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千味央廚欲上市,實控人李偉“去思念化”的速凍資本圖謀

由 由振山 發佈於 財經

中國證監會近日披露鄭州千味央廚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千味央廚”)的招股説明書。作為中國最早面向B端餐飲企業的速凍米麪食品企業之一,千味央廚近三年業績呈雙位數增長,但也面臨第一大客户營收佔比高、行業競爭加劇等風險。

透過千味央廚衝擊IPO,很多人看到的是千味央廚實際控制人、速凍巨頭思念食品創始人李偉在資本市場上的圖謀。2017年,千味央廚在脱離思念食品股權關係1年後就進行了上市輔導備案,與此同時,李偉也陸續切斷了與思念食品的資本關聯。千味央廚“去思念化”、獨立上市的意圖十分明顯。

對此,6月22日,千味央廚方面回應新京報記者稱,千味央廚的成立與獨立,跟大客户百勝中國的業務需求有很大關聯,千味央廚與思念食品也並未刻意迴避渠道競爭。

大客户營收佔比高

招股書顯示,千味央廚成立於2012年,2016年變更為股份公司,是國內最早面向B端餐飲企業(含酒店、團體食堂、鄉廚等)提供定製化和標準化速凍面米制品解決方案的供應商之一。此次IPO,千味央廚擬發行不超過2128萬股,用於子公司新鄉千味食品加工建設項目(三期)、總部基地集研發中心建設項目。

2017年-2019年,千味央廚營收分別為5.93億元、7.01億元、8.89億元,淨利潤分別為4655.91萬元、5867.89萬元、7412.13萬元。廣發證券研究所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速凍米麪製品餐飲渠道收入為122億元(佔比16%),以此測算,千味央廚米麪速凍在國內餐飲市場的佔有率約為5.75%。

儘管業績向好,但千味央廚也存在一些風險。目前,百勝中國(肯德基中國、必勝客中國母公司)及其關聯方為千味央廚第一大客户,佔其2017年-2019年營收比例分別為29.95%、30.20%、30.72%。千味央廚提醒,公司與百勝中國合作關係穩定,但未來仍存在訂單減少甚至終止合作導致經營業績下滑的風險。

此外,千味央廚在B端速凍食品市場並不乏競爭對手。企查查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5月6日,我國從事冷凍食品行業的相關企業超過133萬家,其中在業、存續狀態的企業超過101萬家。前瞻產業研究院發佈的報告則顯示,全國速凍食品領域知名企業主要分佈在河南、山東、廣東、吉林、福建、上海等地區,其中僅河南就有三全、思念、科迪、雲鶴、四季胖哥、名珍、蒲北等代表企業。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速凍食品巨頭三全食品自2017年起加大了對餐飲渠道的拓展,相關業績直逼千味央廚,且與百勝餐飲集團等企業建立了合作。2018年,三全食品餐飲業務收入為5.58億元,同比增長45.88%,淨利潤同比增長997.56%至3702.4萬元;2019年,其餐飲業務收入為7.84億元,同比增長40.45%,淨利潤同比增長43.86%至5326.15萬元。

千味食品提醒,公司競爭對手主要為國內外上市公司及擬上市公司等。隨着餐飲供應市場容量快速擴大,不排除其他潛在競爭者進入行業,從而使公司競爭加劇。

眼下,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對餐飲行業的影響尚未消退,千味央廚2020年一季度營收、淨利潤分別同比下滑約10%、21%。千味央廚表示,如果疫情在全球範圍內蔓延且持續時間較長,將直接影響國內防疫管控措施的解除時間和大眾外出就餐需求,從而對公司經營帶來較大不利影響。

“我們認為TO B業務的潛力是非常大的,千味央廚的崛起也給行業帶來了壓力。”對於如何保持競爭優勢,千味央廚方面6月22日回應新京報記者稱,餐飲供應鏈大客户壁壘較高,而千味央廚有大客户的競爭力。此外,千味央廚能為餐飲企業提供個性化服務和生產,產品品類競品較多,僅油條就有十幾個SKU,在小批量、個性化、臨時性生產、二批商渠道等方面具備競爭力。

脱離“思念”獨立上市

股權結構顯示,目前共青城城之集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簡稱“共青城城之集”)持有千味央廚62.49%的股份,李偉持有共青城城之集100%股份,為千味央廚實際控制人。而李偉亦是知名速凍食品品牌思念集團的創始人、前董事長。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從投資設立到增資擴股,再到實控人李偉退出思念,千味央廚一直在“去思念化”,獨立上市目標十分明確。

2012年4月,鄭州思念食品有限公司(簡稱“鄭州思念”或“思念食品”)出資1400萬元設立千味央廚前身千味央廚食品有限公司(簡稱“千味有限”)。

2016年3月,鄭州思念將千味有限100%全部出資轉讓給鄭州集之城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簡稱“鄭州集之城”,2017年更名為“共青城城之集”),新股東共青城凱立投資管理合夥企業(簡稱“共青城凱立”)隨後對千味有限進行增資。6月,千味有限更名為千味央廚。

2016年7月,千味央廚完成增資手續,引入3名新股東。2017年12月,千味央廚第二次增資引入9名新股東,其中包括7家投資機構,以籌資支持子公司新鄉千味食品加工一期項目建設,擴大生產規模。

與此同時,李偉也在加速從思念集團抽身。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2017年12月,思念食品負責人(法定代表人、負責人、首席代表、合夥事務執行人等)由李偉變更為王鵬。據新京報記者瞭解,目前李偉與思念食品已無資本關聯。

2018年12月23日,新鄉千味央廚食品加工一期項目投產。次日,千味央廚宣佈獲得了京東領投、絕味食品跟投的1億元投資,當時合計佔千味央廚約10%的股份。在同期舉行的發佈會上,千味央廚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徐振江表示,千味央廚與思念食品已無任何股權關係,李偉已非思念食品實控人,“未來千味央廚將獨立上市”。

李偉的資本市場圖謀

值得注意的是,在千味央廚、李偉“去思念化”的過程中,有兩個問題待解:一是身為速凍米麪食品巨頭之一,思念食品6年前完全可以自行開展B端餐飲業務,李偉為何會選擇另外成立千味央廚?二是在切斷與思念食品的資本聯繫後,李偉為何會繼續投身到另一家速凍米麪公司?

在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看來,李偉善於資本運作,千味央廚所謂“去思念化”,更多是李偉將對其不再有更多吸引力的思念交給當初一起創業的團隊,“自己重新玩中央廚房這個新概念”。

公開資料顯示,早在2017年5月24日,千味央廚就在河南證監局進行了輔導備案,並於2019年3月與國都證券達成上市輔導協議。千味央廚董事長孫劍曾在2019年1月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千味央廚2019年的首要任務就是衝刺IPO。

千味央廚衝擊A股上市前,李偉時期的思念食品曾在2006年8月登陸新加坡交易所,後於2012年完成私有化。李偉當時對此解釋説,“市場交投清淡,流動性差,再融資困難,上市成本高昂,沒有意義”。有媒體計算過,通過此次私有化,李偉及其一致行動人用5.33億元獲得了超過14億元的回報。

招股書顯示,目前李偉控制的境外企業共有8家,主要業務均為“投資”;控制的境內企業主要包括鄭州黃河大關有限公司、河南海郎置業等共47家,業務重心為房地產開發。

據業內人士瞭解,雖然李偉已切斷與思念的資本聯繫,但礙於歷史原因,思念食品主要精力仍在C端,餐飲業務佔比較小,某種程度上回避了與千味央廚的競爭。此外,由於三全與思念目前已佔到速凍食品市場六成份額,行業天花板觸手可及,因此將思念運作上市已基本沒有故事可講。

千味央廚董事會秘書徐振江對此回應新京報記者稱,千味成立時,國內還沒有餐飲供應鏈概念。2008年奧運會後,百勝中國確立了本土化方案,並找到當時還是思念食品董事長的李偉解決油條工業化生產的問題。“李偉當時的想法很簡單,如果肯德基未來開2000家店,作為供應商應該是筆不錯的業務。”

“毫不避諱地説,B端業務的雛形誕生在思念,但隨着合作深入,出現了兩個難題,一是B端業務採購、銷售、服務模式等與C端業務不同;二是百勝要求千味把業務從TO C端拆分出來,以避免受當時國內速凍食品行業食品安全問題的影響。”徐振江説,思念與千味並沒有刻意迴避對方的渠道,千味的大包裝、低毛利、客户羣體決定公司很難將產品賣到商超,“兩種渠道很難融合,各有各的特點。”

新京報記者 郭鐵 圖片來源 公司官微、招股書截圖

編輯 李嚴 校對 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