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上海,記者 劉超鳳)訊,基金投顧強監管下,基金大V將何去何從?
自今年11月對基金組合的強監管政策出台後,個人大V受影響非常大。有的大V將基金組合管理人讓位給盈米基金。有的大V為了在投顧牌照下繼續從事基金組合工作,則考慮加入券商、基金公司、三方銷售等持牌機構。包括券商、基金及第三方與基金大V的接觸一直未停止。
大V加入基金公司是否會佔用其他員工的獎金包額度?加入券商後大V是否也要變小V?三方機構是否將成為大V合作的主流?眾説紛紜。但大V主理人確實站在了事業的“十字路口”。
投顧持牌經營,保護投資者利益
在2021年11月份,監管部門出台專門政策,要求持有基金投顧牌照的機構才能從事相關業務。換言之,沒有牌照的機構、個人均無法從事投顧業務。基金組合也被納入投顧範疇,大V主理人走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
監管對投顧業務強監管,是為了規範行業健康發展。大V主理人良莠不齊,既有證券基金出身的資深人士,也有非金融機構出身、沒有投顧經驗的人士;既有創業全職,也有兼職。有大V表示,機構的追求短期化,曾經對大V組合充滿憧憬,但發現很多個人的追求更加短期。
當下,老牌證券投顧公司尚且存在執業環節不規範、適當性管理缺位等問題,何況是脱離監管的百億大V主理人。
宜信普澤投研總監蔡偉佳對記者表示,“之前的大V不乏優秀的基金主理人,但總體上良莠不齊。加入金融機構的大V要有相應的從業資質,通過增強監管,增加大V參與的門檻,對於整個市場以及個人投資者的利益保護都是有好處的。”
在政策明確後,大V主理人紛紛退出自己的基金組合,讓盈米基金等三方機構來接手。這類似於公募基金產品更換基金經理。
盈米基金是2019年12月首批獲批投顧資格的第三方銷售機構,一同獲批的還有螞蟻基金和騰安基金。盈米基金憑藉旗下投顧平台“且慢”,成為首家投顧規模破百億的機構。2021年10月份,盈米基金且慢平台的投顧資產規模120億元。
基金大V何去何從?
不能做基金組合之後,擺在大V主理人面前的有幾條路:證券、基金或三方機構。目前,這些機構均有公司獲批投顧牌照,大V可以掛職機構,通過他們的牌照繼續從事基金投顧工作。
財聯社記者詢問了多位基金大V,不少大V還在思考未來方向,目前不考慮掛職機構。尤其是從機構出來的資深大V,回機構並非首選項。
有大V在溝通考察下決定考慮入職某基金公司。他對記者表示,“相比於券商、三方機構,基金公司投研能力最強,而且能夠全渠道推廣投顧產品。而三方銷售機構主要依賴自有渠道,影響力有一定程度侷限性。券商在機制上不如基金公司市場化。因此,基金公司是首選。”
基金大V“望京博格”鄭志勇撰文提到,某大V要入職某基金公司,但是基金公司商議之後覺得不妥,主要原因是基金公司獎金包大小相對是固定的,如果給大V按績效分成的話會佔用其他員工的獎金包額度,修改獎金包制度需要董事會同意,動靜比較大。入職基金公司旗下銷售子公司似乎是最優選擇。
前述大V還補充道,三方機構未來可能會招攬更多的大V主理人。
蔡偉佳表示,券商和基金公司目前接納大V作為主理人的案例較少,也較為謹慎。相比之下,三方基金銷售公司雖然缺乏穩定的獲客渠道,但有充分意願與大V合作,來獲得更大流量,相關案例也很多。大V與三方銷售的合作或成主流。
他也補充道,持牌券商大多為頭部券商,自身有能力和動力去搭建基金組合研究團隊,並打造投顧品牌。而基金公司的重點更多地放在單支基金的營銷和渠道建設上。參照基金公司此前的FOF類產品,無論是收益和體量均不能與明星基金經理的單支基金相提並論,因此基金公司打造有市場影響力的基金投顧品牌的意願較券商更弱。
對於大V主理人掛靠券商一事,湘財證券副總裁周樂峯認為,“網紅大V掛靠證券公司,這本身就是個悖論。證券行業一直在監管指引之下,我們對監管保持敬畏之心。進入證券公司就意味着接受監管,網紅大V是否願意接受監管,這本身就是個問題;其次,按照目前的監管邏輯,網紅大V的很多行為都不被允許,大V也要變小V。”
鄭志勇則認為,大V入職券商最成熟的方式是給大V建獨立事業部,券商的業績提成模式也是最成熟的。未來大V事業部可能會替代傳統的營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