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家醫藥上市公司迎來年報季,各細分賽道誰是盈利王?

300家醫藥上市公司迎來年報季,各細分賽道誰是盈利王?

時間邁入2021年第二季度,各大上市公司紛紛披露往年業績報。對醫藥行業而言,2020年是極其特殊的一年。

疫情之下,口罩、防護服、檢測試劑一度緊缺,從而掀起行業加班潮。進出醫院有嚴格的限制、部門常規門診暫停,不少藥品和器械的銷售節奏被打亂,藥代們紛紛表示“一季度太奔潰了”。同一時間,疫情這一黑天鵝因素,也讓一些抗風險能力弱的藥企無處遁形,不得不進一步加快轉型、對抗危機……

截至4月1日,已經有超270家藥企發佈業績預告,約80家企業發佈了業績報。那麼,2020年,醫藥上市公司的業績表現究竟如何?器械、化藥、中藥、醫療服務等賽道上,誰才是盈利王?

醫療器械:英科成新王

談及2020年的醫療器械,英科醫療可以説是聲名鵲起。它原本是一家默默無聞的手套生產商。在疫情背景下,大有成為全球“手套王”之勢。2020年內,該公司實現營收138.37億元,同比增長564.29%;歸母淨利潤70.07億元,同比增長3829.56%。這樣的成績,幾乎要超越醫療器械賽道上一貫的盈利王、素有“醫藥界華為”之稱的邁瑞醫療。

截至目前,邁瑞醫療還沒有正式發佈2020年業績數據。在其三季度業績預告中,公司預計全年實現營收198.7億元-215.2億元,同比增長20%-30%;歸母淨利潤為60.8億元-65.5億元,同比增長30%-40%。

而在英科醫療、邁瑞醫療之後,就是聖湘生物。它是2020年醫藥行業中業績增速最驚人的公司,期內實現營收47.63億元,同比增長1204%;歸母淨利潤26.17億元,同比增長6528%。在醫療器械賽道上,業績排名前十的公司還有振德醫療、華大基因、達安基因、樂普醫療、魚躍醫療、東方生物、藍帆醫療。

儘管醫療器械賽道吸金能力普遍較強,也有公司在2020年出現商譽爆雷導致虧損。例如,彩超龍頭開立醫療和脊柱微創產品供應商凱利泰。前者擬計提商譽減值準備2億元,預計歸母淨利潤虧損2932萬元-5732萬元;後者擬計提商譽減值準備3.8億元,預計虧損將過億。

此外,由於主要產品骨科手術導航定位機器人仍處市場推廣初期,科創板上市公司天智航淨虧損進一步擴大。2019年和2020年,該公司歸母淨利潤分別為-3095.78萬元、-5527.19萬元。

化學制藥:組合拳更拉風

當前,在化藥大賽道上,新和成、麗珠集團、健康元登上前三。與主營各類成品藥的麗珠集團、健康元不同,新和成是原料藥企業。2020年,其實現營收103.14億元,同比增長34.64%;歸母淨利潤35.64億元,同比增長64.59%。

作為全球頭部維生素A、維生素E供應商,多年來,公司憑藉規模優勢業績一路猛增。從2004上市至2019年,營收從11.3億元上升至76億元;歸母淨利潤從0.75億元上升至22億元。

前三甲中,麗珠集團和健康元均是“醫藥界巴菲特”朱保國旗下的產業。與新和成的規模優勢類似,這兩家公司憑藉着全方位佈局的產品線,在2020年也創造出百億級別的業績規模。健康元實現營收135.22億元,同比增長12.87%;歸母淨利潤11.2億元,同比增長25.28%。麗珠集團實現營收105.2億元,同比增加12.1%;歸母淨利潤17.15億元,同比增長31.63%。

不過,比起這些“家大業大”的公司,一些產品結構單一或是過於依靠部分子公司的企業着實“不容易”。其中,受輔助用藥市場變革影響,賽隆藥業在2019年營收、淨利潤就雙雙縮水。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公司門冬氨酸鳥氨酸注射液、注射用胸腺法新等獲批新產品沒能及時完成市場導入,公司出現虧損,預計數額超5000萬元。無獨有偶,疫情之下滴眼液、大輸液等產品銷售遇阻礙,莎普愛思也出現虧損。

記者注意到,刨除疫情因素,各類減值還是公司虧損的主因。例如,由於理財產品本息逾期未兑付,千紅製藥擬全額計提剩餘信用減值準備3.82億元;神奇製藥擬計提商譽減值損失1.6億元;仟源醫藥擬計提商譽減值準備5200萬元;萊美藥業擬計提資產減值準備1.9億元;金城醫藥擬計提商譽減值準備7.4億元;金石亞藥擬計提商譽減值準備約6.8億元等。

中成藥:各種各樣的轉型

在中成藥方面,3月27日,前“中藥市值頭把交椅”雲南白藥公佈業績報告。2020年,該公司實現營收327.43億元,同比增長10.38%;歸母淨利潤55.16億元,同比增長31.85%,但扣非淨利潤僅28.99億元。

漂亮的財務數據之下,是這家昔日中成藥巨頭的“轉型迷霧”。近幾年,雲南白藥的中國第一牙膏品牌之位日益穩固。這也意味着,它從一家毛利率偏低的傳統中藥企業轉型為毛利率較高的日化品企業。

有細心的投資者發現,除了日化,雲南白藥的投資也是“大手筆”。在該公司2020年淨利潤中,非經常性損益佔約47%,其中還有26.18億來源於股票等金融資產投資。截至2020年末,該公司賬面證券投資總額達108.68億元。其中,公司花了16.32億元買入小米集團股票,帶來15.17億元收益,成為非經常性損益的重要構成。此外,伊利股份、紅塔證券分別帶來2.45億、2.4億收益。

而現任“中藥市值頭把交椅”片仔癀也已發佈2020年業績快報。與雲南白藥相比,片仔癀雖然市值“無人能敵”,但業績規模要小很多。報告期內,其實現營收65.07億元,同比增長13.72%;歸母淨利潤為16.67億元,同比增長21.27%。

在轉型動作上,片仔癀選擇了進軍化妝品領域等。當前,片仔癀擁有“片仔癀”“皇后”等多個品牌。2020年10月23日晚間,公司發佈公告,啓動分拆片仔癀化妝品上市的前期籌備工作。

比起雲南白藥和片仔癀的穩定增長,同仁堂的表現就略遜一籌。2020年度,同仁堂實現營收128.26億元,同比下降3.4%;歸母淨利潤10.31億元,同比增長4.67%。

醫療服務:賽道火熱

截至目前,醫療服務賽道的“四巨頭”都已發佈2020年業績情況。藥明康德的業績規模依舊遙遙領先。公司實現營收165.35億元,同比增長28.5%;歸母淨利潤29.6億元,同比增長59.6%。

在藥明康德之後,康龍化成實現營收51.34億元,同比增長36.64%;歸母淨利潤11.72億元,同比增長114.25%。泰格醫藥實現營收31.92億元,同比增長13.88%;歸母淨利潤17.5億元,同比增長107.9%。昭衍新藥實現營收10.76億元,同比增長68.27%;歸母淨利潤為3.15億元,同比增長68.67%。

此外,睿智醫藥、美迪西的淨利潤也已達到億元之上。華安證券研報認為,藥物發現外包市場自2017年起就呈現了猛烈的上升趨勢。依據預計,該市場將從2017年的102億美元擴大至2022年的156億美元。在中國,該市場在2022年有望增至4.85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為28.7%。

記者:黃華

編輯:王麗穎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764 字。

轉載請註明: 300家醫藥上市公司迎來年報季,各細分賽道誰是盈利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