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座茅”公牛集團的反壟斷調查“靴子”落地。
公司被處2020年度中國境內銷售額3%的罰款,計2.9481億元。28日,公牛集團股價在近乎平開後拉昇至168.91元/股,隨後回落下探,一度跌破160元。截至收盤,每股報162.6元,跌幅為0.85%。
被罰近3億,市值已蒸發超百億
4個月前,公牛集團因“涉嫌與交易相對人達成並實施壟斷協議行為”被立案調查。受該消息影響,公牛集團股價在5月13日低開,盤中最低跌超9%。截至9月27日處罰落地,公司股價跌14.92%,公司總市值蒸發超147億元。
9月27日,公牛集團公告稱,公司當天收到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出具的《行政處罰決定書》,因公司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第十四條“禁止經營者與交易相對人達成下列壟斷協議:(一)固定向第三人轉售商品的價格;(二)限定向第三人轉售商品的最低價格”的規定,構成與交易相對人達成並實施壟斷協議的行為。責令停止違法行為,處2020年度中國境內銷售額98.27億元3%的罰款,計2.9481億元。
“馬上交罰款”
9月28日,“V觀財報”致電公牛集團董秘辦,當詢問行政處罰對公司有何影響時,工作人員回應稱:“影響主要就是罰款,其他沒有影響。2.9481億罰款會計入2021年的非經常損益。昨天(9月27日)剛收到處罰決定書,我們肯定會馬上儘快就交罰款,沒有行政複議的計劃了。”
當追問後續是否還會有行政處罰或者其他監管。對方回應稱,行政處罰決定書就是最後結果。談到整改措施,公牛集團稱,主要是針對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涉及到的那幾條,我們會做整改,現在已經整改完了。
根據此前浙江市場監管局官網披露的《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公牛集團自2014年至2020年,在全國範圍內(不含港澳台地區,下同)在轉換器、牆壁開關插座、LED照明、數碼配件等電源連接和用電延伸性產品銷售渠道與交易相對人(經銷商)達成並實施固定和限定價格的壟斷協議,排除、限制了市場競爭,損害了消費者利益。
《行政處罰決定書》還提到,2018年11月,公牛集團的轉換器產品(移動插座)被工信部和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確定為製造業單項冠軍產品;2019年、2020年,公牛集團的轉換器、牆壁開關插座產品在天貓市場線上銷售排名均為第一,轉換器產品天貓市場佔有率分別為65.27%和62.4%,牆壁開關插座產品天貓市場佔有率分別為28.06%和30.7%。
2020年2月,公牛集團登陸上交所主板。自2018至2020年,營收分別為90.65億元、100.4億元、100.5億元,同期歸屬淨利潤分別為16.77億元、23.04億元、23.13億元。2019年和2020年民用電工毛利率分別為41.37%、40.06%。
來源:公牛集團公告
公牛集團表示,上述處罰金額佔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淨資產的3.23%,佔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淨利潤的12.74%。本次處罰預計會減少公司2021年度利潤2.95億元。
而根據2021年半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公牛集團實現營業收入58.20億元,同比增長41.65%;實現歸母淨利潤14.21億元,同比增長76.85%。截至報告期末,公牛集團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資產為94.07億元,總資產為140.01億元。
專家:公牛被罰屬於反壟斷基本常規操作
“2.9481億元處罰應該屬於非常客觀。”巨豐投資首席投資顧問張翠霞對“V觀財報”指出,公牛集團作為一家集團公司,向經銷商固定銷售價格是廠家為維繫價格體系常見的銷售行為,但這種行為被認為不利於競爭。控價壟斷抑制了市場在資源配置中應當發揮無形之手作用,價格應該取決於供需雙方平等博弈以及談判,而不是生產商單方決定。從這點來看,公牛集團被調查處罰符合所看到反壟斷基本常規操作。
對於公牛集團今後的發展,張翠霞認為,公司需要有更多維度的創新、研發能力。此次因壟斷被罰之後,控價專營專銷模式可能會走不通,這對公牛集團的業績或將造成一定影響。隨着壟斷現象打破,公牛集團所謂控價獲利優勢不在,插座市場競爭逐漸激烈。如果要想在市場中依舊保持領先地位,存在不小挑戰,需要加大產品研發和質量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