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ic
文/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
新冠疫情反覆,以美聯儲收緊貨幣政策為代表的外部宏觀政策環境變化,內外需求波動且有走弱趨勢,俄烏衝突和有顛覆現行多邊貿易體系、國際金融體系基本規則之勢的制裁俄羅斯狂潮,初級產品行情的急劇暴漲,……多重風險疊加,中國經濟自去年第四季度以來面臨的風險顯著上升。惟其如此,此時此刻尤須夯實經濟社會穩定及可持續發展的中小企業基礎;5月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將進一步為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户紓困舉措作為主題,實屬題中應有之義。
一、中國需要再次加大力度發掘中小微企業與個體工商户創造就業的潛力
中小微企業與個體工商户量大面廣,對中國經濟社會穩定與可持續發展具有多方面重要作用,其首要作用是就業與居民增收。僅就個體工商户而言,截至2019年底,全國工商登記的個體户數有8261.0萬户,個體就業人數為1.76912億人,其中城鎮1.16916億人,鄉村5999.7萬人;全部中小微企業與個體工商户對就業和居民增收的作用,由此可見一斑。
而且,在經濟面臨下行風險等原因導致就業壓力高漲之時,中小微企業與個體工商户等靈活就業方式對解決就業壓力的作用越發突出,而且其它方面的成功往往也會在一定時期內帶來就業壓力上升的副作用,此時整個社會就格外需要充分發掘中小微企業與個體工商户吸納就業的功能。
改革開放初期,中國勞動力市場面臨的形勢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國民福利和衞生健康事業大幅度改善,徹底扭轉了晚清至民國的“東亞病夫”形象,人口死亡率從1949年的20.00‰下降至1978年的6.25‰,總人口從1949年末的54167萬人猛增至1978年末的96259萬人;同時國民文化教育水平大幅度提升,這是新中國建設發展的歷史性成就。但這一歷史性成就在1970年代也帶來了巨大的就業壓力,儘管全國就業人口從1949年的20729萬人上升至1978年的40152萬人,其中城鎮就業人口從2486萬人上升至9514萬人,職工人數從1603萬上升至9499萬,但非農業部門就業增長仍然跟不上勞動年齡人口的增長速度,1970年代的“上山下鄉”運動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着眼於緩解城鎮青年就業壓力。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為緩解城鎮就業問題,國家逐步放開了對個體工商户和中小微企業的政策,個體工商户與中小微企業由此進入長期的大發展時期。1978年,全國40152萬就業人員中個體就業人員不過15萬人,尚不足全國就業人員總數的萬分之四;今天,中國個體與中小微企業就業人員已經數以億計。
從1978年到現在,44年過去,中國總人口增長已經顯著減緩,但高等教育畢業生人數空前擴大,中國勞動力市場在某些方面正面臨與1970年代相似的壓力。相應地,我們需要下大功夫發掘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户創造就業與增加居民收入的潛力。
二、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户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的多方面重要作用
除此之外,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户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的重要作用還體現在以下許多方面:
中小微企業為大型企業提供必不可少的配套服務,進而保證了整個經濟產業體系的彈性和效率。
民營經濟、特別是中小微企業有助於激勵、保持國民自我奮鬥的創業精神,進而保障整個國民經濟和社會的活力。
與外資企業、乃至許多國有大型企業相比,許多民營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有着極為濃郁的本地企業、社區企業色彩,在遭遇經濟波動時關閉、遷移、外流的傾向低很多。廣東佛山(尤其是順德)、東莞均屬傢俱產業重鎮,前者以本地民營企業為主,後者以大型外資主導,近年來在要素成本上漲等壓力下,常聞東莞大型外資傢俱企業關閉遷移,少見佛山(順德)傢俱產業外流。類似現象,在好些地方都可以觀察到。
其它條件相同,民營經濟、中小微企業發達的地方,居民平均收入較高,消費更加旺盛,經濟發展更加平衡。
中小微企業常常是科技創新、特別是自主創新的載體與起點,從最初的工業革命爆發到現在,這一特點一直如此。在整個國民經濟升級邁向更倚重自主創新之時,我們尤其需要為科技創新型中小企業創造良好發展環境。
在霸權主義肆虐國際經貿、氾濫成災的各類制裁措施嚴重扭曲國際貿易秩序、國際經貿政治性風險急劇高漲的環境下,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户對有效抵制霸權主義制裁措施、維護正常國際經貿能夠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
放眼更長時間跨度,人口老齡化對中國經濟社會各方面的考驗正在逐步顯現,我國從勞動力市場到社會管理等各方面都面臨因應這一變局而調整的壓力,民營經濟、中小微企業在這一變局中很可能會發揮重要作用。
三、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户紓困尤其需要重視發揮平台經濟功能與清理拖欠
儘管當前我國經濟面臨一系列困難,部分市場主體、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户遇到多種超出預期的新困難,但中國經濟的韌性沒有變,中國國民的自我奮鬥精神沒有變,新設市場主體仍然保持較高增長速度。根據市場監管總局副局長蒲淳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提供的數據,今年1至4月,我國新設市場主體在較大基數的基礎上仍然實現正增長,共新設898.7萬户,同比增長0.7%。其中,日均新設企業達2.26萬户,處於歷史較高水平,其中相當大一部分是中小微企業;新設個體工商户623.6萬户,同比增長2.9%。這樣,截至4月底,我國實有市場主體達1.58億户,仍保持10.5%的較高增速。
全國市場主體數量的相對穩定與較高增長,離不開改善營商環境之功。僅就2014年全國全面實施的商事制度改革而言,註冊資本實繳制改為認繳制,年檢改年報,“先證後照”改為“先照後證”;2015年,全國推行“三證合一、一照一碼”;2016年,全國全面推行“五證合一、一照一碼”;2017年,全國實施“多證合一”改革;……所有這些舉措的結果是企業開辦時間由此前的平均22.9天壓縮到了2020年底的4個工作日以內。此次在全國實有市場主體數量仍保持較高增速時就在高層次出台為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户紓困系列舉措,體現了中國經濟政策“穩增長”的前瞻性。
這次出台的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户紓困系列舉措,從抓緊落實已確定的退税減税降費、緩繳社保費、物流保通保暢、推動企業復工達產等政策舉措,到加大政策扶持特別是金融扶持,再到全面排查機關事業單位、大型企業拖欠的中小企業賬款,都抓住了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户經營的“痛點”,其中尤其值得重視的是以下兩條措施:
儘快出台支持平台經濟規範健康發展的具體措施;
5月底前全面排查機關事業單位、大型企業拖欠的中小企業賬款,無分歧欠款發現一起清償一起,確有支付困難的6月底前明確還款計劃。把清欠列入今年審計和國務院大督查的重點,嚴肅查處變相拖欠行為。抓緊出台壓縮商業匯票承兑期限的措施。
在這兩年的反壟斷中,大型互聯網平台首當其衝;對這些平台企業的壟斷和不正當競爭行為當然應當處理,與此同時,我們也要看到,中國電子商務後來居上,已經躍居世界第一電商大國,形成了全世界獨一無二、規模最大、覆蓋最廣、內容最豐富的產業生態體系,推動近年來我國消費增長領行全球大國、網上銷售增長領行國內銷售,為我國億萬中小微企業和從業人員提供了對接全國市場、全球市場的便利通道。對這個龐大羣體而言,他們的經營和生計無法承受離開互聯網平台的震盪。中國數字經濟能夠發展到今天的水平,那些具有系統重要性的互聯網平台企業有拓荒與不斷創新之功,至今其功能在全世界堪稱獨一無二,已經對我國經濟發展和拓展海外市場、鞏固國際競爭優勢發揮了重大積極作用,有望發揮更大作用。且無論是經濟問題,還是社會問題,很多都需要通過發展來解決;我們還是應該鼓勵發展,鼓勵創新。
在清理拖欠方面,當前國內經濟形勢總體而言是大中型企業形勢較好而中小微企業壓力較大。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1—3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9555.7億元,同比增長8.5%;其中,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潤總額7068.5億元,同比增長19.5%;股份制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4396.3億元,增長14.4%;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實現利潤總額4707.5億元,下降7.6%;私營企業實現利潤總額5331.5億元,增長3.2%。在這樣的不同類別企業形勢分化的情況,把清欠作為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户紓困舉措的重點,能夠以較少金融資源增量投入而較大範圍緩解企業經營困難,需要拿出當年清理“三角債”問題的決心去解決這一問題,特別是政府部門必須以身作則樹立守信典範,而不能扮演“老賴”。
編輯 陳莉 校對 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