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1月19日報道 法媒稱,天然氣價格是石油的兩倍!這一前所未有的現象是亞洲的冬季寒潮造成的,其影響波及全球各地,甚至反映到了法國天然氣用户的賬單上。
據法國《回聲報》網站1月16日報道,本週初,東北亞進口的液化天然氣價格達到每百萬英熱單位30美元(1美元約合6.5元人民幣——本網注)以上。英國埃信華邁公司分析師邁克爾·斯托帕德評論説:“紀錄被打破了。”在所產生能量相等的前提下,天然氣價格已達到石油的兩倍,這是此前從未有過的。
報道稱,2020年,受衞生危機影響,天然氣價格大跌,但從12月開始強勢反彈。在荷蘭鹿特丹,亞洲和歐洲天然氣行情達到2018年9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自去年夏天以來,法國個人天然氣賬單金額走高,而且鑑於國際市場價格持續上漲,這一趨勢或將持續。在天然氣批發市場上,本週天然氣的均價突破每兆瓦時28歐元(1歐元約合7.8元人民幣——本網注),達到2018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報道指出,這一特殊形勢是多個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首先,北亞這個冬天特別冷。中國首都北京的氣温降到零下20攝氏度,該市上次出現這樣的低温還是在20世紀60年代。韓國和日本的氣温也比以往低。
據報道,氣價上漲的趨勢2020年底就出現了,只不過是隨着這股寒潮的來臨進一步穩固下來。在亞洲,衞生危機已經結束,供暖、發電系統和工業對燃氣的需求甚至超過了疫情前水平。
這體現為液化氣進口量大幅增長:2020年12月,抵達亞洲海岸的船運液化天然氣超過2600萬噸,與2019年12月的水平相比增加14%。中國是世界第二大液化天然氣進口國,僅次於日本,排在韓國之前。
報道稱,在需求如此強勁的情況下,供應吃緊,價格因而飆升。雪上加霜的是,挪威、澳大利亞和赤道幾內亞的液化天然氣生產廠出於技術原因不得不減少出口。另外,美國去年在疫情最嚴重時期減產導致全球庫存不多。
更糟糕的是,液化天然氣海運形勢緊張。由於沒有足夠的運輸船,運輸成本以前所未有的幅度攀升。
埃信華邁公司指出,1月初,一艘液化天然氣船的日租金達到35萬美元,而這一數字在2018年底至2019年初的那個冬天最高僅為20萬美元。巴拿馬運河擁堵,美國天然氣經太平洋運抵亞洲最晚要遲兩週。
報道稱,亞洲天然氣價格大漲誘使生產商向該地區供貨,結果導致歐洲液化天然氣進口量大幅減少。供應減少導致歐洲天然氣漲價,但漲幅遠不及亞洲。
報道指出,石油天然氣公司大賺了一筆,彌補了石油營收鋭減造成的部分損失。2020年四季度,法國道達爾公司天然氣售價的環比漲幅超過30%。法國巴黎政治學院教授蒂埃裏·布羅斯指出:“該行業在去年需求減弱時減產,證明其彈性超出預期。如今正是收穫成果的時候。”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