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美國5月新增非農就業+250.9萬人,預期-750萬人,前值-2068.7萬人;失業率13.3%,預期19.8%,前值14.7%;平均時薪同比增速6.7%,預期8.5%,前值7.9%;平均每週工時34.7小時,預期34.3小時,前值34.2小時;勞動參與率60.8%,預期60.1%,前值60.2%。
核心結論:
1、美國5月失業率下降,主因經濟重啓帶動就業市場恢復。
美國5月非農報告的調查時間為5月16日前一週,截至5月15日,美國已有31個州 DC特區結束“禁足令”,這些地區的GDP合計佔比為62.4%。與4月相比,5月暫時性失業人數下降272萬,反映了經濟重啓後,一些崗位的工人被僱主召回。分行業來看,前期受疫情影響較大的休閒和酒店、教育和保健服務、其他服務、建築、零售等行業在5月就業狀況改善最為明顯。
2、失業率大幅低於市場預期,可能與各州放寬失業金領取條件有關。
每週申請失業金數據通常是市場預測失業率的重要依據,該數值測算的失業率往往比官方失業率低3%左右,原因在於部分就業者沒有失業保險或者失業後並未主動申請失業金。但5月16日根據申請失業金人數計算的失業率為14.8%,高於5月官方失業率13.3%,這種情況為歷史上首次出現。原因可能在於,3月12日聯邦政府已允許各州修改法律以靈活發放失業金,各州可能已經普遍放寬了失業金領取條件並擴大了失業金髮放範圍,從而導致申請失業金人數超過了調查統計的失業人數。
3、近期美國失業數據已經些許“失真”。
美國勞工部自3月以來的就業報告中均指出:被調查者若由於疫情影響暫性脱離工作崗位,應填報為“暫時性失業”,但很顯然並非所有調查者均按此填報,許多這種狀況的勞動者填報為“被僱傭,但由於其他原因暫時停工”。根據美國勞工部估算,若將這部分勞動者劃定為失業,則3月、4月、5月的實際失業率將比公佈數值分別提高1、5、3個百分點。因此,由於疫情對就業的擾動,疊加美國政府對就業市場的支持政策,近期美國失業率數據已些許“失真”。
4、美國就業已過了最差的時點,但也難言徹底轉好。
從歷史上看,非暫時性失業在勞動力人口的佔比與失業率走勢幾乎完全同步,與4月相比,5月美國非暫時性失業人數增加了38.5萬人,在勞動力人口的佔比由4月的1.6%提升至1.9%,這表明本月失業率的下降主要緣於經濟解封,而非就業景氣度的改善。在前期報告《後疫情時代,怎麼看美國經濟和美股?》中我們指出,得益於鉅額的財政和貨幣寬鬆,當前美國企業債務風險尚未充分顯露,隨着寬鬆政策的邊際遞減,未來企業債違約大概率會增加,將對經濟產生新一輪衝擊,從而不利於就業市場的持續改善。在復工推進之下,我們認為短期內美國失業率可能延續小幅下降,但中長期就業狀況很難持續大幅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