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3月25日電 據央行網站消息,3月22日,全國主要銀行信貸結構優化調整座談會在北京召開。會議強調,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保持房地產金融政策的連續性、一致性、穩定性,實施好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加大住房租賃金融支持力度。
資料圖:中國人民銀行。中新社記者 張興龍 攝
3月22日,央行在北京召開全國24家主要銀行信貸結構優化調整座談會,總結交流經驗做法,分析研究信貸形勢,部署推進下一階段優化信貸結構工作。
會議認為,2020年,面對複雜嚴峻的國內外形勢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衝擊,金融系統認真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合理安排信貸投放總量和節奏,有序實施好1.8萬億元再貸款再貼現政策,讓利實體經濟1.5萬億元,全力支持抗疫保供、保市場主體和經濟社會發展,為我國率先控制疫情、率先復工復產、率先實現經濟正增長提供了有力支撐。
會議指出,當前我國實體經濟恢復尚不牢固,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信貸結構仍需調整優化。金融系統要充分認識持續優化調整信貸結構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會議強調,下一階段,金融系統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用改革的辦法疏通政策傳導,進一步提升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能力和水平。
一是把握一個“穩”字。總量上要“穩字當頭”,保持貸款平穩增長、合理適度,把握好節奏。保持小微企業信貸支持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加強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能力建設,實現普惠小微貸款繼續“量增、價降、面擴”。推動金融系統繼續向實體經濟合理讓利,小微企業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保持房地產金融政策的連續性、一致性、穩定性,實施好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加大住房租賃金融支持力度。
二是把握一個“進”字。圍繞實現碳達峯、碳中和戰略目標,設立碳減排支持工具,引導商業銀行按照市場化原則加大對碳減排投融資活動的支持,撬動更多金融資源向綠色低碳產業傾斜。商業銀行要嚴格執行綠色金融標準,創新產業和服務,強化信息披露,及時調整信貸資源配置。進一步加大對科技創新、製造業的支持,提高製造業貸款比重,增加高新技術製造業信貸投放。
三是把握一個“改”字。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前瞻性地綜合考量資金投放、資產負債、利潤、風險指標等因素,持續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的能力。改善經營理念,提升金融科技水平,強化對企業實質信用風險判斷。在管控好風險的同時,優化內部考核和激勵措施,因地制宜增加經濟困難省份信貸投放,支持區域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