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40家上市券商一季度業績大比拼

由 慕容亦凝 發佈於 財經

4月30日,40家上市券商2020年年報和2021年一季報全部出爐。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觀察,2021年一季度,40家上市券商合計實現營業收入1367.92億元,較去年同期的1067.25億元增長28.17%;合計實現淨利潤422.31億元,較去年同期的331.86億元增長27.25%。

雖然上市券商整體業績仍然向好,但在A股市場震盪的背景下,券商之間也出現了明顯分化。

視覺中國圖 楊靖製圖

一季報業績出現分化

按照絕對金額排序,中信證券、海通證券、國泰君安龍頭位置無可撼動,三家券商一季度營業收入分別達到163.96億元、111.92億元、109.43億元,排名前三。華泰證券、申萬宏源、廣發證券位列第四至第六,收入均超過80億元,分別為87.88億元、86.50億元、83.20億元。

利潤方面,國泰君安表現突出,領先海通證券。根據排序,中信證券、國泰君安、海通證券一季度淨利潤分別為51.64億元、44.11億元、36.18億元,排名前三。華泰證券、招商證券、廣發證券分別以33.09億元、26.12億元、25.40億元淨利潤排名第四至第六。

業績增速方面,有25家上市券商實現了淨利潤同比正增長;有15家券商出現了負增長。以上市券商淨利潤平均增速27.25%為基準,則僅有16家券商高於平均數,這説明2021年一季報券商業績之間出現明顯分化。

5家券商一季度淨利潤增速超過100%。其中興業證券表現最突出。公司一季度實現歸屬母公司淨利潤11.95億元,同比增長341%。中原證券、國泰君安、方正證券、財通證券一季報淨利潤增速也超過100%,分別達到280.20%、141.57%、134.53%、130.69%。第一創業、太平洋表現最差,淨利潤跌幅均超過90%。

2021年一季報另一個最為突出的特點是信用減值風險出現了出清跡象。

根據Wind資訊數據統計,2018~2020年,40家上市券商信用減值損失合計金額分別為96.03億元、194.21億元、330.82億元,可以説鉅額減值是侵蝕券商利潤的重要因素,也是壓制券商板塊估值的最大不確定因素。

2021年一季度,40家上市券商合計計提信用減值損失13.80億元,較去年同期的42.09億元大幅下降。計提過億元的共有4家:海通證券(4.15億元)、中信證券(3.43億元)、華泰證券(3.28億元)、廣發證券(1.16億元)。此外,有14家券商轉回了信用減值損失,其中中信建投、國信證券轉回最多,分別轉回1.09億元、2.85億元。

投資業務為最大變量

分業務條線來看,經紀業務、資管業務等以C端為主的業務收入高低與券商淨資本規模、品牌能力等因素呈現較高相關性。而主宰利潤升降幅度最大的變量則是投資業務——市場震盪中,證券投資變得更加艱難,但若是操作得當獲得豐厚收益,則有助於整個公司業績在行業中脱穎而出。

根據Wind資訊統計數據,今年一季度,代理買賣證券業務淨收入排名前三的也是中信證券、國泰君安、中國銀河,數據分別為35.22億元、20.98億元、18.77億元。由此可見,擁有更多營業部、分支機構佈局更廣的全國綜合類大型券商在經紀業務方面仍然具有更高的話語權。

投行業務方面,一季度,證券承銷業務淨收入前三名分別為中信證券(15.93億元)、海通證券(12.89億元)、中金公司(9.54億元)。其中海通證券進步最大——去年海通證券全年承銷業務淨收入排名第四,不足50億元。

資管業務方面,前三名淨收入分別為中信證券(27.88億元)、廣發證券(23.70億元)、東方證券(10.29億元)。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區域性券商在資管業務上表現較差。如排名最末的西部證券,一季度資管業務淨收入僅255萬元。

投資業務方面,證券公司投資業務收入可以用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加上投資淨收益估算(為簡便計算,未扣除對聯營企業的投資收益)。2021年一季度,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加上投資淨收益前四名分別為國泰君安(42.18億元)、華泰證券(39.88億元)、中信證券(39.04億元)、海通證券(30.18億元)。但與此同時,光大證券、太平洋、第一創業三家公司分別虧損1.29億元、0.35億元和0.33億元。

上述淨利潤增幅排名第一的興業證券也得益於投資業務表現突出,其分項業務中,自營業務增速最高,實現營收9.8億元,同比增長265%;基金管理業務次之,營收15.6億元,同比增長136%。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