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中國能源報
7月22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學教授餘貽鑫出席第三屆全國“配電圓桌”論壇並發表題為《分佈式智能電網——面向21世紀的重大基礎設施》的主題演講。
以下為發言內容整理
能源革命的實現高度依賴於未來高比例的可再生能源,特別是就地開發、就地消納的分佈式可再生能源。分佈式可再生能源發電不僅能節省電網的建設、運行費用,還能提高供電的可靠性和韌性,但其挑戰在於,風能和太陽能都是間歇性能源,這也就引出了互聯電網運行規範和靈活性問題。
電力系統可分為若干個控制區,所謂的平衡區指區域內電功率能夠保持近乎瞬時的淨功率平衡,平衡區互聯就成為一個互聯電力系統,電力系統運行要求大規模遠距離輸電線上日功率曲線相對平穩,所以為平抑風“風光”的間歇性、多變性和不確定性,要求送端系統具有可靈活調度的電源。
我國西北風光基地已大量開發了與風光打捆的火電電源作為靈活調節資源,但也導致遠距離輸電線路上火電佔比較大,與綠色電力的初衷相悖,“風光火”打捆的大規模遠距離輸送因此具有較高的全社會成本。
分佈式發電除了能降低能源生產成本,還可以實現需求響應和電能替代,更有助於提高電網的局部韌性。目前,分佈式智能電網面臨着諸多挑戰和機遇——“風光”的間歇性、多變性和不確定性使“風光”機組很難單獨運行,需要採用功率補償或者平滑的措施,需要一個能集成這一切的新型電網,這對於以煤電為主的能源系統挑戰巨大。而且,現時的配電網絡不具備有效集成大量分佈式電源的技術潛能,因此也需要一個能接納高比例的分佈式可再生能源的、適應雙向潮流的電力交換網絡。
智能電網的特點是電力和信息的雙向流動性,可以此建立一個高度自動化和廣泛分佈的能量交換網絡。尤其是,為實時交換信息和達到設備層次上近乎瞬時的供需平衡,將分佈式計算(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通信的優勢引入電網。相比傳統電網,智能電網在智能化、高效、包容、激勵、機遇、重視質量、抗災能力和環保方面都有所提升。
國家能源局已經提出將建設“結構清晰,局部堅韌、快速恢復”的堅強局部電網,未來智能電網分層分羣的體系結構,使電網能夠在擾動發生時可做出自愈的響應,在緊急狀態下能分片實現“自適應孤島運行”,並在其後快速恢復全系統的正常運行,從而將停電損失減至最小。事實上,在未來電網中,每個“羣集”都是一個堅強的局部電網。
智能電網將把工業的最好技術和理念應用於電網,比如開放式的體系結構、互聯網的協議、即插即用、共同的技術標準、非專用化和互操作性等,事實上有些技術已經在電網中得到了應用。
智能電網是面向21世紀的強大的、新的基礎設施,其關鍵是要像互聯網一樣,催生新的技術和商業模式,實現產業革命。與智能電網相關的技術非常廣泛,包括智能電網技術、電網可帶動的技術、為智能電網創建平台的技術。特別是,分佈式智能電網市場非常巨大,國家不要也不會錯過這一發展機會。
(文丨本報記者 李麗旻/整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