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營業部“加減法”:頭部增設腰部縮減,有機構近3年撤50家

營業部,對於大部分券商而言是不可或缺的銷售窗口,也是券商全業務鏈的落腳點。 我們經常看到實力券商營業部現身龍虎榜。

然而,昔日跑馬圈地正在悄然改變,券商分支機構正在面臨縮減。

5天前,華林證券發佈一則公告,稱順應公司互聯網戰略轉型需要,一舉撤銷8家證券營業部。

再往前,5月6日,為進一步優化營業網點佈局,國元證券股份撤銷了杭州江漢路證券營業部。

2022年以來,包括華林證券、國元證券在內,已有6家上市券商發佈公告撤銷20家營業部及分公司。貝殼財經記者梳理中證協數據顯示,從2019年6月以來,券商營業部網點近3年來減少了417家。

營業部網點減少背後原因何在?中小券商走在此輪營業部的撤銷的前列,他們可以藉此真正突破同質化競爭,走出自己的特色實現逆襲嗎?

增減不一

多家中小券商縮減,部分頭部券商不減反增

近日,華林證券發佈公告稱,為順應公司互聯網戰略轉型需要,進一步優化營業網點佈局,提升運營效率,華林證券決定撤銷8家營業部,而營業部原有客户將轉移至所屬分公司或同區域其他營業部。

值得注意的是,這並不是華林證券第一次發佈撤銷營業部的公告,貝殼財經記者不完全統計,2019年至今,華林證券至少10次發佈公告撤銷營業部45家,其中,25家撤銷的營業部都集中在2021年。

華林證券此舉只是整個行業中小券商的一個縮影。

貝殼財經記者據Wind公告不完全統計,自2019年以來,至少21家上市券商發佈公告撤銷營業部及分支機構182家,其中,多為中小券商。頭部券商中僅廣發證券、海通證券和中國銀河證券發佈過相關的撤銷營業部及分公司公告。

具體來看,在發佈公告的這些上市券商中,光大證券發佈公告最為頻繁,至少15次發佈公告撤銷營業部22家;國元證券、華林證券和天風證券至少發佈公告10次,分別撤銷營業部及分公司12家、45家、14家。

如果從中證協官方公佈的信息來看,2019年6月,各個券商的分支機構總體數量為1542家,營業部數量為10577家,截至目前,貝殼財經記者統計顯示,目前各個券商的營業部數量合計10157家,近3年減少了420家。

而反觀頭部券商,卻景象全不同:多家頭部券商的營業部及分公司數量不減反增。

貝殼財經記者梳理年報數據發現,2021年營業排名前十的頭部券商中,中信證券、海通證券、廣發證券、招商證券幾家券商3年來營業部增長超過10家,其中,“一哥”中信證券增加了46家。

國泰君安、中信建投和申萬宏源三家頭部券商3年內分別減少營業部等分支機構81家、27家和10家。不過這三家券商在2019年初的營業部數量本來就較多排名靠前,均在300家以上,其中國泰君安2019年初的營業部數量達到了420家,包含上海證券的74家營業部。

券商營業部“加減法”:頭部增設腰部縮減,有機構近3年撤50家

功能生變

券商的“加減法”或與優化網點、業務轉型、長期戰略佈局有關

為何不少券商在減少營業部?

瑞銀證券 A 股非銀金融行業分析師曹海峯在接受貝殼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近幾年,券商行業都在做互聯網轉型和財富管理轉型,營業部之前的攬客、交易作用已減弱。

“目前券商獲客、交易更多在移動端就可以完成,之前券商的營業部還設有交易室,整體成本較高,券商撤銷營業部以減小成本,提高整體運營效率。”曹海峯表示。

券業資深從業者王劍輝向貝殼財經記者表示,在新的金融監管環境下,券商分支機構在合規兼經營方面的要求日益提升,比如,每個營業部需配有合規專員。在此規定以後,營業部特別是中小型營業部的成本明顯上升。

“在證券行業市場增長速度相對有限的情況下,面對新增的成本,很多營業部經營的可行性並不充分,也就是説,賺錢能力被削弱,對此,這些營業部面臨的結局只有一個——合併,從而提升效率、分攤新增的一些成本。”王劍輝認為。

他還指出,在現有的經營模式下,營業部已不像以往那樣在客户拓展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個人投資者需要現場辦理的業務已經越來越少,營業部本身存在的必要性相應削弱,為了提升經營效率和盈利水平,中小券商會考慮壓縮營業部規模。

粵開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陳夢潔向貝殼財經記者表示,券商的“加減法”或與優化網點、業務轉型、長期戰略佈局有關。首先,在券商同業間佣金費率競爭加劇的背景下,純粹的通道類業務靠利潤率支撐的模式難以維繫;其次,隨着外資券商加速佈局帶來的“鯰魚效應”,也會倒逼國內券商的財富管理轉型;再次,分公司作為券商總部與各營業網點之間的中間樞紐,業務相對更加全面,可以有效地集中資源優勢,與總部業務進行協同發展。

她還表示,近幾年疫情或多或少的給人們的生活方式帶來了一些改變,線上交流溝通日益頻繁,C型營業部(輕型營業部)既不需要提供現場交易服務,也不需要配備相應的機房設備,彰顯輕資產的優勢。

談及為何中小券商撤銷營業部現象較突出時,曹海峯認為,這或與不同券商營業部的職能相關。“大券商的業務線比較多,分支機構承擔多條業務線職責,比如一些券商的營業部/分支機構同時承擔投行的承攬,這些業務沒法線上化。但是中小券商的營業部職責比較單一,主要是承擔交易職責。伴隨着行業交易佣金率持續下滑,中小券商營業部如果面臨虧損或成本較高,證券公司就會考慮撤銷分支機構。”

此外,王劍輝還表示,在科技的推動下,越來越多的客户已經改變了交易慣,從以現場交易為主改為線上交易。這是一個趨勢,伴隨着投資者交易慣和行為的改變,營業部生存的環境也在逐步發生變化。

陳夢潔認為,中小券商受制於資本實力,在品牌、人才儲備等方面均不佔優勢,當前行業競爭加劇、成本壓力攀升的背景下,財富管理業務轉型勢在必行,而輕資產發展模式相對更受青睞,並注重在重點區域集中優勢資源形成規模效應。

據瞭解,依賴於營業部發展的經紀業務創收快速縮量。中證協數據顯示,證券行業2021年代理買賣證券業務淨收入1544.03億元,佔營收比重為30.73%。儘管2021年的營收接近2015年營收高峯,但經紀業務卻與當時相差較遠,彼時,證券行業實現代理買賣證券業務淨收入2690.96億元,佔營收比重為46.78%。

換道超車

中小券商能否真正走出同質化競爭困境?

在券商撤銷營業部的原因中,多是為了進一步優化現有的營業網點格局並加強資源整合,或是為推動財富管理業務轉型與快速發展,提高分支機構運營效率。

在此輪營業部的撤銷大潮下,中小券商可以藉此逆襲嗎?

王劍輝認為,券商競爭力更多來自於核心的服務、渠道及產品優勢。其中,渠道在過去體現為營業網點,現在或未來則體現為線上客户數量,也體現在客户的體驗、口碑及交易慣等,包括未來券商在優質理財產品的推出,才是一家券商真正能夠走出同質化競爭的必由之路。

在曹海峯看來,那些能發展出自己特色(比如財富管理)的一小部分中小券商有可能會逆襲。

陳夢潔認為,中小券商逆襲的關鍵在於能否圍繞為投資者提供高效、優質、綜合性的金融服務,構建自身的核心競爭力。

在她看來,中小券商業務體量較小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在傳統模式下開展業務處於競爭劣勢,利潤空間受到擠壓。但另一方面,業務開展相對靈活,體制改革機會成本較小,同時面對生存的壓力更有望激發創新的活力,可以充分發揮自身組織靈活、決策效率高、資源配置精準等優勢。

“當前券商行業的競爭趨於白熱化,行業正處於財富管理轉型發展期,中小券商面對的挑戰和機遇並存,關鍵在於能否以為客户帶來增值服務,充分發揮自身資源稟賦,構建核心競爭優勢,差異化突破才有望實現換道超車。”陳夢潔表示。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胡萌 編輯 陳莉 校對 陳荻雁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014 字。

轉載請註明: 券商營業部“加減法”:頭部增設腰部縮減,有機構近3年撤50家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