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期權的互聯網人:賺錢速度趕不上公司股價跌幅

“今天‘鵝廠’變‘鳥廠’了,因為‘我’被跌沒了。”

“阿里是所有中概股裏最慘的,人家每天只跌8個小時,阿里美股港股一起,可以跌16個小時。”

最近,“中概股大跌”成了投資圈討論度最高的話題。阿里巴巴(BABA.US)、愛奇藝(IQ.US)、拼多多(PDD.US)、嗶哩嗶哩(BILI.US)等一眾熱門中概股的股價走勢,也牽動着不少互聯網大廠人的心。

為了將人才與企業利益綁定,互聯網公司往往會對級別較高的員工採用“現金+期權/股權”的薪資體系。隨着公司股價大跌,期權與股票帶來的財富增長也在不斷縮水。

“這一年又白乾了”,3月16日,來自阿里巴巴的劉晨(化名)告訴紅星資本局,最近公司內部不少手握期權的員工都發出這樣的感嘆。相比公司配期權的員工,自己出錢購買自家公司股票的互聯網人,更是“有苦難言”:“最近都是無效上班,賺錢的速度跟不上公司股價跌幅。”

“從投資的角度來説,我對互聯網公司肯定是長期看好的”,在陳琦(化名)看來,投資本身是一件長線的事情,短期的波動不必太在意。

據新華社消息,3月16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召開專題會議,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資本市場問題。其中提到,關於中概股,目前中美雙方監管機構保持了良好溝通,已取得積極進展,正在致力於形成具體合作方案。

紅星資本局注意到,16日下午,港股科技股普遍大漲,有市場聲音預計,中概股和港股的“至暗時刻”或將結束。

手持期權的互聯網人:賺錢速度趕不上公司股價跌幅

中概股大跌 互聯網人財富縮水  

誰在焦慮?

就在幾天前,中概股經歷了它的“至暗”時刻。

3月11日收盤,納斯達克金龍中國指數(HXC)下跌10.01%,創下了2008年10月以來單日最大跌幅。愛奇藝、拼多多、京東(JD.US)、嗶哩嗶哩、阿里巴巴等熱門中概股幾乎“無一倖免”,集體大跌。

到了3月14日,中概股再度遭遇集體重挫。截至當天收盤,金山雲(KC.US)幾近腰斬;知乎(ZH.US)、愛奇藝、拼多多均跌20%以上;網易有道(DAO.US)、京東、嗶哩嗶哩、阿里巴巴、鬥魚(DOYU.US)、攜程(TCOM.US)跌逾10%。

有股民自嘲:“原本以為是黑色星期一,沒想到是黑色一星期。”

互聯網公司股價大跌帶來的焦慮情緒,也蔓延到了員工。

“這一年又白乾了”,3月16日,來自阿里巴巴的劉晨(化名)告訴紅星資本局,最近公司內部不少手握期權的員工都發出這樣的感嘆。

為了將人才與企業利益綁定,互聯網公司往往會對級別較高的員工採用“現金+期權/股權”的薪資體系,一位互聯網行業人士對紅星資本局解釋。

“而期權從一張合同變成現金,要經歷授予、歸屬、行權和變現退出四個環節,可目前的現實情況是,大部分員工等不到全部授予,期權價值就已蒸發了一半以上”,上述行業人士表示。

劉晨也有類似的感嘆:“此前阿里巴巴美股價格處於高位時,員工賣掉股票光是交税都要交80美元左右,但是現在的股價連之前交的税都比不上。”

紅星資本局注意到,阿里巴巴美股在2020年10月迎來股價最高點319.31美元/股,此後一年多的時間裏,其股價一路下跌,截至3月15日收盤,報76.76美元/股,總市值2080.9億美元。

隨着公司股價大跌,期權與股票帶來的財富增長也在不斷縮水。拿劉晨舉例,他手裏的股票價值已經蒸發了60%以上,但由於部分期權還未行權,無法交易,也只能“放寬心”。

“但對於一些急需用錢買房,或者還房貸的員工來説,壓力還是蠻大的”,劉晨説。

不止劉晨,紅星資本局注意到,在小紅書、微博等社交平台,不少互聯網員工都有類似的境遇。3月中旬,一位小紅書用户發文表示:“最近我司股價腰斬,股票賬户直接縮水了5萬美元,攢首付也很艱難。”

掏錢買自家股票的互聯網人

“賺錢速度跟不上公司股價跌幅”

相比公司配期權的員工,自己掏錢購買自家公司股票的互聯網人,更是“有苦難言”。

“最近都是無效上班,賺錢的速度跟不上公司股價跌幅”,3月16日,同樣來自阿里巴巴的員工王鶴(化名)説。

王鶴買入阿里港股的股票,是在2021年上半年,彼時,整個互聯網行業正處在市值節節攀升的階段。

王鶴並不是個例,蔚來(NIO.US)前員工何冰(化名)也告訴紅星資本局,他在蔚來工作時,也買了不少蔚來的股票,“對新能源車企的前景很看好,當時我買的3美元/股的價格,後面漲到了60多美元,投資回報率很高了。”

滴滴(DIDI.US)前員工周申(化名)也是如此,他買了阿里巴巴、拼多多、騰訊音樂(TME.US)、嗶哩嗶哩等,甚至直言“買得太多,記不住了。”

為何一致看好互聯網公司?一直在互聯網行業工作的王鶴們,出於對自身行業的瞭解,認為不少互聯網公司是值得持有的好股票,一方面看好這些公司的未來,另一方面也可以讓自己手裏的錢增值。

此前,每當互聯網公司上市時,都會傳出一個個“造福神話”。以快手(01024.HK)為例,其招股書顯示,截至2020年9月30日,4551名快手員工認購5.24億B類股份,以上快手員工人均持股11.5萬股,按當時開盤價338港元計算,這些快手員工人均身家超3800萬港元。

實際上,互聯網人手裏的期權價格上漲並不只有上市才能實現。紅星資本局注意到,就連未上市的互聯網公司,其期權授予價格、回購價格也是連年上漲。

例如,字節跳動在2020年4月的期權回購價為每股48美元,到了2021年10月,就上漲至132美元,漲幅近兩倍,税前回報率近300%。有員工在脈脈平台上表示,“不錯,比我買的股票強多了”,甚至有員工選擇將年終獎全部換成期權,將其比作“投資”。

當時,在這些手握公司期權的互聯網人看來,“公司股票永遠漲”已是共識。

但從去年下半年開始,不少互聯網巨頭的股價開始下行。現狀如此,互聯網人有的選擇“割肉”止損,有的決定長期持有。周申坦言:“手裏只剩阿里和拼多多,其餘都割肉了”;王鶴告訴紅星資本局,幸好投資不多,目前是“躺平”狀態,準備長期持有。

而蔚來前員工何冰則自嘲式總結道:“在蔚來工作時,買了蔚來的股票,到現在虧了一輛蔚來。”

互聯網公司股價低迷時密集回購

高管坦言:“投資是一件長線的事情”

在談及互聯網公司股價大跌對員工的影響時,網易高管陳琦(化名)表示:“影響因人而異,對於互聯網‘老人’來説,不少人都已將手裏的股票變現,或者當初授予期權價格特別低,對於他們來説影響並不大;但對於要高配股票、低現金的員工來説,投資失敗的情緒會放大;另外對於普通員工來説,幾乎沒有影響。”

陳琦拿身邊的朋友舉例,“一個朋友前幾年跳槽去了百度,當時百度的股價正處於高位,但是他入職不久,百度的股價便一路下挫,他的股權價值也大跌,但是他堅持到了百度股價回升,跳槽後便賣出所有股票,賺了一筆。”

“從投資的角度來説,我對互聯網公司肯定是長期看好的”,在陳琦看來,投資本身是一件長線的事情,短期的波動不必太在意。

就在3月16日下午,受相關消息面影響,港股科技股普遍大漲,一掃連日來的下跌陰雲。

紅星資本局梳理,備受關注的騰訊收盤報367元港幣,漲幅達到23.15%;阿里巴巴收盤報90.7元港幣,漲幅達到27.3%;美團收盤報141元港幣,漲幅達32.08%;京東集團收盤報219.6元港幣,漲幅高達35.64%。

此外,包括嗶哩嗶哩、快手、網易等互聯網企業股價也普遍大漲,熱門中概股紛紛創下近年來單日漲幅新高。

有市場聲音預計,中概股和港股的“至暗時刻”或將結束。

光大證券稱,目前港股估值處於歷史低位,在指數大幅回調階段,跨境ETF市場顯著的資金流入,體現出場內投資者已經開啓低位的佈局和抄底。

實際上,不止投資者在低位佈局,不少互聯網公司也趁股價低位時密集回購股票。

據Wind統計,2021年全年,小米(01810.HK)發生了56次回購,合計回購3.42億股,耗資83.89億元。2022年,在開年的第一個交易日,小米便耗資0.29億港元,回購157.5萬股;1月4日-6日,小米頻頻出手,接連三天不斷回購股份。

除了小米,阿里、京東、騰訊等互聯網巨頭面對股票大跌,也紛紛開啓了股票回購,或為提振市場信心。

紅星新聞記者 俞瑤 強亞銑

編輯 餘冬梅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手持期權的互聯網人:賺錢速度趕不上公司股價跌幅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271 字。

轉載請註明: 手持期權的互聯網人:賺錢速度趕不上公司股價跌幅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