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晚間,證監會披露公告顯示,貝萊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核准成立。這也意味着,首個外資公募基金牌照花落貝萊德。
隨着中國資本市場逐漸對外開放,全球的資產管理行業的巨頭們正加速駛入中國市場。今年4月1日,在公募基金取消外資股比限制當天,貝萊德和另一家外資機構路博邁就率先提交了涉及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的申請。
貝萊德喝“頭啖湯”
證監會批覆顯示,貝萊德基金的股東為貝萊德金融管理公司,註冊資本為3億元,註冊地為上海,公司經營範圍為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基金銷售、私募資產管理和中國證監會許可的其他業務。
貝萊德基金的法定代表人兼總經理為張弛,督查長為陳劍。根據證監會的要求,上述二人應當自核準之日起30日內辭去在其他經營性機構所兼任的職務,並在辭任後10日內報告證監會。
批覆文件中同時要求,應自批覆之日起6個月內完成貝萊德基金組建工作,足額繳付出資,選舉董事、監事,聘任高級管理人員。貝萊德基金在取得經營證券期貨業務許可證前,不得以該名稱對外開展業務;自取得經營證券期貨業務許可證之日起6個月內,應當發行公募基金產品。
今年4月1日,貝萊德和路博邁同時上報了公募基金牌照的申請。不過相較於路博邁,貝萊德的動作更為迅速,4月9日就已經收到了補正通知,7月31日遞交了補正材料之後,設立申請在當天就獲得了證監會受理。而路博邁則仍處於收到補正通知的狀態。
公開資料顯示,貝萊德成立於1988年,是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2019年年底公佈的資產管理規模超過7萬億美元。該公司除了龐大的資產管理規模、齊全的ETF產品線外,其開放的風險管理系統阿拉丁系統也在資管行業從業者享有盛名。
事實上,貝萊德對申請中國公募業務籌劃已久。2019年4月17日,貝萊德宣佈任命湯曉東為中國區主管,負責管理發展和執行貝萊德在中國的長期業務戰略,湯曉東此前曾擔任華夏基金總經理。此外,貝萊德已經在中國註冊了多家公司。
近日,貝萊德中國首席投資官陸文傑在管理論壇上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和全球形勢的演變使得勞動力市場結構發生變化,同時企業運營和投資上更加註重抗跌性以及全球化放緩。中國在這些結構性變化中有一些非常積極的應對,帶來很多新的投資機會。
更多外資機構在路上
在貝萊德和路博邁之後,富達基金也於5月19日遞交了公募基金申請,與路博邁一樣,富達基金也處於收到補正通知的狀態。
事實上,近日一則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披露信息似乎也預示着另一家外資100%控股公募的呼之欲出。8月24日晚間,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公佈的信息顯示,上海國際信託有限公司擬轉讓所持有的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49%股權,轉讓價格是70億元,並要求一次性付款。今年4月3日,摩根大通宣佈與上海信託初步達成一項商業共識,擬收購取得上投摩根基金股權至100%。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上投摩根基金的股權結構仍為:上海國際信託投資有限公司為第一大股東,持股51%,摩根富林明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為第二大股東,持股49%。2019年8月,摩根資管以2.41億元人民幣成功競拍上海國際信託持有的上投摩根2%股權。截至目前,該筆股權交易仍在走監管核准流程。
而相較於公募,外資私募早已在中國市場開啓了佈局。今年以來,外資私募的總數也在不斷擴容。近日,全球資管巨頭橡樹資本的全資子公司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完成私募基金管理人備案。截至目前,年內已有邁德瑞投資、羅素投資等6傢俬募進入中國市場,總數擴容至29家。
“從全球視角而言,中國市場具有巨大的吸引力,看好中國市場的長期投資潛力。中國的市場規模很大,中國GDP佔全球GDP的比重也逐年提高。但是,海外投資者對中國資產的持有比例實際上非常低;還有中國資產在MSCI全球指數里的佔比只有4%。過去幾年,全球資金確實慢慢在投向中國,未來還有更大的增長空間。”瑞銀資管亞太區主管殷雷表示。
不過,隨着外資不斷湧入,也為中國資管行業帶來了更多競爭壓力。對此,富達國際中國區董事長何慧芬表示,外資進入中國市場會促使中國市場與國際接軌,外資機構也可以憑藉其海外投資經驗為國內投資者提供更加多元化的產品。
高毅資產首席投資官鄧曉峯也指出,“原生價值”創造過程、資本市場資源配置推動產業發展的過程,會在相當長的時間之內成為我國資本市場比較好的發展根基。在這樣的大環境之下,資管行業也會有比較好的發展機會。
在2016年外資私募進入中國之後,不少市場人士認為外資私募會為中國市場帶來“鯰魚效應”。事實上,幾年來外資私募已經有諸多嘗試,既有謀劃新產品的備案發行,也有尋求投顧資質。從申報的產品數量來看,自2017年備案登記了首隻產品之後,截至目前,外資私募備案產品共83只。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認為外資私募在國內發展仍較為緩慢,尤其在產品業績方面,部分產品的業績並不突出,這一點被認為是遭遇了水土不服。
而如今,隨着首家外資公募的誕生,在中國市場到底是會產生“鯰魚效應”還是會遭遇水土不服,需要時間來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