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財經 作者:馮憶情
5月10日,受合資生產疫苗利好刺激,復星醫藥開盤一字封板。
屬於疫苗自主創新概念的國藥股份也在早盤封上漲停。
自去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疫苗概念及其生物醫藥板塊走出一輪大行情。
反映到股權投資市場,國內PE、VC機構紛紛加大對醫療健康領域的投資。數據顯示,2020年全年該領域共有融資案例947起,披露金額約2087.04億元。其中,融資金額超過億元的案例有395起,合計融資金額約1088.14億元。
今年以來,PE、VC依舊青睞生物醫藥企業的投資,特別是創新藥企成為投資的“香餑餑”。
2021年5月6日,凡恩世生物醫藥公司、和其瑞醫藥公司均宣佈完成B輪融資,前者融資金額為4000萬美元,後者為5600萬美元。
“在生物藥創新領域,中國和美國的差距至少二十年。最早期我們走的是me too模式,現在主流的是quick follower(快速跟隨)模式,first-in-class(首創)模式這幾年開始出現,形成了幾家頭部公司。”北京一家大型風投機構醫療投資負責人劉洪山(化名)向時代財經表示。
創新藥企成香餑餑
“中國創新藥研發的土壤已經日漸成熟,只有實現源頭創新才能提升中國藥物研發的國際競爭力。”啓明創投合夥人唐豔旻在完成對和其瑞醫藥的投資後表示。
5月6日,和其瑞醫藥(Hope Medicine Inc.)宣佈完成5600萬美元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遠翼投資、啓明創投共同領投,弘暉資本等跟投,老股東摯信資本持續增資。
作為一家創新藥研發公司,和其瑞醫藥致力於用“first-in-class”新藥解決全球未滿足的臨牀需求。
同日,凡恩世生物醫藥公司宣佈完成4000萬美元B輪融資,該輪融資由紅杉資本中國基金領投,德屹資本、火山石投資、康禧全球投資基金、文周基金跟投,老股東險峯旗雲和天使投資人追加投資。
公開信息顯示,凡恩世生物主要聚焦腫瘤和眼病治療領域的抗體新藥研發。
過去兩年,凡恩世生物建立了兩個雙抗技術平台,持續開發“first-in-class”雙抗產品。本輪融資將全面加速該公司研發管線中多個抗腫瘤單抗及雙抗產品的臨牀轉化。
“投資國內的創新藥,這在十年前是想都不敢想的。”劉洪山感嘆,之前很多條件都不具備,風險太大,現在情況完全不一樣了,創新藥項目的投資競爭非常激烈。去年有一些機構甚至不做盡調就直接投了,太瘋狂。
據時代財經瞭解,隨着港交所2018年下半年對生物醫藥上市的18A新規的推出,A股市場科創板、創業板註冊制的實施,一方面使得創新藥企IPO更便捷,投資機構退出週期更短;另一方面也使得醫藥股估值體系從PEG走向PEG+pipeline模式,利潤不再是藥企估值的唯一核心要素。
“原來的估值體系主要考量的是收入及利潤,現在積極鼓勵創新,投資機構在給企業估值時更多衡量的是創新藥公司每年投入的研發費用有多少,研發費用成為了一種有價值的投入,這是一個非常大的轉變。”劉洪山稱。
火石創造數據顯示,2020年醫療健康領域股權融資案例達到947起,披露金額約2087.04億元。
除了資本市場的估值變化,造成創新藥企大量出現的另一個因素就是國家的政策。無論是創新藥審評審批改革,還是臨牀試驗標準國際化,都大大縮短了新藥在中國上市的預期時間。
另外,國家醫保準入政策的調整對於創新藥在國內市場的快速成長也起到了推動作用。
“攢項目”方式過時
“但創新藥不是誰都能做的,人才、技術、資金缺一不可。”一家創新醫藥企業的創始人對時代財經表示,創新藥的研發非常困難,由於沒有可供參照的標準,一切都需要自己摸索。即使研發成功,商業化階段也面臨巨大挑戰,好的藥品一定會得到市場的認可,但同質化競爭嚴重,價值也可能難以得到體現。
事實上,創新藥從科學研究到藥物上市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耗資巨大且效率低下。
目前,國內自主創新能力仍然較弱。不少創新藥公司在商業模式方面,傾向於採用License in(許可引進)的模式。
作為一種產品引進方式,License-in核心是“產品引進方”向“產品授權方”支付一定的首付款,並約定一定金額的里程碑費用(按品種開發進展)以及未來的銷售提成,從而獲得產品在某些國家(地區)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商業化權利。
近兩年以來,已經有數十家本土創新型新藥研發公司憑藉License in商業模式獲得資本青睞,已經成功登陸資本市場,如雲頂新耀、再鼎醫藥、天境生物均是license in的代表性上市公司。
其中,雲鼎新耀從創建到上市僅用了三年時間,刷新了中國生物製藥企業上市的記錄。
公開資料顯示,雲頂新耀由康橋資本於2017年7月在開曼羣島註冊成立。在商業模式方面,雲頂新耀採用了License in的模式,上市前公司產品管線中共有8款產品,均來自海外藥企的授權引入。
在康橋資本推動下,雲頂新耀共進行了3輪融資,合計4.2億美元。去年10月9日,雲頂新耀(01952.HK)成功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上市。
“其實生物醫藥還是非常傳統的行業,從研發、臨牀到商業化,誰能夠把這些效率提升、做到優化,誰就擁有了先機。”康橋資本創始人、CEO傅唯稱。
事實上,近年來越來越多醫藥VC機構採用康橋資本這種方式來孵化新的藥企,業內叫“攢項目”。
不過,有不少醫藥圈人士對不敢苟同,認為是資本“填鴨式”的圈錢遊戲,“licence in不能算是創新藥企,只不過是代理商罷了,在產品開發過程中的,缺乏真正的科學貢獻和價值提升。”
“主要原因還是現在的項目太貴,而創業團隊、在研產品又一般,性價比太低。在這種情況下,投資機構就會覺得不如自己直接找來團隊和項目,然後組成一個公司,這樣成本更低。”劉洪山分析。
高特佳投資集團主管合夥人李秋實認為,“這種模式好與壞是相對的,最後還是長期看商業化落地後的未來。”
License in模式上市存障礙
不可否認,license in是相對短期可針對性解決臨牀需求的新藥研發方案,重點在臨牀及應用,但針對科學原創的底層改變卻相對有限。這也令不少行業人士擔憂,未來缺乏科學價值、單純以營銷驅動的純License-in項目公司將很難通過科創板審核。
事實上,今年4月16日,證監會與上交所同步修訂了《科創屬性評價指標》和《科創板企業發行上市申報以及推薦暫行規定》。
其中新增了研發人員佔比超過10%的常規指標,將科創屬性評價指標從“3+5”變成了“4+5”。
與此同時,新規還強調,不簡單依賴指標,要充分發揮科技創新諮詢委員會諮詢作用,根據“實質重於形式”的原則,客觀判斷髮行人是否具備科創屬性。
根據醫藥魔方PharmaInvest數據庫,2020年國內生物醫藥板塊的資本市場依舊保持高度活躍。從實現IPO上市的公司數量上看,去年相比2019年全面增多,其中通過科創板上市的醫藥公司數據是2019年的2倍,而以港股和美股身份登陸二級市場的公司數量相比2019年也增加了53%。
截至今年一季度,科創板共有251家企業成功上市,其中生物醫藥及其他生物相關領域企業共有56家。
與此同時,終止審核的企業也達到95家,其中生物醫藥企業為11家。
典型的如腫瘤創新藥企業億騰景昂於2020年12月3日撤回材料,終止了其科創板IPO之旅。據悉,億騰景昂幾款在研藥品都是通過海外授權引進方式取得。
上交所在問詢中也明確提出,公司多項在研產品中存在技術引進的情形,需要説明“產品管線及技術是否主要來自於外購,是否對技術引進以及非自主研發豐富產品管線的模式存在依賴,是否具備完備的技術研發體系和自主研發能力”。
劉洪山認為,投資生物技術公司現在更看好的是能夠快速跟進國際前沿領域的全球新的靶點或技術,包括first-in-class創新,甚至是best-in-class的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