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美的置業在年度業績會上發佈了2020年的業績報告。儘管2020年疫情令各行各業遭受了巨大沖擊,但美的置業仍然實現了較大幅度的增長。其收入增長接近三成、銷售額增速達到25%。
據年報數據顯示,2020年全年美的置業錄得會計收入524.84億元,同比上升27.6%;利潤及綜合收益總額48.26億元,同比上升11.5%;核心淨利潤48.05億元,同比上升15.0%。
在銷售方面,繼2019年首次跨入千億賽道之後,2020年規模進一步擴大,實現了合約銷售額約1262億元,同比增長25%;合約銷售面積1111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1%。
數據來源:企業年報公告
增收不增利、業績承壓
據數據顯示,2020年,美的置業實現營業收入約524.8億元,同比增長約27.6%;公司毛利約為116.6億元,同比下降10.4%;毛利率為22.2%,較上年同期下降約9.4個百分點;核心淨利潤約為480.5億元,同比增長約15%;公司擁有人應占溢利43.3億元,同比增長0.5%。
早在2016年,美的置業提出“四年衝千億”的擴張計劃,計劃在2019年實現銷售600億元,2020年衝刺1000億元的銷售規模。由於增速高於預期,千億驚喜提前一年到來。不過,美的置業的銷售增速已連續兩年大幅下滑。
自2015年至2019年美的置業分別實現簽約銷售金額111億元、206億元、507億元、790億元和1012.3億元,相應的其於近四年的同比增速分別為85.59%、146.12%、55.82%和28.14%,增速在2017年達到峯值後持續下滑。
房地產行業激烈競爭導致過往趨高的毛利率迴歸正常水平,經營相對穩健的萬科和中海結算毛利率也出現下降趨勢,分別由上年同期36.2%、34.9%下降至31.8%、30.6%。
相比之下,美的置業2020年中期結算毛利率下滑9.5個百分點至26.4%,下滑幅度高於同等規模房企的平均水平。回顧美的置業上市前後的幾年歷程,“高溢價拿地”近乎成為美的置業的代名詞。美的置業為這些土儲付出的成本不小。公開信息顯示,2019年內美的置業多次以超過50%的溢價率獲取土儲。以當年4月為例,4月3日經176輪競價後,美的置業以6.43億奪浙江台州宅地,樓面價約8570元/平方米,溢價率86.6%;4月20日,斥資7.65億元拍下衡陽“地王”,溢價率為44%;4月23日,美的置業又以28.57億元競得武漢地塊,溢價率72.9%。截止至美的置業上市,其先後在寧波、佛山、舟山、大理拿下多宗高溢價地塊,溢價率從44%到81.74%不等,累計拿地金額突破170億。
風口還在的時候,企業如何擴張都不為過。而當地產邁入白銀時代,任何激進行為都得不合時宜。高溢價拿地考驗着美的置業現金流,連續幾年的高溢價拿地對美的置業的現金流提出考驗。公開資料進一步顯示,自2016年提出千億計劃後,美的置業經營現金流已連續3年告負。2016年至2018年間,其經營現金流分別為-55.54億元、-73.57億元和-166.15億元。這樣的情況一直持續到2019年年中,美的置業經營現金流約為-82.66億元,直至2019年末才轉正為5.95億元。拿地成本高企,美的置業的利潤表現也隨之低迷。
規模與負債平衡難題
此外,對於超千億房企,雖銷售規模體量較大、並且已經完成全國化佈局、看似持續而穩定的增長。但在相同規模量級的房企中,美的置業雖然近年來發展勢頭較為強勁,但此前的高增長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以高負債為代價。
2020年中期報告顯示,美的置業按照剔除預收賬款資產負債率81.1%,踩中一條紅線,其餘兩個指標都在綠檔。
和大部分房地產企業一樣,調整“踩線”指標,被視為美的置業2020年度的一大重要任務。依照“三道紅線”融資新規,美的置業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為78%,較上年同期下降約3個百分點,但仍超出閾值;淨負債率為79%,較2019年同期下降約10個百分點;現金短債比為3.38,較上年同期提升0.53。由此,美的置業2020年度指標“踩一線”,與2019年情況一致,保持位列“黃檔”陣營。
由於行業特性,房企對於資金的渴望程度從未減弱,行業平均收益水平也高於大多數行業。作為家電行業巨頭而存在的美的,在前幾年不聲不響進軍房地產領域,並在短短几年內銷售額破千億,踏入中型房企門檻。美的置業,其低成本的融資優勢不斷幫其撬動高槓杆,從而與一眾傳統房企爭奪市場,是其背後的美的集團與“何氏家族”在信用、資本層面給予美的置業的支撐是其他房企所無法企及的。
“三道紅線”美的置業目前僅踩一條,但也是其踩下急剎車後的成果。美的置業在扣除應收帳款後的資產負債率是76.4%,同比下降4%,淨負債為79.2%,同比下降了10%,現金短債比是1.52倍。
在2020年“三道紅線”政策影響之下,美的置業為保障儘快邁入綠檔,導致其毛利率迅速降低。2020年美的置業毛利率為22.2%,較2019年31.6%的毛利率下降9.4%;毛利由2019年的130億降為116.5億元,屬於典型的“增收不增利”房企。
對此美的提出一些具體“降檔”措施,比如加快運營效率、加快交付,保證利潤的結轉,增厚淨資產;進一步提升回款率,快速回流現金,提升自己‘造血’能力;拿地銷售比控制在40%以內,保證經營性的淨現金流回正等。但在後千億時代,在房企產品越來越趨同化,提高運營效率和催化企業內部二次進化難上加難,任重道遠。
兩集中供地重大挑戰
2021年初,22座重點城市先後出台供地“兩集中”政策(即集中發佈出讓公告、集中組織出讓活動)。這是繼“三道紅線”“兩道紅線”等金融監管措施後,房地產調控在土地市場的又一重要措施。按照政策的要求,原則發佈出讓公告全年不得超過3次,時間間隔和地塊數量要相對均衡。在此背景下,房企應如何應對。
美的置業的拿地策略是一線機會性拿地,重點在二線和省會城市拿地,這一原則也是很多大型房企所秉持的。隨着土地“兩集中”制度的落地,如何準備充足的子彈在核心城市的優質土地上有更大優勢,同時還能和眾多大型房企取得類似戰略中的優勢,是2021年美的置業特別值得關注的。
實際上,出台“兩集中”政策的22城,均為核心一二線城市,是經濟最發達、產業結構與人口規模最具吸引力的地區,住房需求旺盛。
據中指院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上述22城商品房銷售面積佔全國的比重為24.3%;銷售額佔全國商品房銷售額的比重為39.9%;住宅用地出讓金佔全國住宅用地出讓金的比重為37%,佔比均近四成。與此同時,上述22城亦是TOP30企業重倉佈局的城市。
中指院數據顯示,2020年,TOP30企業在上述22城拿地金額佔企業總拿地金額比重為56.5%。
“集中供地”的政策對於房企而言,是機遇和挑戰並存,機遇在於土地價格會趨於平穩,溢價率降低,房企在土地投資方面有更多的標的進行選擇。但對於中小房企而言,挑戰大於機遇的,特別是對於一些中小型房企將會在財務能力、投研能力、運營能力等方面帶來巨大的挑戰和壓力。
從美的置業當前的城市佈局來看,在22個試點城市中,大部分是其已經進入的,對於美的置業而言會面臨一定的挑戰,特別是在資金端、投研端、運營端等方面需進一步加強。22城多為房企的戰略佈局城市,供地節奏趨同背景下,房企需對不同區域及城市的潛力、競爭環境進行精準研判。
另外2020年上半年,美的置業在佛山簽約幾個舊改項目,通過孵化,舊改項目在未來可以轉化為優質土儲,改善銷售毛利率。但這些舊改項目在未進行實質轉化前,美的置業的盈利表現依然面臨挑戰,據悉為改善未來銷售毛利率,美的置業在突破千億之後,選擇放緩銷售增速,並強調“精準投資、鞏固深耕”,主要體現在控制拿地成本和精測拿地利潤。
【結語】
“房住不炒”背景下,監管機制更加嚴格,2021年將正式實施“三道紅線”標準,中國樓市調控“收緊潮”仍在持續,房地產行業顯得發展受限。後千億時代美的置業更要提升企業的開發能力,研發能力、狠抓去化和抓回款,跨越行業調整週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