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加息“失敗”!中國股市暴漲!新世界來了!
原創 慧淨 葉檀財經
文/慧淨
7月27日,美聯儲結束了為期兩天的貨幣政策會議,宣佈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上調25個基點至5.25%~5.50%區間。
美聯儲,作為全球的頂級央行之一,它的一舉一動都會在股市、商品、甚至房地產市場引起價格的波動。畢竟,任何資產的背面都是貨幣。
然而,美聯儲這次加息,全球市場彷彿睡着了一樣,特別安靜。就好像對美聯儲的連續11次加息已經麻木。
這平靜的背後,歐洲、中國、日本的資本市場其實已經暗流湧動。各個家庭的資產也通過企業效益好壞,股票、黃金價格漲跌而上下起伏。
美聯儲加息,歐洲、中國、日本三大經濟體是怎麼應對的呢?
歐洲、中國、日本採取了完全不同的策略。
歐洲跟進美國加息;中國採取逆週期降息;日本則是按兵不動,維持利率不變。
當下,美聯儲存款利率為5.25~5.50%;歐洲央行存款利率為3.75%;中國存款按一年期MLF計算為2.65%;日本央行存款利率為-0.1%,是負利率。
7月27晚間,歐洲央行宣佈加息25基點,存款利率達到3.75%,這是2000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如果做對比的話,可以説現在的經濟情況、通脹環境是比2008年金融危機前的場景還要複雜。
歐洲央行雖然經歷9次加息,利率已經超過日本、中國,但是卻依然比美國低1.5個百分點以上。
所以,從利率數據上看,歐洲的融資壓力比美國小,經濟狀況理應還能過的下去。
可是注意了,也就是這個時候出現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
歐洲一邊高通脹一邊加息,使得經濟體已經出現了衰退的跡象,而不是像美國那樣出現預期中的薪資上漲、消費強勁、經濟復甦等。
據歐洲央行會議報道,在持續高利率的影響下,歐元區的企業對貸款的需求在第二季度出現了有記錄以來的最大降幅。住房貸款、消費貸款、家庭貸款等需求也都出現下滑。
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也對此發出警告,歐元地區的經濟前景存在高度的不確定性。
為什麼美國加息經濟依然強勁,歐洲加息經濟卻開始啞火呢?
關鍵在於兩個經濟體的產業結構不同,歐洲本質上高端製造業,比如高端汽車、高端光刻機、高端機牀等。
而美國呢?美國是全球少有的服務業強國、消費強國,因為美元在全球有着霸權地位,而歐元沒有。
歐洲的製造業不僅僅受到高通脹、苛刻的融資條件影響,比如原油進口成本上升,新增產能及設備因為融資成本上升,都是使得歐洲製造業的綜合成本不斷抬升。
同時,歐洲的產業還受到外部需求疲軟、比如美國、中國的消費需求在走弱,也受到了外部競爭的衝擊,比如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等。
這就導致了,歐洲製造業表現相當疲軟。這種壓力也從製造業不斷向外傳遞給住房、商業投資,及服務業。
最終,正如歐洲央行會議所説,歐元區的經濟增長存在了太多的不確定性。
圖:歐元區利率 數據來源:wind
總而言之,市場迅速抓住了歐洲央行誤判通脹環境、舉棋不定的弱點,開始迅速交易歐洲央行9月加息的概率會減少。
美元指數迅速拉昇,黃金白銀破位大跌,美股本來奔着創新高,結果直接掉頭向下;而中國A股則趁勢崛起,走出一根光頭大陽線。
白天還在昏睡的市場,晚上猶如打了雞血一般。這個市場此時此刻不管空倉,還是持倉,感覺都是多看少動,避免兩頭捱打。
歐洲經濟假如發生衰退,歐洲央行假如9月不加息,最受益的是誰?是美國,是美元。
道理很簡單,歐洲9月不加息,美國9月加息,資金自然願意流向美國。
然而,日本半路殺出來了,做了程咬金,它要加息;整個金融市場都炸了,日本的行為將會衝擊全球市場最巨大、最神秘的一羣資金:金融套利資金。
2022年12月21日,日本央行突然發佈政策聲明,表示允許日本的10年期國債收益率,由此前的0.25%上限上調至0.5%。
這是日本第一次調整利率水平,一旦有了第一次,很快就會有第二次、第三次......
2023年7月27日(昨天),日本央行再次發出聲明,將討論調整收益率曲線控制(YCC)政策,讓長期利率在一定程度上高於0.5%的上限。
從0.25%上調至0.5%,再上調至高於0.5%的上限。
這意味着,日本央行實在是無法持續買入國債,無法持續壓低利率了。因為,通脹實在是太高了。
日本這樣做,無疑是打開了潘多拉魔盒,將會對全球利率體系形成巨大的衝擊。
舉個例子。
LTCM(長期基金公司)是國際四大“對沖基金”之一,其餘三位是大名鼎鼎的量子基金、老虎基金、歐米伽基金。
長期基金的創始團隊是有史以來可以説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有兩位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有美聯儲前副主席等。
這樣的高智商,高情商的團隊創造一套金融套利方法論,基金成立的前4年,淨資產增長速度極快,收益率也是行業頂尖。
1994年收益率28%,1995年收益率59%,1996年收益率57%,亞洲金融危機發生的1997,斬獲25%的收益率。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收益率是幾乎沒有回撤,幾乎沒有波動,意思是任何時候進場都是賺錢的,就好像一個超高收益的保本理財。
資金對此趨之若鶩,公司財務槓桿比例在1997年底達到了26倍,槓桿資金超過1250億美元。
沒有人知道,明天與意外誰先來臨。
1998年8月17日,俄羅斯突然宣佈盧布貶值,並凍結135億美元的國債,停止國債交易。
債券市場瞬間恐慌,套利模型直接被擊穿,天量資金觸發止損。
俄羅斯貨幣政策的突然改變,導致長期基金的爆虧,甚至驚動了美聯儲不得不出手救助,以免發生系統性危機。金融嚴重性甚至可以類比2023年的硅谷銀行事件。
所以,日本央行這個程咬金不得不防,就像一個定時炸彈。
就好比昨天,歐洲央行在暗示9月加息有變數之際,美元大漲,包括人民幣、歐元等大部分對美貨幣都迅速貶值。
只有日元是例外,日元不僅沒有貶值,反而升值0.55%。
總結一下,美國經濟、美元金融已經在歐洲基本實現了戰略目標,即歐洲無力跟隨美國持續高強度的加息。
而美國如果想要平穩落地,實現所謂的“軟着陸”,接下來最核心的就是要穩住日本、穩住日元。否則,美元“收割”全球可能會功虧一簣。
圖:日元走勢圖 數據來源:文華財經
最後,我個人覺得中國A股在全球市場的表現確實挺互補的,也和其它國家的股市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對沖。
7月28日,中國A股因為受外盤道指、日經等的下跌而低開,當所有人都以為A股要低開低走,走勢跟隨全球時。
中國A股,最終走出了低開高走,全天上漲1.84%,外資淨買入164億元,走勢完全與外盤市場相反,非常活躍。
美國、歐洲、中國、日本等各國市場的表現一方面會受本國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影響,另一方面全球化大環境下也會受其它國家的政策影響。
最終,美國很難能夠持續一家獨大,而與美國貨幣政策不同步的中國、日本則有可能成為資金的最好的對沖選擇。
相應地,我們自己的家庭資產配置也不應該侷限於股市,而是分散地配置房產、債券、黃金等,也更應該通過現有的QD基金方式配置美國、日本、印度、越南等全球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