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中國日報網】;
中國日報網8月26日電 印度Mint新聞網近日刊發題為《競爭對手要想奪走中國製造業的魔力並不容易》的文章稱,中國擁有完備的工業網絡和平穩的交通網絡,全球供應鏈要降低對中國的依賴既非易事,也不現實。
文章説,近期,“是否能將製造業供應鏈從中國轉移出去”的話題多了起來。一些國家希望減少對中國這個“世界工廠”的依賴。然而,取代中國並不那麼容易。要讓高速公路和生產線像鐘錶一樣精準運轉,還要與各家供應商網絡緊密相連,這本身就是一項艱鉅的任務。
過去20年,北京以其精心建設的基礎設施和完備的工業供應鏈條滿足了全球製造商。
中國已經建成了全方位的交通網絡,包括鐵路、海港和機場,以及大量5G通訊基站,確保了物流和供應鏈的順暢運行。
根據最新的《全球競爭力報告》(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中國在公路、航運和機場連接等方面表現突出。
相比之下,美國企圖在國內打造電動汽車供應鏈的努力只會凸顯其在基礎設施方面面臨的挑戰。對企業而言,沒有足夠的耐心將業務轉回美國本土,然後慢慢等待基礎設施建設完成。
文章説,新的製造業可能會出現,但對於習慣了中國的全球運營商來説,其他地方的效率並不高。他們會花大錢重建生產鏈嗎?在最近一次去越南的旅行中,一位企業家就抱怨説,從河內到胡志明市的快遞包裹居然需要4天。
從美國、印度到越南和印尼,一些國家都試圖把自己塑造成中國工廠的替代選擇。但是,供應鏈的一部分可能會從中國轉移出去,就目前而言,仍然沒有哪個國家能夠建立覆蓋如此廣泛行業的複雜製造網絡。轉換供應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建立已經存在多年的業務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越南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蘋果的供應商計劃在越南擴大產能,卻發現越南很容易陷入物料短缺困境。這是因為越南和亞洲其他國家一樣,要從中國進口大量的基本工業產品,如化學品和塑料。現在,像鋁合金窗這樣的建築材料已經很難獲取。
多年來,中國不斷在價值鏈中攀升,製造業生產已經邁向更高端的設備和工業品。中國擁有龐大的製造業,能夠為最終產品提供大部分零部件。這意味着,將中國製造商從競爭中剔除,亞洲其他製造業國家會感到頭疼,對美國的企業來説,也將不可避免地成為一個問題。
文章最後強調,外資企業實際上搭上了中國平穩供應鏈的便車,外國企業繼續在中國投資並不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