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想募資100億發展業務,上交所叫停!這一刻,愈發敬重華為!

上市是為了“發展業務”?沒那麼簡單吧!

提到老一輩企業家,絕對繞不開柳傳志和任正非,兩人和所創辦的企業有着太多的共同點,但歷經30餘年,走上了兩條截然不同的道路:

柳傳志和任正非同歲,都是1944年生人,都是國內最早一批企業家。

聯想想募資100億發展業務,上交所叫停!這一刻,愈發敬重華為!

1984年,柳傳志在中科院計算所的支持下創辦了聯想集團的前身—中科院新技術發展公司,從公司名字和背靠的中科院來看,聯想屬於“技術公司”、“科技公司”。然而聯想的第一桶金卻不是通過“技術”獲得的,而是貿易獲得的,説起來難免有點“諷刺”。

通過貿易完成原始資本積累的聯想“不忘初心”,1990年取得PC生產許可證,聯想牌電腦在國內市場推出,這才算真正迴歸到技術領域、科技領域。

我們不否認聯想集團在微機領域的地位,曾經的聯想電腦也是國貨之光,深受消費者青睞。但目前很多消費者對聯想電腦越來越不“感冒”,因為聯想雖有“高科技、新科技”之表,但“組裝公司”的帽子卻一直摘不掉,比如聯想曾部分收購IBM、摩托羅拉、日本一些電腦品牌,業務範圍和品牌雜七雜八,但關鍵配件多源自進口,與其説是在研發電腦,不如説是在組裝電腦,這一點從聯想低研發投入上就可見一斑:

聯想在2019財年、2020、2021三年研發投入佔收入的比例分別是2.98%、3.27%、2.92%,這個研發投入比有多低?且不與華為做對比,就説科創板上的這些企業,近三年研發投入平均佔比為9.43%,聯想集團不及平均水平的1/3,實在是太低了,難怪被冠上“組裝公司”的頭銜。

聯想想募資100億發展業務,上交所叫停!這一刻,愈發敬重華為!

不僅研發投入比低,負債率也很高,這很難讓人把上市是為了“發展業務”聯繫在一起,更容易把“上市圈錢還債”聯繫在一起:

根據前一段時間聯想發佈的招股書,最近3年,聯想負債率分別是86.34%、87.37%和90.5%,負債率呈現上升趨勢,雖然淨資產有237.17億元之多,但負債總額卻有千億之多。那麼聯想上市是為了“發展業務”?是為了發展技術和高科技?恐怕沒那麼單純,圈錢還債的味道更濃一些。

聯想想募資100億發展業務,上交所叫停!這一刻,愈發敬重華為!

除了詬病於研發投入比低、負債率高以外,高管薪酬太高也被詬病:從數據來看,近三年,聯想董事、高管、核心技術人員的薪酬總額是5.65億元、9.09億元和9.34億元,佔淨利潤的13.30%、16.25%、10.75%。把高管薪酬佔比和研發佔比作個對比你會發現,淨利潤用在給高管發放薪酬的比例是研發投入的3-5倍。

聯想想募資100億發展業務,上交所叫停!這一刻,愈發敬重華為!

反觀華為,堅持每年將10%以上的銷售收入投入研發,遠高於聯想;另外,華為幾乎“全民持股”,通過員工持股平台,99%以上的股份在員工手裏,作為創始人的任正非佔股不到1%,且還在連年減持,讓步股份於員工。

寫到這裏,把聯想和華為放在一起,難免有點“臉紅”,華為在科技研發上越投越多,而聯想有點跑偏了。

正是因為以上原因,上交所在9月30日受理了聯想重回A股的IPO申請,但10月8日就被打回了,聯想上市終止,從始到終用時8天,成為史上最短時間內被終止的科創板IPO的企業。

聯想的胃口似乎有點大,200多億元的淨資產竟然想募資100億,要知道在港交所上市20多年,目前的市值不過才900億,想回A股圈100億?想得有點多、有點不切實際。

聯想想募資100億發展業務,上交所叫停!這一刻,愈發敬重華為!

至於華為為什麼不選擇上市,我想就不必過多解釋了,華為如果想上市,從體量、資產負債比、在科技領域的地位等方面都是符合的,而且上市必然會受到資本的青睞,市值暴漲是板上釘釘的事。

但任正非的華為沒有上市的想法,最根本的原因在於不想染指資本市場,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高科技研發上,這與絕大部分企業“上市圈錢、一夜暴富”的想法是完全不同的。

聯想想募資100億發展業務,上交所叫停!這一刻,愈發敬重華為!

對此,大家怎麼看?歡迎留言交流;碼字不易,給點個贊、點個關注吧。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78 字。

轉載請註明: 聯想想募資100億發展業務,上交所叫停!這一刻,愈發敬重華為!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