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俄羅斯”網站6月5日文章,原題:美國禁止投資中國公司的做法只會適得其反,它加強了中國,吸走華爾街資金 拜登擴大了美國人投資中企的禁令,名單包括59家中企,涵蓋航天工業、鐵路、核電、石油、電信,當然還有半導體等多個領域。行政命令生效後,美國投資者將被禁止購買或出售這些公司的公開交易證券。但這一決定,是否會像華盛頓希望的那樣,令被禁中國公司失去急需的外國資金,並阻止中國的科技進步呢?答案是,不會。
美國金融市場是最大最有錢的,但對上述名單上的許多公司來説並非生死攸關。他們並不完全依賴美國的直接資本來實現自己的目標和商業活動,且禁令不會阻止第三方對他們進行投資。
若中國公司需要大量資本,有兩個安全地方可選擇:香港和上海——世界兩大金融中心。若不能在紐約上市,他們可集中在這些地方,一些被列入黑名單的公司已經這樣做了。美國的禁令並沒能阻止他們利用資本,反而產生了把資金從華爾街吸走的不利影響。
這正是拜登政府面臨的現實。他們能用來阻止全球資本湧入中國的實際手段很少,中國2020年已成(即使是暫時的)世界最大的外國直接投資目的地。
國際社會對中國市場充滿信心,這也導致熱錢湧入以至於促成人民幣飆升。這種情況下,即使美國人不能直接投資於這些中國公司,間接地,仍在投資,正在不可逆轉地補充中國的金融體系和市場。禁令措施的實際影響很小。
以杭州海康威視為例。這是一家安全攝像頭公司,是目前在美國與華為一起受限最多的企業之一。該公司在深圳證交所的股價目前是前一年的兩倍多,因為新冠疫情催生全球對熱敏相機的需求激增。這意味着該公司並不依賴美國資本來發展、投資和研發。
所以,儘管拜登政府想通過最新禁令來放慢中國的科技腳步,但效果肯定微乎其微。這反而導致第三方資本從紐約轉向上海和香港,從而加強中國的金融中心地位。
這實際上造成孤立美國的後果,使其全球覆蓋範圍變小。雖然道瓊斯指數、標普指數等非同小可,但當上海綜合指數經過多年的發展與成熟後,會發生什麼?
這一切表明,美國的禁令是個短視決定,絕非維持美國科技優勢的長期戰略。對中國的歇斯底里和急於表現出強硬態度,並不能維持(美國的)巔峯狀態。(作者湯姆·福迪,喬恆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