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觀察」個人系基金規模近4000億 業績弱於券商系和信託系
個人系基金正成為公募基金行業中的一股重要力量。
自2015年第一家成立以來截至目前,個人系基金數量已經突破20家,行業佔比超過一成。由於激勵機制相對靈活,個人系基金也吸引了不少明星基金經理前去加盟。
但另一方面,個人系基金也存在着管理規模普遍偏小、業績表現分化明顯等特徵。截至2021年末,個人系基金的合計管理規模不足4000億元,而同期的行業整體管理規模超過25萬億元。此外,部分個人系基金的旗下產品過去一年的平均虧損超過15個百分點。
公募基金管理人數量合計達152家 個人系基金再添一員中國基金業協會近日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2月底,我國公募基金資產淨值為26.34萬億元。基金管理人數量合計達到152家,相比2021年末增加1家。152家基金管理人具體包括基金管理公司138家、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資格的證券公司或證券公司資產管理子公司12家、保險資產管理公司2家。
查閲證監會網站發現,新增的1家公募基金為泉果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泉果基金”)。該基金於今年1月末獲批核準,由王國斌、任莉等幾位資本市場的老將發起成立,屬於個人系基金。
圖1:證監會核准設立泉果基金
值得注意的是,從股權結構來看,該基金成立時便設立了四個員工持股計劃,以吸引人才的加盟。就在近日,農銀匯理的明星基金經理趙詣宣佈離職,市場推測其正是要加盟泉果基金。
管理規模普遍偏小 合計規模不足4000億元2013年12月,國務院發佈《關於管理公開募集基金的基金管理公司有關問題的批覆》,首次明確規定了符合條件的法人、其他組織或自然人,均可申請設立公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其中規定,主要股東為自然人的,個人金融資產不低於3000萬元人民幣,在境內外資產管理行業從業10年以上。
正是這一背景下,首家個人系公募基金公司泓德基金於2015年2月獲批成立。公開數據顯示,泓德基金成立以來的資產管理規模整體處於持續上升趨勢,2021年末時接近1000億元(剔除ETF聯接基金市值)。
根據不完全統計,截止目前,包括泉果基金在內,個人系基金數量已經超過20家,佔比超過所有公募基金管理人數量的一成。其中,2017年、2018年和2020年均是個人系公募基金的成立高峯期。
圖2:個人系基金獲批或成立日期及資產淨值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券商系、銀行系、信託系公募基金,個人系基金的管理規模普遍較小,合計規模不足4000億元且沒有一家超過1000億元,單家基金公司的平均管理規模不足200億元。對比來看,2021年末,國內公募基金行業管理規模排名第20的銀華基金的管理規模超過5000億元。
個人系基金中,泓德基金、睿遠基金、匯安基金的管理規模排名前三,2021年末均超過400億元。其他機構中,蜂巢基金、惠升基金、淳厚基金、中庚基金管理規模也相對較大。
泉果基金、興合基金由於2021年以後才獲批,目前並無基金產品。易米基金、明亞基金的管理規模則不足1億元,兩者旗下均只有1只產品。此外,尚正、合煦智遠、達誠以及凱石基金的管理規模也不足10億元。
業績分化顯著 明亞、達誠、睿遠以及泓德基金等表現靠後以2022年3月31日為截止日,統計個人系基金過去52周的業績表現發現,各基金公司間業績分化明顯。
中庚基金旗下所有產品獲得業績總指數收益率(以規模加權方式擬合基金公司指數後,計算指定區間的業績回報)36.51%,排在個人系基金中的首位。中庚基金旗下共有5只基金產品,均為股票型或混合型基金。
受益於較好的業績表現以及新基金的募集,中庚基金的管理規模由2020年末約66億元上升至2021年末約246億元。不過,中庚基金2021年8月新成立的中庚價值先鋒股票業績表現較差,2022年第一季度下跌約23.48%,單位淨值跌至0.8997元。
其他基金公司中,東方阿爾發基金、蜂巢基金、淳厚基金等表現也相對靠前,但都沒有超過10個百分點。
圖3:主要個人系基金業績總指數收益率
明亞基金、達誠基金期間的業績表現相對較差,業績總指數收益率分別為-21.40%和-21.18%。其中,明亞基金最新的管理規模不足1個億,旗下只有1只產品明亞價值長青。
達誠基金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的管理規模約6.28億元,旗下共發行有5只產品,4只為混合型基金,1只為2022年剛成立的債券型基金。2022年一季度,達誠基金旗下的混合型基金整體表現不佳,其中達誠價值先鋒靈活配置A虧損超過兩成。
睿遠基金和泓德基金也表現靠後,期間的業績總指數收益率均虧損超過15個百分點。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券商系、銀行系以及信託系基金,個人系基金過去52周的業績表現不算突出。個人系基金業績總指數平均收益率約-0.98%,其他三個派系全部盈利。偏股型產品中,個人系的平均收益率為-4.31%,好於銀行系,但弱於信託系和券商系。