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樓市温和修復,10月金融數據釋放哪些信息

新一期金融統計數據如期出爐。11月13日,人民銀行官網發佈2023年10月金融統計數據報告。數據顯示,10月人民幣貸款增加7384億元,同比多增1058億元;社會融資規模增量達1.85萬億元。另截至10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288.23萬億元,增長同比上月基本持平。

整體來看,10月信貸、社融數據好於市場預期,備受關注的居民消費、樓市也通過數據傳遞了温和修復的回暖信號。有分析人士指出,在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支持內需修復的目標下,貨幣政策仍有進一步發力的空間,人民銀行年底前後出台降準、結構性工具可能性仍在。

消費、樓市温和修復,10月金融數據釋放哪些信息

居民消費和樓市温和修復

10月新增信貸總量保持平穩。根據人民銀行披露的數據,截至10月末,人民幣貸款餘額235.33萬億元,同比增長10.9%,增速與上月末持平,比上年同期低0.3個百分點。前10個月人民幣貸款增加20.49萬億元,同比多增1.68萬億元。

具體到單月情況,數據顯示,10月人民幣貸款增加7384億元,同比多增1058億元。分部門看,住户貸款減少346億元,其中,短期貸款減少1053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707億元;企(事)業單位貸款增加5163億元,其中,短期貸款減少1770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3828億元,票據融資增加3176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增加2088億元。

北京商報記者進一步對比發現,10月新增信貸實現同比多增,而環比2023年9月增量2.31萬億元有明顯回落。住户貸款方面,10月住户貸款同比多減166億元,環比減少8931億元,其中涉及居民消費的短期貸款同比多減541億元,涉及居民房貸的中長期貸款則同比增加375億元。

10月企(事)業單位貸款依然為信貸投放的主力,同比增加537億元,環比則減少1.17萬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同比少減73億元,中長期貸款同比少增795億元。票據融資與非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均較上年同期有明顯增長。

談及10月信貸數據呈現這一變化的原因,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温彬解釋道,受國慶中秋雙節影響,部分需求在節前提前釋放,10月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較上月小幅下降0.8個百分點至50.1%,月內消費貸、信用卡貸增長有所放緩。中長貸方面,在穩樓市政策推進和低基數效應下,10月地產銷售成交降幅有所收窄,但房價環比延續下跌,按揭貸款新增投放恢復偏慢。同時,伴隨商業銀行於9月下旬集中批量下調存量按揭利率,10月早償壓力有一定緩釋,但考慮到部分季末早償或延至季初月份釋放,按揭存量仍有所承壓。

“居民信貸看,目前國內居民消費和樓市修復節奏比較温和,居民中長期新增貸款連續兩個月同比多增,一定程度反映樓市銷售端在企穩回暖,居民對樓市預期在逐步改善;預計隨着國內經濟保持修復態勢,穩樓市政策效果會進一步顯現,房地產修復趨勢樂觀,但分歧可能在於復甦節奏。”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解釋道。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從企業信貸方面進行了解讀。明明表示,從細項來看,企業中長貸已經連續4個月同比少增,反映出實體融資修復斜率放緩,而票據融資規模依然相對較高,且目前票據利率仍處於下行通道,反映銀行“票據衝量”現象仍存,信貸需求依然較為疲弱。

萬億特殊債支撐社融增速

新增信貸規模上漲,也讓10月社融增量超過了市場預期。經人民銀行初步統計,2023年前10個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31.19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2.33萬億元。10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1.85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9108億元。

具體貸款結構方面,10月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4837億元,同比多增232億元;對實體經濟發放的外幣貸款摺合人民幣增加152億元,同比多增876億元;委託貸款減少429億元,同比多減899億元;信託貸款增加393億元,同比多增454億元;未貼現的銀行承兑匯票減少2536億元,同比多減380億元;企業債券淨融資1144億元,同比少1269億元;政府債券淨融資1.56萬億元,同比多1.28萬億元;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321億元,同比少467億元。

另截至2023年10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374.17萬億元,同比增長9.3%,增幅環比上月增加0.3個百分點。

在2023年10月密集發行的特殊再融資債券,對社融增長形成直接支撐。温彬表示,受特殊再融資債券啓動發行影響,10月政府債淨融資規模觸及1.56萬億元的年內峯值,疊加2022年低基數效應,對社融增速形成明顯拉動。預計11月與12月政府債淨融資規模均將超過萬億元水平,繼續對社融形成有力支撐。

“企業債融資方面,10月資金面維持‘緊平衡’狀態,資金和債券市場利率繼續波動上行,債貸利差走闊下,部分表外融資向表內遷移,企業債融資增加1144億元,較去年同期低1269億元,信用債發行活躍度仍相對較低。非標融資方面,10月委託貸款減少429億元;表內票據多增下,未貼現銀行承兑匯票減少2536億元,對社融有所拖累。”温彬補充稱。

明明同樣提到,10月政府債券同比多增1.28萬億元,考慮到10月人大常委會通過增發國債和提升赤字的決議,預計年內還將增發5000億國債,11-12月政府債將繼續保持較高的淨融水平。

警惕存款定期化現象

另在貨幣供應和人民幣存款方面,數據顯示,10月末,M2餘額288.23萬億元,同比增長10.3%,增速與上月末持平,比上年同期低1.5個百分點。狹義貨幣(M1)餘額67.47萬億元,同比增長1.9%,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2個和3.9個百分點。流通中貨幣(M0)餘額10.86萬億元,同比增長10.2%。當月淨回籠現金688億元。

此外,前10個月人民幣存款增加23.13萬億元,同比多增5575億元。10月人民幣存款增加6446億元,同比多增8312億元。其中,住户存款減少6369億元,非金融企業存款減少8652億元,財政性存款增加1.37萬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增加5068億元。

與2023年9月相比,M2餘額規模環比小幅回落,增速持平;人民幣存款環比多增8290億元。與2022年10月相比,M2餘額規模同比多增26.94億元,增速下滑;人民幣存款項目下居民存款同比多減1266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同比少增3008億元,財政存款同比多增2300萬億元。

在明明看來,10月“M2-M1”剪刀差擴大,需警惕存款定期化現象,實體經濟生產、消費的活躍度仍有待觀察。10月居民存款同比多減反映季初月理財的規模衝量再次吸引大量銀行存款迴流,對應非銀金融機構存款多增。財政存款同比大幅多增,對應10月特殊再融資債發行驅動政府債淨融上升。但隨着前期政府債繳款逐步投放,而特殊再融資債的募集資金也將快速投入欠款清償,後續財政支出力度可能加大,11-12月財政存款或將減少。

周茂華表示,10月M2同比持穩,略低於預期,主要受去年基數偏高、繳税大月,金融市場情緒逐步回暖,帶動居民儲蓄一定比例向理財產品轉移等因素影響。但M2同比整體與名義GDP增速匹配,目前貨幣環境保持適度寬鬆。

年內降準可能性仍在

就在10月末,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始終保持貨幣政策的穩健性,更加註重做好跨週期和逆週期調節,並強調下階段要保持貨幣信貸和融資總量增長合理、節奏平穩、效率提升。金融統計數據釋放回暖信號,臨近年末,貨幣政策又將是何走勢?

温彬表示,從金融數據可以看出,在季節性效應、經濟修復波折等因素影響下,10月信貸投放環比回落,但總體保持平穩,信貸結構有待進一步優化;財政加大發力下,社融持續改善,支撐仍強。往後看,積極的財政政策有望帶動總需求和經濟恢復動能逐步增強,穩健的貨幣政策也會通過降準等多種方式予以協同配合,共同穩固寬信用進程。

明明認為,10月金融數據基本符合預期,反映當前一攬子政策手段已經開始顯現成效,但信貸結構依然欠佳,未來信貸投放改善的可持續性仍需政策保駕護航。社融的同比增長很大程度依賴政府債融資時點錯位,表明實體部門融資改善並非一蹴而就。在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支持內需修復的目標下,貨幣政策仍有進一步發力的空間,建議關注後續數量端和價格端工具操作。

周茂華認為,綜合現有趨勢,實體經濟信貸需求將穩步增強,尤其是居民端仍有較大上行空間(低利率環境、經濟修復帶動就業和收入持續改善,促消費政策效果仍有待進一步釋放),相比正常年份,居民信貸佔比偏低。接下來國內消費和樓市修復,將帶動居民信貸需求復甦。同時,需求改善,政策支持,企業信貸需求有望保持平穩增長。

“透過10月金融數據可以看出,目前中國經濟恢復仍需要宏觀政策支持,但信貸、社融數據略強於季節性,宏觀政策效果有望持續釋放,兼顧內外均衡,短期全面降息迫切性不高。不過,綜合考慮年底資金面擾動因素較多,從加強跨週期調節、加強實體經濟薄弱環節、重點新興領域支持方面看,人民銀行年底前後出台降準、結構性工具可能性仍在。”周茂華如是説道。

北京商報記者 廖蒙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617 字。

轉載請註明: 消費、樓市温和修復,10月金融數據釋放哪些信息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