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高風險金融機構、重點金融控股集團、影子銀行、網絡借貸和非法集資等突出風險點的增量風險雖已基本控制,但存量風險仍需重點關注。隨着金融科技發展,新的金融業態不斷湧現,也給監管帶來了新挑戰,需要進一步補齊制度短板,從治標轉向治本。當前,更需要加強金融風險監測評估,關注金融風險邊際變化。對金融機構來説,合規是發展必須嚴守的底線
今年以來,金融業收到了不少罰單。5月份,多家銀行被開出113張罰單,共計罰款4321萬元。這與4月份超200張的罰單數量相比,已經有所減少。但5月份大額罰單頻現,共有11張罰單的處罰金額在100萬元以上,被處罰的銀行不僅包括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還有“小銀行”——一家農信社收到了100萬元的大額罰單。這體現出在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的前提下,金融監管延續了近年來“嚴”字當頭的基調。
近年來,金融嚴監管力度不小。比如,在處置高風險金融機構方面,包商銀行、安邦保險等機構被接管,“精準拆彈”,有效遏制了風險蔓延。又如,在整頓金融秩序方面,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已進入攻堅階段,非法集資活動受到嚴厲打擊,各類違法違規交易也得到了有效控制。在加大處罰力度的同時,金融業也在着力補齊制度短板,如針對影子銀行風險出台了資管新規及配套實施細則等,這些都是完善金融監管體系的有力舉措,守住了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總的來説,當前我國金融風險趨於收斂、總體可控。雖然今年一季度宏觀槓桿率呈現階段性回升,但拉長時間觀察,近年來我國宏觀槓桿率高速增長勢頭得到了遏制。與2009年至2017年宏觀槓桿率年均上升超過10個百分點相比,2017年以來,表外融資增長明顯放緩,宏觀槓桿率整體保持在250%左右。同時,槓桿的結構也在優化,存量的風險在逐步化解,增量的風險也得到了有效管控。
近期罰單數量增多,説明金融業違規行為仍然較多,風險點仍然存在,仍須繼續強化穿透式監管,完善處罰機制,遏制各類違規行為。
2020年是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的收官之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全球經濟增長帶來了嚴重衝擊,經濟金融發展面臨較大挑戰。當前,更需要加強金融風險監測評估,關注金融風險邊際變化。
目前,我國高風險金融機構、重點金融控股集團、影子銀行、網絡借貸和非法集資等突出風險點的增量風險雖已基本控制,但存量風險仍需重點關注。此外,隨着金融科技發展,新的金融業態不斷湧現,這也給監管帶來了新挑戰。需要進一步補齊制度短板,從治標轉向治本。近期,金融委發佈的11項重磅金融改革措施,其中一條就是《加強金融違法行為行政處罰的意見》,明確將對金融機構違法行為按次處罰和違法所得認定標準,從嚴追究金融機構和中介機構責任,對違法責任人員依法嚴格追究個人責任。更多類似這樣的規則落地,將加大對金融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有效維護金融秩序,減少風險隱患。
對於金融機構來説,合規是金融業發展必須嚴守的底線。接下來,相關監管部門仍將保持對金融業經營指標、業務操作、人員行為等全方位穿透式監管力度。金融機構當前尤其需要主動適應監管環境,從業務經營和操作細節各方面加強內部風險管控,早發現、早糾正,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經濟日報記者 陳果靜)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