色轉型”“可持續發展”等詞,建議各國的政府和企業要從綠色低碳觀念出發,參與國際協調合作,保持經濟環境可持續增長。

“投資從高碳到零碳轉型,能夠促進經濟增長,而不是減緩經濟增長。”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總裁金立羣表示,如今新技術快速發展,短期投資於污染環境的能源,資產就會鎖定在這些快速被淘汰的領域,從長期的角度看,投資綠色經濟更高效,有更長的收益鏈,未來收益會很可觀。

中國工商銀行首席經濟學家、中國工商銀行現代金融研究院院長周月秋表示,低碳作為全球共識已經越來越明顯,圍繞碳中和,許多國家的金融機構都做了很多的探索。

“目前,碳中和的目標已經納入可持續發展的金融體系裏,低碳金融服務模式正加速形成。”周月秋介紹説,中國鼓勵金融機構把ESG因素納入信用評級風險管理流程裏,進一步引導市場資金支持低碳型企業。

中國農業發展銀行行長張文才表示,大力支持實現碳達峯、碳中和目標,銀行在信貸支持、投資渠道、國際合作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提出,要更好地動員資金,支持低碳轉型,管理好因氣候變化引起的金融風險,加強國際協調與合作。

“要以緊迫的態度對待碳中和。”遠大集團董事長張躍表示,整個行業要合力投入資金推動碳中和,分享相應的技術並推動技術進步,就可以實現相應的目標。

卡內基氣候治理倡議執行主任、前聯合國氣候變化助理秘書長亞諾什·帕茲託對此表示同意,他表示,減排的核心在於研發技術,要實現目標,各國要有絕對的消除二氧化碳的計劃和方案。

ESG:即環境(Environment)、社會(Social Responsibility)、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是一種除財務信息外,整合環境、社會、治理多維因素,以衡量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與長期價值的理念和實踐方式。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907 字。

轉載請註明: 博鰲亞論兩場分論壇聚焦碳中和 國內外嘉賓各抒己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