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財信研究評7月CPI和PPI數據:食品主導CPI回升,PPI輸入性壓力減緩

由 完顏翠琴 發佈於 財經

食品主導CPI回升,PPI輸入性壓力減緩

核心觀點

一、食品是CPI同比回升主因。食品方面,新一輪豬週期開啓、鮮菜價格超季節性上漲,共同導致食品對CPI 同比的拉動作用提高0.6個百分點。非食品方面,高基數和油價下跌共致非食品價格回落0.6個百分點,是本月CPI增速低於預期的主因。同時,核心CPI較上月降低0.2個百分點,源於高基數效應和服務等內需修復偏弱。

二、預計8月CPI增長2.8%左右。往後看,豬肉上行週期開啓、服務需求恢復、PPI向CPI傳導增強,均將對CPI中樞形成向上支撐,預計9月左右CPI同比破“3”,但疫情擾動和需求偏弱制約向上空間,全年CPI約增長2.3%,整體温和。

三、高基數和輸入性壓力趨緩,共致PPI同比大幅回落。 受原油、有色金屬、煤炭等大宗商品價格下跌影響,7 月份PPI同比回落1.9個百分點至4.2%。分行業看,上游行業價格回落較多,尤其是原油和有色鏈條,顯示出輸入性壓力趨於減緩。

四、預計年內PPI將繼續快速回落,8月增長2.2%左右。下半年翹尾因素延續快速下行趨勢,疊加全球經濟放緩、需求下降影響,輸入性通脹壓力將明顯減緩,年內PPI 將繼續快速回落。但由於地緣衝突持續,國際大宗商品面臨的供給約束仍存在較大不確定性,將影響PPI的下行斜率,預計全年中樞在4.5%左右。

正文

事件:2022年7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環比增長0.5%,同比上漲2.7%,漲幅較上月擴大0.2個百分點;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環比下跌1.3%,同比上漲4.2%,漲幅較上月回落1.9個百分點。

一、食品是CPI同比回升主因,預計8月CPI增長2.8%左右

豬肉和鮮菜是食品同比增速回升主因。7月食品價格環比由下跌1.6%轉為上漲3.0%,同比漲幅擴大3.4個百分點至6.3%,對CPI同比的拉動提高0.6個百分點(見圖1)。其中,受供給端產能去化和壓欄惜售但需求端逐漸恢復影響,豬肉價格環比大幅上漲25.6%,加之去年同期基數偏低,豬肉同比由下跌6.0%轉為上漲20.2%,對CPI同比拉動作用提高0.35個百分點;受極端天氣對產量和運輸的影響,鮮菜價格由下跌9.2%轉為上漲10.3%,超過2008-2021年同期均值7.5個百分點,其對CPI同比的拉動作用提高0.17個百分點;此外,受地緣政治局勢緊張影響,糧食和食用油環比繼續上漲,其對CPI影響雖然較小,但仍需高度關注(見圖2-3)。

高基數和油價下跌共致非食品價格回落。7月非食品價格同比上漲1.9%(見圖4),較上月回落0.6個百分點,對CPI同比的拉動作用回落0.45個百分點。非食品價格內部呈現如下幾個特徵:一是受國際油價大幅下跌影響,7月交通工具用燃料價格同比上漲24.2%,較上月回落8.6個百分點,對非食品價格的推升作用明顯減弱;二是受國內疫情形勢好轉影響,旅遊、教育文化和娛樂等服務業價格環比均延續上漲,但由於去年同期基數偏高,服務消費對非食品的拉動作用有所減弱;三是PPI向CPI傳導作用有所增強,如家用器具、通信工具等工業消費品同比增速分別高於上月0.4和1.5個百分點。

受高基數影響,核心CPI延續弱勢。7月剔除食品和原油的核心CPI同比增長0.8%,較上月回落0.2個百分點(見圖5),主要是去年同期基數走高所致。從環比增速看,核心CPI環比增長0.1%,依然在延續弱修復。往後看,預計未來服務業將温和修復,加之保就業保民生、促消費政策有望進一步加碼,核心CPI反彈可期,但疫情擾動和低收入羣體恢復偏慢將制約其回升幅度。

預計8月CPI同比增長2.8%左右。一是預計8月食品價格環比由漲轉跌。根據農業部數據,截止到8月9日,28種重點監測蔬菜、7種重點監測水果、豬肉價格分別環比增速分別為-0.7%、-2.0%、-0.3%,蔬菜和豬肉價格環比均由大幅上漲轉為小幅下跌,水果降幅基本持平,因此預計8月份食品環比大概率轉為小幅負增長。二是新一輪豬週期已經開啓,加之下半年基數偏低,預計豬肉對CPI同比的拉動作用將延續為正;三是服務業修復和PPI向CPI傳導增強,將對非食品價格形成向上支撐,但疫情擾動和需求偏弱制約回升幅度;四是8月份CPI翹尾因素較7月份回落0.2個百分點左右(見圖6)。

二、高基數和輸入性壓力減弱,共致PPI大幅回落,預計8月PPI約增長2.2%左右

受全球經濟衰退預期增強和國內地產需求疲弱影響,原油、有色金屬、煤炭等大宗商品價格多數下跌,7月份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同比回落1.9個百分點至4.2%。其中,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分別同比增長5.0%和1.7%,較上月回落2.5個百分點和持平上月,兩者走勢延續分化特徵(見圖7)。從生活資料分項看,食品價格上漲特徵明顯,這既有豬肉價格上漲的影響,又有國際糧價高位運行的輸入性通脹壓力(見圖8)。

從行業看,上游行業價格回落最多,輸入性通脹壓力邊際緩解。一是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下降影響,原油和有色鏈條行業價格回落較多,如石油和天然氣開採、有色金屬壓延、石油煤炭燃料加工、化學纖維、化學原料、有色金屬礦採選等行業PPI同比增速均回落3個百分點以上(見圖9);二是受房地產投資需求低迷和國內保供穩價工作推進影響,煤炭開採、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黑色金屬礦採選業行業價格同比價格增速亦回落較多;三是下游行業如農副食品加工價格增速回升,反映出糧食價格上漲的影響,而汽車、醫藥等行業價格增速持續低位影響,顯示國內需求恢復偏慢。

預計8月份PPI增長2.2%左右。一是8月份PPI翹尾因素較上月回落0.8個百分點左右(見圖10);二是基建發力和地產預期修復將對國內定價商品形成一定支撐,但保供穩價政策持續推進,煤炭和中下游等工業品價格環比上漲幅度相對可控;三是全球經濟放緩已成定局,需求下降,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動能趨弱,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有望繼續下降;四是地緣衝突持續,國際大宗商品面臨的供給約束難言好轉,年內輸入性壓力總體趨於緩解,但不確定性也大。

三、PPI和CPI剪刀差持續收窄,未來上中下游利潤結構有望改善

PPI和CPI剪刀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工業企業盈利空間的變化。PPI和CPI剪刀差的擴大,通常意味着企業利潤和經濟動能的持續修復(見圖11-12)。但本輪PPI和CPI剪刀差擴大,主要是由上游原材料漲價驅動的,結構性特徵顯著,不是全面性漲價。在國內需求恢復偏弱的情況下,中下游行業轉移成本能力依然較弱,導致上游原材料上漲對中下游利潤的擠佔作用較強,進而壓制中下游企業投資擴產意願,不利於國內經濟動能的恢復。

7月份PPI和CPI的剪刀差較上月收窄2.1個百分點至1.5%,連續9個月收窄,兩者剪刀差收窄預示着我國企業利潤將邊際放緩,但上中下游利潤結構有望邊際改善。

本文源自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