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行業是一個長青賽道,其內涵非常豐富,包括衣食住行遊購娛等各個細分賽道。如何從這些不同的子賽道中挑選出第一流的公司呢?研究清楚它們的商業模式是重要前提,今天筆者想淺談一下我們對消費股商業模式的理解。
筆者認為,第一流的公司,最本質的特徵是“沒有競爭對手”,公司的規模越大,競爭優勢越強,越能進一步做大做強,形成正循環。而“沒有競爭對手”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意味着有絕對的定價權,戰略上有主動性,公司成長的確定性和持續性進而也會很強。
“沒有競爭對手”的公司往往有兩大特徵:一是有很強的生態系統構建能力,二是有很強的品牌力。
所謂“生態系統的構建能力”,其實是與自己的上下游及其他利益相關方和諧共處的能力。各方能不斷互相促進強化。這個體系一旦形成,會不斷自我強化。類似貝索斯所説的“飛輪效應”,隨着規模的擴大,生態圈的各方都會發展得更好,對生態圈的黏性也日益加強,從而進入非常良性的飛輪正向循環中。
最牛的消費公司一般都體現出這種特徵,以以下細分賽道為例:
1。服務業公司,典型的例子是某眼科龍頭。它在醫生、醫院和消費者這三個利益方之間形成了很好的生態圈促進。由於較好的激勵制度安排,頭部醫生願意過來,同時其自身醫學院不斷地輸送具有熟練實操能力的中腰部醫生,醫生的良好供給會吸引更多患者,而患者的增加又促進了更多好醫生的加入,更多好醫生的加入使得患者的就醫質量得到保障,口碑也會不斷增加。這個正循環,最終沉澱為品牌力。
2。電商平台公司,當電商平台公司制定的規則能讓其生態圈的各個利益相關方(大賣家、小賣家、代運營等服務商)都能因為平台規模的壯大而發展得更好的時候,那這個平台就處於積極的上行態勢中。
3。偏功能性的產品。典型的例子是某醬油龍頭和某飲料龍頭。由於生產、物流、商品屬性等原因,這兩個快消品巨頭都構建了非常牢固的生態體系。他們的生產體系和渠道網絡都有很強的規模效應,不太會受到新渠道、新產品的顛覆性衝擊,因而他們生態體系中的參與者的黏性都很好。
4。偏精神性的產品。典型的例子是某瑜伽服裝龍頭。這家企業會讓消費者、導購、社區達人一起組成一個社交圈,傳遞積極向上的生活方式和理念,從而產生了黏性非常強大的生態圈。
5。軟件生態型公司。典型的例子是深受年輕用户喜歡的某視頻網站龍頭。該企業在用户和up主之間形成了非常良性的正循環,使得該網站在不斷破圈的同時,用户黏性還保留得很好。
6。硬件產品加軟件生態的公司。典型的公司是一些科技巨頭,硬件是入口,最終目標是為了實現軟件的互聯。光靠賣硬件,競爭格局極不穩定,但有了軟件的加持後,生態系統的黏性就構建起來了。
所謂的品牌力,要麼是經典品牌,要麼是有極強的品牌規模效應的品牌。前者包括白酒、中藥、奢侈品等經歷悠久歲月洗禮的品牌;後者包括體育服裝等,由於其品牌塑造成本(主要通過贊助頂級賽事)和研發成本是相對固定的,所以,銷售額越大,則其規模效應越顯著。
除了上述第一流的公司外,大多數公司是有競爭對手的,我們一般會在其呈現出階段性的規模效應、競爭地位上升的時候,對其進行投資。但這類公司規模效應的天花板往往沒有那麼高,規模效應的正循環力度也沒有那麼強。所以,要實時審慎評估其天花板和生態圈強度,避免各種競爭對手對企業可能形成的致命打擊。
還有些公司,它們往往同時有正規模效應和負規模效應。很多服務業可能都有這個特徵,比如餐飲、教育、物業管理、外賣、酒店、連鎖演藝等。從管理上説,服務業的增長是有負向規模效應的,因為靠人數的增加。但從品牌力上説,是有正向規模效應的,服務門店開得越多,消費者對服務品牌的認知度會更好。這就需要謹慎評估負規模效應和正規模效應的疊加趨勢,從而判斷其規模天花板的位置。
對服務業而言,可以有兩種方法延遲這種拐點,一是儘量搭建後台的體系化平台,減少管理的負規模效應。比如,酒店是一個相對好的服務模式,因為它的擴張靠加盟連鎖,既享受了品牌的正向規模效應,又通過比較輕的管理平台體系,減少了管理的負向規模效應;二是做產業鏈延伸。比如餐飲企業提供半成品等,則把自己的優勢(品牌力)延伸到具有規模效應的相關賽道(食品供應鏈),從而重新獲取正向規模效應。
(文章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