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基金減持639家公司 銀行“脱粉”壓力大
本報記者 吳 珊
隨着公募基金2021年二季報披露工作落下帷幕,其二季度排兵佈陣情況得以顯露。
方信財富投資基金經理郝心明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有數據統計,在流通市值口徑下,公募基金是持股市值佔比最高的專業機構投資者,一季度佔比7.53%,尤其是頭部基金動輒千億元的規模,其持倉的調整會對相關股票產生較大影響,所以市場越來越關注基金動態。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二季度,基金減持639家A股上市公司合計146.99億股,其中,共有29家公司被基金減持超1億股。
具體來看,郵儲銀行被基金減持股份數量最多,達到11.78億股。其中,招商3年封閉運作戰略配售(LOF)減持數量最多,達到2.90億股,二季度清倉郵儲銀行。京東方A被基金減持股份數量達到6.74億股,廣發小盤成長混合(LOF)C作為其第一減倉“大户”,共計減持2457.52萬股。
管理廣發小盤成長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LOF)的基金經理劉格菘在二季報中表示,二季度集中調研了光伏產業鏈、動力電池、化工新材料、面板等具備“全球比較優勢”特徵的中國製造業上市公司,調研的結論與一季報中的邏輯判斷一致,即具有“全球比較優勢”的中國製造業的競爭格局還在進一步的優化過程中,隨着全球經濟從疫情中不斷復甦,這類製造業資產的盈利預計能夠保持比較長的景氣週期;與此同時,這類製造業資產的估值擴張並沒有脱離景氣區間,相當一部分資產還具備較高的性價比,這也是對投資組合保持信心的基礎。
此外,京滬高鐵和美年健康等兩家公司也均被基金減持逾5億股。TCL科技、分眾傳媒、紫金礦業、三一重工、中國廣核、工商銀行等6家公司被基金減持股份數量則均在3億股以上。
進一步梳理發現,經過減持操作後,上述29家被基金減持超1億股的公司中,中國通號、美年健康、中國廣核、美錦能源、上海銀行、常熟銀行等6家公司被不足20只基金持有,分別為5只、7只、11只、11只、15只、16只。
從行業角度來看,銀行、電子、醫藥生物等三大申萬一級行業的基金二季度減持股份數量均在10億股以上,分別減持26.99億股、16.20億股、10.89億股。
7月份以來,上述三大行業指數表現欠佳,其中銀行指數累計跌幅達到6.47%,位居申萬一級行業跌幅榜前列,醫藥生物行業指數期間累計跌幅也達到5.93%,電子行業指數雖漲幅達到2.65%,但已滑落至漲幅榜第八名。
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的私募排排網基金經理助理劉寸心表示,春節以來,市場呈現結構性行情,在國內政策、海外經濟及疫情等因素影響下,行業輪動較為頻繁,這種情況下,基金的投資方向和標的對於市場來説是個理想的領航燈。另外,當前市場價值為王,機構投資者佔比抬升,大大提升了基金等機構的市場話語權。因此基金的大手筆減持會被市場重點關注,並被解讀為“短期內的不理想投資標的”。但並不是所有被基金減持的領域和個股均不具備投資價值,在不瞭解基金減持原因的情況下,建議投資者應當對遭減持的領域及個股再次認真評估,分析長期基本面投資邏輯是否變化、公司盈利模式是否還能持續、行業是否正在接受重大挑戰等,並結合自身的投資風格作出適合自己的投資決定。
粵資基金研究員任濤也對記者表示,對於基金減持的領域和個股,需要判斷是機構對風口把握的集體轉向,還是執行既定的投資計劃,如市場大環境並未改變,基金的減持只是短期擾動。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