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經濟怎麼走,通常7月很關鍵。那麼下半年中國經濟開局怎麼樣?從最新發布的經濟數據來看,7月份各主要指標繼續回暖,既表現在工業的穩定增長上,也反映在需求的逐漸改善上,新動能不斷增強,市場預期也在向好。總起來看,當前經濟已步入穩定恢復期,經濟持續復甦有底氣。
先看工業生產。
得益於疫情較早控制和復工復產加速推進,今年上半年工業強勢復甦成為帶動整體經濟回暖的主要動力。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已連續四個月保持正增長,其增速也明顯高於社會消費品和投資的增速。7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8%,增速與上月持平,其中,六成產品和行業實現增長,高技術製造業、裝備製造業更是同比分別增長9.8%、13%,明顯快於整個規模以上工業增長。
再看消費、出口、投資這“三駕馬車”。
7月份市場銷售繼續回暖,突出的亮點是商品零售增速年內首次由負轉正,總額為28920億元,增長0.2%。網上零售持續向好。1-7月份,全國網上零售額60785億元,同比增長9.0%,比1-6月份加快1.7個百分點。雖然7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1.1%,但降幅比上月收窄0.7個百分點;出口增速則達到兩位數,10.4%的增長不僅遠高於全球其他主要經濟體,也是去年3月以來的新高;投資降幅收窄明顯,今年前7個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户)329214億元,同比下降1.6%,降幅比1-6月份收窄1.5個百分點。7月份環比增長4.85%。
從民生指標看,物價和就業的表現可用平穩表示。
7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2.7%,漲幅比6月份擴大0.2個百分點。豬肉價格上漲85.7%是主要推動力量。雖然“二師兄”現價依然堅挺,但隨着生豬存欄量逐季上升及基數影響,肉價後勢繼續大幅上漲可能性不大;7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7%,與6月份持平。1-7月份,全國城鎮新增就業671萬人,與上年同期相比少增196萬人。就業形勢總體穩定。
市場預期也不錯。7月份,中國製造業PMI是51.1%,比上月提高0.2個百分點;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是54.2%,製造業和非製造業PMI都是連續5個月高於臨界點,預期不斷向好。
從這些反映經濟運行趨勢的數據中我們能看出什麼?
總體而言,7月經濟運行有兩大特點,一是經濟穩定恢復,表現為生產穩中有升,需求逐漸回暖。二是向好態勢在繼續,體現在產業持續升級,新動能增強及預期改善。在疫情防控局勢平穩的大前提下,一方面,供給端的恢復增長有支撐,另一方面,需求也在加快回暖,對生產的帶動作用逐步增強。這為經濟恢復奠定了良好基礎,下半年實現穩定增長也有了保障。
當然,不能樂而忘憂。從供給端看,工業增長是經濟恢復的主力,但從4月份開始工業增速反彈已明顯放緩,7月更是與6月持平。這意味着,隨着國內復工復產漸趨飽和,工業的復甦性增長可能暫告結束,而需求端的不確定性也會對工業增速有所抑制。從需求端看,雖然改善一直持續,但並不如預期,尤其是消費增幅的恢復,要比投資的來得滯後。就投資而言,基建和製造業投資也遠不如地產投資強勁。7月出口給人驚喜,但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遠大於國內,外貿企業生存壓力仍然很大。就業壓力亦不容樂觀。7月城鎮調查失業率與6月持平,同時,青年人口調查失業率有所上升,説明穩就業的工作不能有絲毫放鬆。
因此,雖然當前經濟正趨於正常,但疫情的影響並未結束,國外疫情的複雜性及其連帶影響不容低估,貿易保護主義甚囂塵上更是外貿的大敵。國內結構性、體制性、週期性矛盾並存,也給發展帶來諸多困難和挑戰。在此背景下,加力提振需求端是必選,內需拉動的重要性進一步顯現。尤其要在擴大消費需求、落實消費政策和提高消費能力上多做文章。從宏觀調控角度看,在當前經濟回暖的爬坡期,除了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外,更要提高政策的有效性和實現精準導向,同時做好政策儲備,完善“工具箱”,以應對各種可能挑戰。
來源:大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