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收購烏克蘭航發巨頭”一事目前仍處於審批階段,但與此同時,中烏經貿合作則變得更加熱絡。
據商務部6月17日最新消息,今年前4個月,烏克蘭對華貨物出口額較去年同期增長近一倍,達17.86億美元(約126.6億元人民幣),中國市場佔烏全部出口額的比重為11.1%;另外,烏自中國進口規模達23.98億美元(約170億元人民幣),佔烏全部進口額的14.3%。
整體來説,中烏前4月進出口貿易額達41.84億美元(約297億元人民幣),中國保持了烏克蘭第一大貿易伙伴國的地位。
實際上,進出口貿易額的增長只是近年來中烏經貿關係發展的一個縮影。去年4月,中烏在會面之後就敲定了5份合作協議,確定了大米等一系列穀物出口標準,這也意味着烏穀物出口量有望在未來幾年增至7000萬噸;隨後7月,烏克蘭又拿下中國100億美元的潛在合作清單,再度鞏固了中烏雙方的經貿關係。
去年11月,烏克蘭航空發動機製造商馬達西奇公司CEO博古斯拉耶夫就對外宣佈,該巨頭已將公司過半股份出售給中國企業,並透露除了購買50%的股份之外,中企還承諾在兩年內對該公司投資2.5億美元(約17.7億元人民幣)。目前,這一收購案正在等待烏克蘭方面的審批。
中烏緊密合作的背後,其實也是烏克蘭經濟面臨巨大不確定性的事實。眾所周知,由於長期受到西方國家撕裂,烏克蘭經濟早已飽受重創;甚至此前有烏經濟學家指出,如果西方國家不準備接受烏克蘭,那該國應該積極“擁抱”中國市場,包括可以將資源出售給後者——這是烏當前的最佳選擇。
實際上,由於烏克蘭獨特的地理位置——處於中東歐“中心地帶”,因此被美國認為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如今,烏內部有聲音提出可將資源另作出售,這對美國而言無疑是另一種巨大的不確定性。
在此情況下,上週四(6月11日)美國就提出了向烏克蘭提供2.5億美元(約17.7億元人民幣)安全援助計劃。可以見得,烏克蘭市場對於美國而言仍舊是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