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北京,記者 魯佳樂)訊,上市僅兩年的“網紅第一股”如涵控股突然宣佈退市。
4月22日,該公司宣佈稱,已與RUNION Holding Limited(母公司)和RUNION Mergersub Limited(母公司的全資子公司)簽署合併協議,根據協議,RUNION Mergersub Limited將與如涵控股合併。合併後,如涵控股將完成美股退市,併成為RUNION Holding Limited的全資子公司。
“如涵控股目前在美股的交易量和市值都不樂觀,能否支撐到下一輪融資還有待觀察,繼續在美股也不會有好的發展,私有化之後反而可能還會有更多可能性。”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在接受財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
公開資料顯示,如涵控股主業為網紅運營,為第三方在線店鋪的產品提供銷售服務,並在網紅的社交媒體向第三方商家提供廣告服務,於2019年赴美上市。截至2020年9月30日,該公司在國內主要社交媒體平台上共有180名簽約KOL,粉絲數量共計2.95億。
據瞭解,如涵控股2019年4月3日登陸納斯達克時,發行價為12.5美元。不過此次其私有化協議價格,較發行價縮水了72%。在不考慮分紅等情況,如涵IPO時參與認購的投資人持股浮虧超七成。
過度依賴張大奕是如涵控股備受外界質疑的問題之一。數據顯示,2018年-2020年間,如涵控股旗下頭部網紅張大奕的店鋪對公司貢獻營收比重均在半數以上。2020年4月,張大奕負面事件發生後,如涵控股也受到牽連。該公司在此前的文件中稱,張大奕事件對公司聲譽、業務和ADS的交易價格產生了重大不利影響。
“目前國內運營網紅的公司有很多,網紅市場呈現出頭部獨大的狀況。頭部網紅佔有絕大流量,如李子柒、李佳琦、薇婭。剩下的網紅運營公司主要靠網紅數量取勝,網紅粉絲量可能不多,但是重點在於網紅數量多。”沈萌表示,如涵控股雖然有一個知名網紅張大奕,但是負面新聞導致其未來產生轉化價值的能力逐漸萎縮。“這種公司,頭部網紅一旦出事,培養新的網紅難度就會很高。”
在業內人士看來,如涵控股衰落的最主要原因在於錯誤判斷了直播風口。據瞭解,上市之後的如涵控股並沒有深耕直播領域,當年“雙11”,薇婭和李佳琦直播間觀眾人數分別超過了4000萬和3000萬,張大奕直播間人數則為1000萬人;薇婭直播銷售額超過27億元,李佳琦的銷售額超過10億元,而同期張大奕旗下淘寶店的個人品牌成交額為3.4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如涵控股處於連年虧損狀態。從數據上來看,2019財年、2020財年該公司淨利潤虧損分別為2940萬元和2640萬元,2021財年上半年淨利潤虧損為8780萬元。
而近年來,直播電商的蛋糕在進一步做大。艾瑞諮詢研究數據顯示,未來國內直播電商的商品總額預計將從2019年的4168億元,增長至2025年的64172億元,2025年直播電商的商品交易總額的佔比將達到23.9%,這一比例在2019年僅為4.2%,市場潛力巨大。
“張大奕的網紅價值在萎縮,但不代表不存在,如涵控股有機會翻身,但一定會面臨陣痛,關鍵在於其如何處理陣痛。”沈萌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