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做題的邏輯來創業,市高考狀元創立方便速食「巴狗」,年營收近2億

作為曾經的市高考狀元、如今的二次創業者,方阿建似乎在用同一套邏輯做着人生這道題:先把題目拆解成各個模塊,再列出影響每個模塊的參數;然後竭盡所能去優化所有的參數,他相信這樣就能抵達最後的成功。

因着這套邏輯,方阿建一直在學習上名列前茅,高考時僅差三分落榜北大。於是他來到了創業氛圍濃厚的北郵上大學,從此便在心裏埋下了一顆創業的種子。

2012年,移動互聯網浪潮席捲全國,他也踴躍下海創立了O2O交易平台,前後拿到了超2億人民幣的融資,差一點衝擊上市成功。

但由於業務轉型失敗,2017年,方阿建被動結束了這次創業。一年之後,他再次迴歸戰場,選擇的是大消費賽道里的主食領域,2018 年,方阿建正式創立中式方便速食品牌「巴狗」。

用做題的邏輯來創業,市高考狀元創立方便速食「巴狗」,年營收近2億

巴狗主打地方傳統特色粉面,現已推出柳州螺螄粉、桂林米粉、南昌拌粉、長沙豬油拌粉等20餘種速食產品。方阿建表示,這些傳統口味擁有大量的用户基礎,不僅好吃還令人回味無窮,更利於一個新品牌快速打開市場。

2021年巴狗的年營收接近2億元,其中螺螄粉、花甲粉和武漢熱乾麪三款產品月銷量過百萬份;2022年預計完成年營收4—5億元的目標,其中線下渠道預計完成3億元。

從源頭拆解好產品

在採訪中,方阿建常常提及“拆解”一詞。他認為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在拆解之後抵達本質。

“比如我們拆解一下什麼是好產品,”方阿建説,“以中式方便速食為例,就是好吃、方便、性價比高,從這三個結果就可以倒推出我們要做的事情。”

首先是口味好壞。巴狗的做法是用數據量化的方式分析“什麼才是大眾認為的好吃”。通過大量實驗後,巴狗團隊發現,螺螄粉的酸辣臭、桂林米粉的滷水、湖南米粉裏保留的木姜子油等,都是產品吸引用户的“亮點”。這證明了複合度越高的產品,口味層次越豐富,就越符合大眾眼中的好吃。

於是團隊用互聯網思維對不同產品中涉及到的參數一一列舉,再用現代工藝標準化生產,把地方特色粉面“原汁原味”地搬運給消費者。

僅僅當個搬運工還不夠,巴狗還要讓米粉實現速食化。目前市面上的米粉有很多痛點:一種是幹米粉,煮熟要近20分鐘;另一種是鮮米粉,煮的快,但易斷條、發酸、發黃。

為了解決這些痛點,巴狗用了三年開發出“常温速食鮮米粉”技術,使速食米粉產品可達到“1分鐘煮好、3分鐘沖泡”的效果,且產品形態不改變。

“實現該技術的最大門檻就是系統化的迭代工程。”方阿建表示。

為此,巴狗和工廠一起定製設備、升級工藝。比如從大米的品種、年份選擇,再到磨漿、擠壓滅菌等過程,企業都通過不斷調整每個環節的參數變化來打磨生產線,最終歷時三年這才找到鮮米粉的最佳解決方案。

用做題的邏輯來創業,市高考狀元創立方便速食「巴狗」,年營收近2億

在控制成本上,方阿建同樣採取了“分子結構拆解”的方法論。首先把產品的成本拆解到最源頭,然後找更好的原材料來替換。比如一袋螺螄粉可以拆解為30多項成本,單是辣椒就有三種。巴狗從種植源頭入手,前往山東、成都、鄭州等原產地尋找品質更好的辣椒,最終選擇3種辣椒做成複合辣椒,這不僅極大提升了產品辣味的差異化,還讓品牌的辣椒成本整體下降了30%。通過這種方式巴狗可以優化每一項的成本,因此產品定價也比同類型的螺螄粉更為便宜。

通過深度改造供應鏈,巴狗建立了自己的品牌壁壘。但方阿建從不認為一個品牌能靠某個長板解決所有問題,他更相信消費品是一個螺旋式的短板補償邏輯,“只有方方面面都補足,才能成就一個好品牌。”

主攻線下,和用户講故事

“一個品牌能不能做好,其實就是三個東西有沒有匹配上,一是產品,二是渠道,三是用户。三者如果同頻共振,產品一定會賣得好,品牌力也能順勢打出去。”方阿建表示。

巴狗是從線下渠道起家,目前已在全渠道鋪開運營,線上和線下的銷售佔比為3:7。其中線下渠道分為四類:第一類是高淨值的KA渠道,如山姆會員店等;第二類是便利店渠道,第三類是社區零售店渠道,如錢大媽、百果園等;第四類是餐飲渠道,如張亮麻辣燙,廣式茶餐廳等。

用做題的邏輯來創業,市高考狀元創立方便速食「巴狗」,年營收近2億

在渠道的打法上,方阿建更重視線下高成長的渠道和與不同業態的跨界合作,例如巴狗是第一家自帶品牌進名創優品的螺螄粉品牌,鋪設了2300個點位,高峯時候月銷超百萬。

為達到更好的銷售效果,巴狗還會根據渠道的特性匹配不同的產品形態。比如面向便利店渠道,巴狗推出對標“合味道”的“解饞杯”;而針對社區店渠道,則推出了可滿足囤貨需求的“家庭”裝產品。

用做題的邏輯來創業,市高考狀元創立方便速食「巴狗」,年營收近2億

“消費品是一個穩定的商業形態,成本結構和毛利空間都是相對穩定的。而現在互聯網平台的用户紅利逐漸見頂,它就會鼓勵品牌用更多的錢獲取有限的流量,所以渠道成本一直在增加,而且銷量不穩定。”方阿建指出,沒有把主戰場放在線上,還是來源於他曾經在互聯網創業時的思考。“相反,線下渠道貨架的成本是穩定的,銷量是可預期的,對消費品品牌有天然的保護作用。”

在巴狗的核心消費羣體中,19-39歲的女性佔據80%。但方阿建並沒有刻意按她們的消費習慣來開發產品,他認為產品是因,用户才是果。所以為了積累更多的用户數據,並增強品牌與用户之間的粘性,團隊搭建了一套自己的會員體系:用户購買巴狗的產品後,可以掃碼進入小程序成為會員,通過看品牌故事等獲取虛擬巴狗幣,累計三袋就可免費領取巴狗的產品。

“其實品牌和用户的關係就像一個男生追一個女生,你和她擦肩而過是一次弱交互,如果你去要她的手機號碼,有可能成功,有可能不成功。但如果成功,你就有機會去和她講講你的故事。”

巴狗團隊從互聯網跨界到消費領域,做的事情雖不一樣,但團隊的學習能力與擁抱變化的能力卻始終如一。“只要找到做食品的邏輯——從頭拆解這件事情,用邏輯打造精準的算法模型,就可以來解方便速食這道題。”方阿建表示,哪怕團隊在食品領域是外行,“但也會評估團隊的能力匹不匹配,如果不匹配就找人補充,不會輕易給自己設限。”

本文為創業邦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創業邦將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如需轉載或有任何疑問,請聯繫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357 字。

轉載請註明: 用做題的邏輯來創業,市高考狀元創立方便速食「巴狗」,年營收近2億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