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今天上午,央行重磅宣佈了這兩件大事!

由 完顏翠琴 發佈於 財經

  中新網7月4日電 4日早間,央行網站發佈兩則重磅消息,開展香港與內地利率互換市場互聯互通合作、與香港金融管理局簽署常備互換協議並擴大規模。

香港維多利亞港。中新社記者 張煒 攝

  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穩步推進我國金融市場對外開放的總體戰略部署,促進內地與香港金融衍生品市場共同發展,2022年7月4日,中國人民銀行、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以下簡稱香港證監會)、香港金融管理局(以下簡稱香港金管局)發佈聯合公告,開展香港與內地利率互換市場互聯互通合作(以下簡稱“互換通”)。

  此外,經國務院批准,近日中國人民銀行與香港金融管理局簽署常備互換協議,將雙方自2009年起建立的貨幣互換安排升級為常備互換安排,協議長期有效,互換規模由原來的5000億元人民幣/5900億元港幣擴大至8000億元人民幣/9400億元港幣。

  中國外匯交易中心、上海清算所、香港交易所攜手“互換通”合作

  “互換通”推出的背景是什麼?有哪些積極意義?在風險防範方面有什麼考慮和措施?……針對這些問題,央行在答記者問中回應→

圖自央行網站

  問:“互換通”推出的背景是什麼?

  答:近年來,我國銀行間債券市場對外開放力度不斷加大,特別是2017年以來,“債券通”南北向通的先後推出,成為中國金融市場對外開放的重要里程碑。2021年全年,境外投資者達成人民幣債券交易11.47萬億元。截至2021年年末,境外投資者持有人民幣債券規模達到4萬億元,約佔全市場總託管量的3.5%。隨着境外投資者持債規模擴大、交易活躍度上升,其利用衍生品管理利率風險的需求持續增加。

  從銀行間衍生品市場來看,自2006年在銀行間市場推出以來,人民幣利率互換作為主要品種,經過多年穩步健康發展,交易規模逐步擴大、參與主體日益豐富、風險管理功能有效發揮,2021年成交21.1萬億元。為進一步便利境外投資者參與銀行間利率互換等衍生品交易,人民銀行持續推動銀行間利率衍生品市場穩步開放,利用內地與香港兩地金融市場良好的合作基礎,採取類似“債券通”的金融市場基礎設施連接方式,允許境外投資者通過境內外電子交易平台、中央對手方清算機構的互聯參與境內人民幣利率互換市場。

  問:推出“互換通”具有哪些方面的積極意義?

  答:第一,有利於境外投資者管理利率風險。“互換通”的推出可便利境外投資者使用利率互換管理風險,減少利率波動對其持有債券價值的影響,平緩資金跨境流動,進一步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第二,有利於推動境內利率衍生品市場發展。推出“互換通”後,境外機構帶來差異化需求增加,輔之以高效電子化交易、緊密銜接的交易清算環節等優勢,有助於提升市場流動性,推動銀行間利率衍生品市場進一步發展,並形成良性循環。

  第三,有利於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作為我國金融衍生品市場對外開放的重要舉措,“互換通”的推出是對“十四五”規劃關於強化香港國際資產管理中心及風險管理中心功能的具體落實,有利於增強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吸引力,深化內地與香港金融市場合作。

  問:“互換通”在現行銀行間衍生品市場框架下開展了哪些創新?

  答:在堅持現行銀行間衍生品市場發展道路的基礎上,“互換通”全面借鑑了債券市場對外開放的成熟經驗和整體框架,對接境外衍生品市場最新發展趨勢,以電子化交易、中央對手方清算為核心優化了現有流程,提高了交易清算效率。

  “互換通”下,境內外投資者可通過相關電子交易平台的連接開展交易,不改變交易習慣。同時,“互換通”創新了衍生品清算機構互聯模式,由兩家中央對手方共同為境內外投資者提供人民幣利率互換的集中清算服務。境內外投資者可在遵從兩地市場法律法規的前提下,便捷地完成人民幣利率互換的交易和集中清算。

  問:“互換通”業務在風險防範方面有什麼考慮和措施?

  答:有效防範風險是金融衍生品市場高質量發展的基礎,也是我們在推進“互換通”工作中堅持的核心原則。“互換通”下,我們主要採取以下措施:

  一是保證交易秩序和控制市場總體風險。“互換通”採用報價機構交易模式,發揮報價機構穩定市場的作用。參考滬深港通機制,初期實施總量管理,在滿足投資者風險管理需求的同時防範市場風險。

  二是強化兩地金融市場基礎設施間的風險管理安排。綜合考慮國際上金融衍生品交易、清算結算、風險管理等多方面的實際情況,將電子化交易和中央對手方清算相結合,制定穩健合理的系統連接安排,確保“互換通”業務嚴格遵守宏觀審慎原則,全環節多層面採取風控措施,重點防範跨市場風險溢出,織好防護網。

  三是深化監管合作。人民銀行將與香港證監會、香港金管局等部門保持緊密溝通,簽署監管合作備忘錄,並在信息共享、應急處置等方面進一步密切合作。

  問:“互換通”實施有沒有具體時間表?

  答:“互換通”將在我國金融市場對外開放的整體規劃與部署下持續推進。當前,人民銀行將會同香港證監會、香港金管局等部門共同制定制度辦法,加強監管合作和信息共享,指導相關金融市場基礎設施做好規則、業務、技術等方面的準備工作,加強市場溝通培育,引導市場成員做好交易前準備工作,在6個月之後項目上線。

  香港漁船維港巡遊慶迴歸。中新社記者 李志華 攝

  中國人民銀行與香港金融管理局簽署常備互換協議並擴大規模

  經國務院批准,近日中國人民銀行與香港金融管理局簽署常備互換協議,將雙方自2009年起建立的貨幣互換安排升級為常備互換安排,協議長期有效,互換規模由原來的5000億元人民幣/5900億元港幣擴大至8000億元人民幣/9400億元港幣,以進一步深化內地與香港金融合作,更好支持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推動香港離岸人民幣市場穩健發展。

  常備互換協議主要內容是什麼?主要考慮什麼?有何重要意義?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就相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人民銀行與香港金管局人民幣/港幣常備互換協議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近日,人民銀行與香港金管局簽署人民幣/港幣常備互換協議,將雙方自2009年起建立的貨幣互換安排升級為常備互換安排,互換規模由原來的5000億元人民幣/5900億元港幣擴大至8000億元人民幣/9400億元港幣。截至目前,人民銀行累計與40個國家和地區的中央銀行或貨幣當局簽署過雙邊本幣互換協議,這是人民銀行第一次簽署常備互換協議。“常備”主要指協議長期有效,無需定期續簽,同時互換流程也會進一步優化,資金使用更加便利。

  人民銀行與香港金管局簽署常備互換協議的主要考慮是什麼?

  人民銀行和香港金管局簽署常備互換協議,主要是為了滿足內地和香港深層次金融合作和發展的需要。近年來,內地和香港金融合作不斷深化,滬港通、深港通、債券通、基金互認、跨境理財通等資本市場互聯互通機制持續推進,香港人民幣離岸市場穩步發展,香港已成為離岸人民幣最重要的清算中心、產品中心和資金中心。香港金管局一直以來也是人民銀行主要的互換對手方,將原有貨幣互換升級為常備互換安排符合深化內地和香港金融合作的內在要求,也是金融市場開放發展的內在要求。從國際上看,不少經濟體央行之間也都有類似的常備互換安排。

  人民銀行與香港金管局簽署常備互換協議有何重要意義?

  人民銀行與香港金管局建立常備互換安排,並適當擴大互換資金規模,可以為香港市場提供更加穩定、長期限的流動性支持,有利於穩定市場預期,增強市場內生髮展動力,更好發揮香港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的功能。今年是香港迴歸祖國25週年,協議簽署有助於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促進香港金融業長期繁榮發展。(中新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